別樣情趣,你不知道的威士忌“滴蠟”

手銬、皮鞭、蠟燭

聽著是不是有些興奮

甚至還有點想入非非

你們可別想歪了,

今兒古倉君要和大家討論的

可是正兒八經的威士忌知識。

不知大家有沒有想過這樣一個問題,在現代錫帽和熱縮帽等封瓶工藝還沒出現時,葡萄酒、威士忌、白蘭地等酒類是用什麼封瓶的呢?

別樣情趣,你不知道的威士忌“滴蠟”

很多人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軟木塞,軟木塞以良好的韌性和密閉性,的確對葡萄酒、威士忌起到了很好的保護作用。

不過軟木塞封存威士忌和葡萄酒並不是絕對安全的,對於一些年份較高、具有陳年潛力的老酒,它們所需的密閉性要求要比一般威士忌要高出許多,於是蠟封就成了人們最重要的一種選擇。

如今市場上已經很難找到蠟封的威士忌,不過以蠟封瓶的傳統,據說最早就是起源於烈酒中的威士忌,而且已經有幾百年的歷史了。

別樣情趣,你不知道的威士忌“滴蠟”

那麼以蠟封瓶究竟有什麼好處呢?簡單來說,它的目的就是將威士忌密封在酒瓶當中防止氧化,以此來保持酒液的新鮮,延長威士忌的保質期。

從酒體性質上來說,葡萄酒更害怕瓶中混入空氣,經過經年累月的氧化反應,一瓶上好的葡萄酒就可能變成一瓶醋。所以在裝瓶技術並不發達的過去,蠟封在葡萄酒中反而更為盛行。

當然,蠟封這種相對笨拙的保存方式也有它的不便之處,因為要開啟一瓶蠟封葡萄酒或威士忌就是一件比較麻煩的事情,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現蠟碎掉入酒液的危險。

別樣情趣,你不知道的威士忌“滴蠟”

隨著裝瓶技術的發展,錫帽和熱縮帽等封瓶工藝,以其輕便、廉價、密封性好的優點,逐漸取代了蠟封這種傳統的封瓶方式,不過仍有一些酒廠會堅持使用蠟封的方式。

如今在蘇格蘭,可能很難再尋覓到蠟封封瓶的威士忌,但在美國仍有不少威士忌酒廠保持著這一傳統。最讓人記憶深刻的就是Maker’s Mark威士忌,它以獨特的紅色滴蠟設計,成為最亮眼的美國威士忌品牌。

別樣情趣,你不知道的威士忌“滴蠟”

而在葡萄酒界,大名鼎鼎的拉菲(Lafite)也曾在其1787年份酒上使用蠟封,而羅訥河谷的莎普蒂爾香亭乾紅(M. Chapoutier Le Pavillon Ermitage)也以蠟封而聞名。

別樣情趣,你不知道的威士忌“滴蠟”

當然,無論是Maker’s Mark還是拉菲,我們都有理由懷疑他們堅持使用蠟封的目的不是為了酒液保鮮,更多的是出於營銷的目的。除了美觀與情懷外,蠟封威士忌的優點確實沒有更多可說的地方。

當大部分威士忌品牌都不再使用這種古老的封存方式時,只要有一個品牌或某一款酒使用蠟封封瓶,就立刻會讓它與別的威士忌區別開來,所以它們堅持使用蠟封的行為就並不奇怪了。

別樣情趣,你不知道的威士忌“滴蠟”

對於喜歡威士忌飲家個人而言,蠟封對於日常威士忌的封存還是很有幫助的。一瓶已經開封的威士忌,如果覺得半年或一年內喝不完,就可以將它們蠟封起來,這樣能最大程度的保持威士忌原有的風味。

至於一些收藏級的威士忌,古倉君就不建議這麼做了,因為蠟封破壞原有包裝後,該威士忌的價值就會大打折扣。如果那樣的話,就有些得不償失了。

而如果是一些價值不那麼高的常量威士忌,那麼你可以盡情的去嘗試,體驗滴蠟帶來的快感,這也未嘗不是一件有趣的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