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還拿著2014年10月之前的工資,請問什麼時候拿新工資?

風吹楊柳

2014年10月1日後退休的事業單位人員,都盼望早一天拿到自己“真實”的工資。可究竟什麼時候才能落實到位,現在還沒有確切的時間。



為了逐步取消雙軌制,從2016年開始,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退休人員已實行同步調整養老金標準,按照定額調整,掛鉤調整和適當傾斜相結合的辦法,兩類人員分別增長了養老金。

去年,兩類退休人員的養老金調整幅度為5.5%,說是同步調整,其實還是略有不同的。

定額調整大家都一樣,但掛鉤調整上,企退人員側重在工齡和繳社保的年限,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則把工齡和職級結合起來乘以一定的指數。實際上,機關事業單位的要略低於5.5%.



現在,退休的“中人”還按2014年9月底前的工資標準拿養老金,各地的政策也略有不同,到手的養老金比例也不盡相同。所以,大家急切盼望國家能早一點理順關係,定出方案。

養老金制度改革是一項複雜的工程,牽涉的問題也很多,急於求成不行,但有關部門部門也說了,“中人”的養老金是就高不就低,肯定是不會讓“中人”吃虧的。



據說,有的地方已出臺了“中人”養老金的調整方案,下半年有望落實。所以,請大家不要擔心和著急,希望很快就會實現的。


晨曦145610442

到目前,由陝西省的鳳縣,柞水縣,甘肅省的平涼市已經進行了事業單位中人退休金補發工作;



也就是說,已經有地區的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領取到新工資;

因為我平時比較關注這方面的消息,所以有新動態我都會即使分享給大家;


現在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領取的退休金的標準是什麼?

2014年10月份以後事業單位退休的人員屬於中人,而現在“中人”領取的是預發退休金,也就是以2014年9月工資標準按比例計發退休金;



重新合算退休金後,標準是什麼那?

標準是新老辦法對比計發退休金:

新辦法是基本養老金+職業年金;

老辦法就是以2014年9月份的標準計發退休金;

在中人待遇重新合算時候,新辦法待遇大於老辦法待遇時,會以比例補發給中人;

2018年正好是並軌的第四年,應該把新老辦法核算退休金待遇之差的部分按40%比例補發給個人;

比如新老辦法待遇核算差值是1000元,那需要每月補發的是400元;

也就是說在原來領取的退休金基礎上多補發400元退休金,這樣中人退休領取的是真正的退休金;

2018年我相信會有很多地區都會落實中人補發退休金的問題;

大家不要著急,一定會給大家一個滿意的答覆!


舉一反三

2014年10月,我們國家實行了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

但是三年多了還沒有理順,於是很多中人就等得比較著急。

不過大家都清楚,每一次機關事業單位工資改革,為了穩重起見,都是拖後好長時間,一般都一兩年。一層層培訓,確保不出問題,理解透政策。

這一次更是重要,從根本上顛覆了我們的事業單位人員養老制度。所以一系列規範,非常麻煩。

一般來說,2015年全年是這樣乾的,年初中央發佈改革通知。

年中,省級部門發佈省級部門的方案,這時候就出臺了本省的計算辦法。

年底,地級市部門出臺了他們的方案,一般是是照搬照抄上級的,這個可不能隨便亂改。

2016年就是全盤操作,將以前的工資計算辦法推倒重來,全部按照新標準計算,要進行反覆核驗。在職人員的工資要進行補發。即使是已退休,在2014年10月以後還有工作時間的,也要補發差額。

2017年就是各項制度的完善,尤其是視同繳費指數的確定。山東省2017年出臺了事業單位,視同繳費指數的文件。

主要將以前的退休生活補貼轉化為指數,根據工人、事業人員分別確定。

後續還有職業年金的計發辦法。因為我們的職業年金,為了降低地方財政負擔,實際上是可以採取記賬制的。財政根據相應的計算標準,撥付待遇即可。目前只有上海將年金賬戶做實了。

另外,我們的退休待遇老辦法,還有一些參數需要確定。

比如說我們老辦法待遇中的工資增長率,2016年是6%,比2016年全體退休人員增長率略微低0.5個百分點。但是它的發佈時間是2017年7月份,而2016年的退休人員工資增長方案是2016年發佈的,差了一年多。

這樣,我們在理順新舊老辦法差額的時候,就會始終有個一兩年的時間差。

不過各項完善工作已經逐步進入了尾聲,預計2018年下半年,很多地方的事業單位中的待遇就會被理順了。到時候該補發的待遇,一分都不會少,會發給大家的,請大家耐心等待吧。


暖心人社

我國事業單位的退休人員幾十年來一直延續的是建國初期的供給制,在職時不需要繳社保由財政發工資,退休以後也還是由財政負責發退休工資。

2014年10月1日,國家推行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之後,這一切徹底改變了,事業單位人員也和企業單位人員一樣,在職時建立個人養老保險帳戶,要繳納養老保險費,退休後也統一在社保基金中領養老金。

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後的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構成,養老金的多少由個人繳費年限的長短、繳費基數的高低、退休年齡的多少和退休上一年當地社平工資的多少等因素決定。

由於廣大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前巳經參加工作,卻要以後才退休的人員以前的工作年限沒有實際繳費,而繳費年限又影響著其退休後領取養老金的高低,於是國家把這批人特定為“中人"。不但把中人改革前的工作年限算作視同繳費年限,與實際繳費年限一起相加用來計算養老金,而且還採取了十年的過渡期,即2014年10月至2024年10月,用過渡性養老金的辦法來彌補中人的損失。

這樣一來,“中人"的養老金除了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外,又增加了一塊過渡性養老金。

為了使中人在十年過渡期內養老金平穩銜接、平穩過渡,國家對他們的養老金計算釆取新老兩種計算方法,限高保低。即:

一種是繼續用2014年以前的工資標準計算;

另一種是用新的工資標準計算,最後用過渡性調節金來“限高保低",保證使中人的養老金不吃虧。

由於中人養老金計算方法和計算公式在設計上的複雜性,使得各地的正式養老金方案始終難以出臺,也使得自2014年10份以後各地陸續退休的中人一直領取的是仍然按照2014年工資標準計算的預發養老金,也就是題主所說的是2014年10月之前的工資。

是呀,什麼時候才能夠讓“中人"拿正式的養老金呢?我認為應該很快了。因為經過了快四年時間的反覆設計丶運算、打磨,各地的養老金方案應該都日漸成熟了,更何況上海、江西、貴州等地巳經從2018年1月份開始陸續在發放和補發正式養老金了呢!既然這幾個地方的方案都已經出臺,其他地方也應該很快了,題主說是這個理嗎?


葉公來幫忙

中人工資的事都很著急,這是個很麻煩的事,各省,市,地區正在全面計算階段,不能有一點馬虎和一絲錯誤,以免引起不良後果,四年都等了,還差一年時間嗎?



聽說有的地方以經開始補發工資了,我想中人的退休工資今年一定能夠落實。


談天說地講故事

說起這個問題就是一肚子火氣,搞一個過渡期,搞了四年,拿不出具體方案,還搞不出來,要不就是老辦法,要不就是新辦法。現在是沒辦法,還吹過渡期,讓一些過渡期人,死了也不明不白,自己到底拿多少退休金。


洪張1

謝謝!這個問題不清楚了



手機用戶6767831520bayi

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現在領到的工資就是退休工資,就是退休工資,就是要比2014年10月前的退休工資要少,這樣才能達到2024年10月與社會平均養老金並軌的目的。不然差距會越拉越大,社會矛盾會越來越突出。


有米之人27621475

咳,網友不要著急了。因為中國的問題都要慢慢來,這些都是人為因素。中國的科技這麼發達大數具處理那麼先進一個小小的中人退休金髮放問題就難住了好幾年,這是為什麼?原因是做事的人少,數學家太少。計算不過來。等吧,等吧。二o三o年一定糾正過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