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為什麼允許私人機構美聯儲來控制貨幣?

雪鷹365

1、美國聯邦政府權利有限

大家都知道,美國是聯邦政府,但很多人可能對聯邦政府沒有太多概念,所以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聯邦政府和我們這種共和國有啥區域。在我們的認知裡,一個國家應該是中央集權制,中央擁有外交、軍事、財政、立法等各種權利,對地方政府擁有絕對的領導權,地方政府在中央政府領導下行使職權,地方政府的官員也是由中央政府委派和任命的,地方政府官員要對中央負責。但聯邦政府完全不是這樣的,聯邦政府擁有軍事權和外交權,雖然也有一部分財政權,但這個財政權是維持聯邦政府正常運轉的,並不包括地方政府的財政權,聯邦政府的其他權利被嚴格限制,比如立法權就不在聯邦政府手裡,司法系統的人事任免同樣不歸聯邦政府管轄,總統看哪個法官不順眼也沒用,你沒有權利解除他的法官權利,特朗普剛上臺時分佈的法令,司法系統也有權利判期無效。地方政府有自己獨立的財政收入,有自己的立法權,地方政府的官員任命也不是由聯邦政府說了算,甚至地方政府也有自己的“中央政府”,所以聯邦國家中,聯邦對地方政府行使有限管理權,別看美國總統在國際上很有地位,在自己國家內部,權利被限制的很嚴格。我們可以把聯邦政府看成是代表眾多地方政府在國際上行使外交權的三軍總司令。

美國聯邦政府的權利是受到嚴格限制的,像貨幣發行權這種權利也被隔離在聯邦政府權利之外。

2、美聯儲的由來

明白了聯邦政府的權利以後,大家對美聯儲的地位是不是就不那麼難理解了?其實美國國會對成立聯邦級別的銀行一直存在爭議,國會認為,成立聯邦政府級別的銀行擴大了聯邦政府的權利,相應的也就損害了地方政府的權利,所以很長時間以來,美國是沒有聯邦級別銀行的。當然,美聯儲不是第一個聯邦級別銀行,在美聯儲之前,美國第一任財政部部長亞歷山大·漢密爾頓(Alexander Hamilton)在美國獨立戰爭結束後,向國會提議成立一個全國性的銀行。主要負責幫助美國各州發行債券,以逐步償還獨立戰爭時期累積的債務。另外,該銀行還可幫助保管財政部的存款及處理其他聯邦政府財務上的收支,所以於1791年在費城成功建立了這樣一個銀行——美國第一銀行(The First Bank of theUnited States),但國會只批准第一銀行經營20年。但因為第一銀行70%股權屬於外國人,很多美國人擔心第一銀行是歐洲金融家族控制美國的一個工具,所以1811年,第一銀行的20年經營期限到了之後,國會沒有批准它繼續存在,第一銀行被迫關閉。

1812年,英美再起戰爭衝突,由於缺乏一個有效的中央銀行系統和全國統一的金融市場,美國的州內銀行陷入混亂。為了恢復銀行秩序和處理戰爭債務,美國再次考慮成立一個類似第一銀行的中央銀行。1816年由美國國會投票通過,麥迪遜總統簽署法案成立了美國第二銀行(The Second Bank of the UnitedStates),經營期限同樣被限制在20年。由於商業競爭關係,第二銀行成立後遭到州內銀行的強烈反對,所以第二銀行的執照在20年期限到期後,沒有通過國會的審批。1836年,美國第二銀行重蹈第一銀行覆轍,被迫關閉。

從1836年美第二銀行關閉到1913年美聯儲銀行誕生的70多年時間內,美國是沒有聯邦級銀行的,都是各地方政府銀行在獨立運作。因為種種原因,這段時間也爆發了多次金融危機,1873年、1884年、1890年、1893年、1907年都發生過由於擠兌造成銀行大規模倒閉的金融危機,尤其是在1893年的危機中,美國有超過500家銀行相繼倒閉,很多人的畢生積蓄可以說一夜之間付諸東流。1097年爆發金融危機時,美國著名金融公司摩根大通(J.P. Morgan)的創始人摩根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並召集最重要的幾家金融公司的總裁開會,要求大家一起拿出資金幫助面臨擠兌的銀行。而摩根自己也身先士卒,拿出資金幫助金融市場渡過危機。從一定程度上講,摩根當時扮演的角色正類似於2008年拯救金融市場的美聯儲,這也讓美國看到聯邦級金融機構的重要性,所以在1907年的金融危機結束後,美國參議員尼爾森·奧爾德里奇(Nelson Aldrich)組織了一個委員會,專門負責調查金融危機的成因以及教訓,隨後他起草了被稱為《奧爾德里奇計劃》的提案,主張美國應該模仿歐洲國家成立一個統一的中央銀行。今後再發生類似1907年的金融危機時,該中央銀行可以向被擠兌的銀行提供緊急貸款,以此穩定金融市場信心。後來在以《奧爾德里奇計劃》為藍本的基礎上,1913年美國國會最終達成一致意見,通過了《聯邦儲備法案》,威爾遜總統簽署了該法案,正式宣告美聯儲成立。

3、聯邦政府對美聯儲的影響

雖然美聯儲是一傢俬人銀行,不受聯邦政府管理,但也並不是完全不受聯邦政府管理。美國一直講究權利分割,在美聯儲管理方面也是這樣。

美聯儲貨幣政策的最高決策機構包括聯邦儲備局的7名執行委員(Members of the Board of Governors)和12名聯邦儲備銀行的主席,其中7名執行委員必須是美國總統提名並經國會同意的,但執行委員有幾個限制:

(1)任期為14年,不得連任;

(2)美國總統有提名權但沒有罷免權,要罷免執行委員,必須國會2/3以上投票通過;

(3)美國總統的提名每隔兩年只能提名1名執行委員,總統在4年任期內最多可以提名2名執行委員,避免總統對美聯儲形成影響;

所以可以看到,聯邦政府和總統的很多權利在國內都是受到嚴格限制,美聯儲不歸聯邦政府管理是不是也就不那麼難以理解了?


客扛新

美聯儲不是純粹的政府機構,但也不是純粹的私人機構,而是兩者的結合體。但兩者也不是五五開,美聯儲更應該是政府結構,而非私人機構,兩者實際應當是三七開,即七分是政府機構。

先看美聯儲的結構,其設置和美國政府一樣,體現了分權的思想。美聯儲由在華盛頓的聯邦儲備局和分佈美國各地區的12個聯邦儲備銀行組成,每個地方儲備銀行也有自己的主席。美國的貨幣政策,是由這些各地的聯邦儲備銀行共同決定的。雖然都是地方儲備銀行,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的話語權相對更為重要。

位於華盛頓的聯邦儲備局是美國聯邦政府的一部分,但12家聯邦儲備銀行不屬於聯邦政府機構,而是非營利性私營組織。這些地方聯邦儲的股東,都是準公共機構(政府+私人資本),在私人資本當中,就包括來自私人商業銀行的資本。各地的聯邦儲備銀行也會有盈利,但每年支付的股利不得超過6%,以限制其變為盈利機構。

美聯儲貨幣政策的最高決策機構包括聯邦儲備局的7名執行委員和12名聯邦儲備銀行的主席。美聯儲最重要的貨幣政策被稱作公開市場操作,我們經常見到的美國加息的新聞,就是這項政策決定的。

因此,從結構來看,美聯儲的更偏向政府機構——華盛頓的聯邦儲備局在立法上就是儲備機構,而12家地方儲備銀行,其股東當中是政府資本佔主要地位。

此外,美聯儲的政策目標,也是服務於整個國家的經濟目標,而非私人資本需要的利潤最大化。美聯儲是世界上獨立性最強的中央銀行之一,長期以來其第一政策目標都是控制通貨膨脹,其他目標相對次要,比如刺激經濟增長。但在2008年的次貸危機當中,美聯儲直接扮演了救火員的角色,不但將利率壓到極低(零),還推出了量化寬鬆、扭轉操作等一系列新的政策手段,極大地改變了美聯儲的歷史定位——這也說明了美聯儲作為政府機構一部分的特性。

此外,美聯儲主席的任命,是由總統確定的。比如現任主席耶倫將於2018年退休,特朗普已經在物色新的接任者。

美聯儲在的盈利(你沒看錯,央行本來就可以有很多手段盈利,比如鑄幣稅),也是要交給美國財政部的。比如美聯儲2015年上繳美國財政部978億美元利潤(來自次貸危機期間抄底的盈利),創造歷史紀錄。

所以,不要表面上看美聯儲有私人資本的成分,但它實際上是一家徹徹底底的政府機構。


每日經濟新聞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是一傢俬人中央銀行。美聯儲的股東結構比較隱秘,其八大股東列名如下:   

1.柏林和倫敦的Rothschild羅斯柴爾德銀行   

2.巴黎的Lazard兄弟銀行   

3.意大利的以色列摩西Seif銀行   

4.紐約的Lehman兄弟銀行   

5.紐約的Kuhn,Loed銀行   

6.紐約的Chase Manhattan銀行   

7.紐約的Goldman,suchs銀行   

8.阿姆斯特丹的Warburg銀行   

另有近300股東,且多有親屬關係。其中家族勢力最大的是洛克菲勒家族。雷曼兄弟銀行倒閉後,股份轉讓給別的機構。大股東都是大財閥,他們制定的政策能為老百姓好嗎?大家可以瞭解學習一下美國個人所得稅,就知道美國人的稅負有多重。美國大企業不上稅的!美國共和黨 民主黨名下沒有企業,所以很容易受制於這些大財閥。


BarclaysPLC鵬

因為要權利分散。美國是一個很講究權利分散,相互制衡的國家,所以研究這個問題一定要摒棄一些我們固有的觀念,不是所有國家都高度集權。



美國建國之初聯邦政府屬於一個鬆散的組織,大多數權利掌握在各州政府手裡,隨著發展,聯邦政府的權利越來越大,但限制聯邦政府權利這個事情從來沒有停止過。其實很多權利並不在聯邦政府手裡,比如各個州都有自己的立法權和自己的行政長官,甚至也有自己的中央政府和銀行,各州行政長官也不是由聯邦政府認命的,自然也沒有罷免權,所以才有州政府官員不理總統的事情發生。

貨幣發行權也是這樣,本來各州政府就不同意成立聯邦銀行,迫於金融危機壓力不得不成立一個聯邦儲備銀行,也就是我們說的美聯儲,負責制定貨幣政策、貨幣發行和金融穩定。權利這麼大的機構怎麼會給聯邦政府呢?這不符合各州的利益。

別看聯邦總統在國際上很牛的樣子,在國內總統權利是被嚴格限制的,聯邦政府權利也被限制,聯邦政府更多做一些州政府無法獨立完成的事情,比如軍事、外交、對外貿易、移民管理之類的事情,州政府在美國仍然擁有很大權利。



所以美國聯邦政府手裡沒有貨幣發行權就顯得很正常了。國家花錢的事情歸你,發行貨幣的權利再給你,萬一你錢不夠花就印錢,窮人的日子還過不過了?

所以雖然美元也貶值,但不得不承認美元仍然是全球最穩定的貨幣,這不得不說是美國貨幣發行政策起了作用。


逸然決然

這麼說吧,控制貨幣的私人機構以前不是美國獨有的,如英國的蘇格蘭銀行也是,不過英國人通過幾百年的努力把發行貨幣權給拿回來了,但美國做不到,首先它的國家是個聯邦政體,各州都有自己的法律,除了遵守美國憲法之外其餘各州州長要是和總統關係不好不賣面子,總統也對各州無可奈何,典型就是奧觀海同志搞禁槍,德州就解禁讓德州民眾公然持槍上街。而且,兩院議員、總統都是美聯儲的股東財團推出來的代言人,所以根本不可能限制。

其次,美聯儲十大股東財團也基本上控制了美國的各行各業,基本上美國有點名氣的公司都有這些財團在背後控股,總統或者是國會是都無力改變。也許有人問,政府就沒有想過改變嗎?還真有,比如說他們的林肯總統和肯尼迪總統就動過這種想法,但下場大家都知道,連羅斯福這等強人,動了美元的結果也是莫名的病死,在他們那個殺個總統如殺雞的國度,想換個自己人上臺太容易了。

最後,作為美國稱霸全球的基礎,美聯儲在美元國際地位的穩定上功不可沒,所以只要是成熟的政客,在它沒有明顯動搖美國的根基之前,為穩定考慮,也不會考慮去動美聯儲的貨幣發行權。


一念燦若煙華

美聯儲既不是聯邦,也沒有儲備。聯邦政府發行債券,聯邦政府將債券抵押給美聯儲,於是美元就橫空出世了。聯邦政府需向美聯儲支付鉅額的債務利息,於是美國人民的稅收憑白無故地進了美聯儲的腰包。

美國政府從來沒有對為什麼政府不直接發行美元,而偏要先發行債券再將債券通過抵押給美聯儲來獲得美元這個問題進行過說明,經濟教科書上也找不到現成的答案。


小松鼠149896254

美聯儲不是"一家銀行\

不是靚仔丹扭

是不是美國容許,而是美聯儲就是美國實際的統治者。

過去動過國家控制貨幣發行機構美聯儲的想法的美國總統,都死於非命。

我敢說,特朗普敢說國家控制美聯儲,活不了幾天肯定死於非命。

想想這樣死的美國總統可不是一個兩個。

如果你來控制美聯儲,你就是美國的實際控制人,總統都要聽你的話。

你想換個總統,非常簡單。

你想經濟發展,非常簡單。

你想金融危機,經濟危機,也非常簡單。

你想要政府停擺,非常簡單。

你想驅動軍隊,也非常簡單。

你想買下任何企業,把整個美國買下來,也非常簡單。

在巨量金錢的作用下,你可以為所欲為,幹任何事。

美聯儲才是資本主義的核心大本營,核心大腦。

控制人,驅動人,需要人有弱點,人的無盡慾望,就是最大的弱點。

只有人有慾望,就有的是辦法,驅動別人為你工作,為你服務。

本來金錢是人與人之間合作的媒介。

有人脅天子以令諸侯,通過掌控金錢來扮演上帝的角色。

但是金錢也有弱點,也有金錢難以攻破的,是信仰。

總有人不計較金錢的多少,為了理想,為了信仰,來工作。

這是資本帝國天然的敵人。


比活的長

首先,美聯儲並不是私人機構,它是美國央行,但它又不是傳統意義上國家掌控的央行,究竟為何,要從美國曆史說起。



美國的發展,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幾大家族推進和建立的,洛克菲勒、範德比爾特、卡內基、阿斯特、福特和摩根,央視有個不錯紀錄片――《美國商業傳奇大亨》,有興趣可以看看,著實不錯。當然銀行也是他們商業帝國的一部分,很多州立銀行和投行都有他們的身影,美國曆史發展中和總統的更迭,少不了背後大財團的支持,就是在相互扶持又相互制約中前行的,但是那時候並未出現現在的美聯儲,而是美國曆史上失敗的所謂第一銀行,第二銀行,它們實際掌控在大財閥手中,更具商業銀行性質,而且洲色彩鮮明,最後國會關閉。




這是掌控權的鬥爭,一直到1907年發生金融危機,財閥和政府都受到波及,彼此意識到需要央行來維護金融市場安全和穩定,經過不斷的爭論和協商,美聯儲在1913年才正式成立。

為什麼時隔幾年呢?因為一方面財閥不想聯邦政府權利過大,威脅自己利益,而聯邦政府也不想央行被少數利益集團左右,於是雙方互相滲透,一起成立了現在的美聯儲,可以說是獨立的第三方機構,又受控與國會,但絕對不是私人機構。由7名聯邦儲備局政協委員和12位地方聯儲主席,主席由總統提名。


2008金融危機後,美聯儲的作用積極顯現,在貨幣政策和經濟調控手段越來越成熟,地位也更加根深蒂固。


Roseview財經

各州不同意聯邦掌握貨幣發行權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