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上警校,毕业后能直接当警察吗?

相信不少人小时候都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当一名受人尊敬的警察,穿着帅帅的制服,开着警车,抓坏人,好不威风。不少中学生在参加高考后,填报志愿时填写了警校,然后开始四年警校学习生涯。

考上警校,毕业后能直接当警察吗?

下面看一下网友对此怎么看呢?

以下是网友整理:

作为一个警校毕业生,我来分阶段给你解读下。

考上警校,毕业后能直接当警察吗?

考上警校,毕业后能直接当警察吗?

考官追问情况应对策略

一、放松心态

作为一名应试者,在面对考官“追问”时,不要紧张,更不要害怕,要努力让自己冷静从容。因为有时候考官的追问无形中是在考查考生的心理素质,这也是影响考生面试成绩的关键内容。实际上,考官的追问是希望尽可能地选拔出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从某种角度来讲,是考官对考生的关心和爱护,只要考生认真思考,从容应答,不仅不会扣分,还有机会增加分数。

二、以谦逊的态度配合考官追问

我们发现,在考官追问时,一些考生会出现一脸茫然,甚至不假思索就直接回答“我没有什么要补充的”;一些考生心不在焉,回答追问时会出现答非所问、偏题的现象;还有一种考生,他们想借机表现自己,在追问中夸夸其谈,反而引起了考官的反感。正确的处理方式应该是,态度上配合考官,顺着考官追问的要求继续回答,但答题时不要轻易改变自己的作答思路,认真思考再慎重作答。

三、答题前先思考

考生除了平时要多锻炼在公众场合讲话,还要注意在答题前学会先思考二十秒,迅速在纸上列出答题提纲,这样一来,无论考官如何追问,都能够依据提纲上的主要观点来从容应对。在事业单位行测考试中,掌握一定的备考攻略对于轻松应对考试是很有益处的。为考生带来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答题技巧:复习备考攻略。

一、明析强弱

按照普遍经验,开始复习前做一项准备工作,先找一两份真题,真题最好是选择有详细解析的,在考试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对照答案后认真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的模块。分析清楚自身的强弱项后,能够在后续的复习中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二、熟悉真题

除了自我查找强弱外,真题是非常重要的,千万不能有“真题无用论”的想法。练习整套的真题是一个不能被忽视的任务。每天掐表,限制自己在1小时55分之内要将全部题做完。一般而言,平均每道题不要花超过50秒的时间思考,一旦超过,立即放弃,适当放弃是为了争取保证得分率,但放弃时请蒙一个答案,毕竟还有四分之一的正确率。除此,还要意识到考场上的真实场景,我们还要用2B铅笔涂卡,因此练习时要以考场的状态严格要求自己。

每次练习后一定要总结得失,防止下次犯同样的错误,并且要学会查缺补漏,一步步将没有掌握的知识学会,将应用不熟练的知识练的更娴熟。一段时间后,做题速度会有大大提高,请相信熟能生巧!

三、掌握技巧

第一个技巧是做题顺序,它会影响一个人的思维运转和考试心境,一定要重视。对于一套题,我们该如何安排自己的做题顺序,可以给出一些参考帮助大家去确定自己的做题顺序。一是遵照由易到难的原则,二是自己的做题习惯,这次要在练习中多次推敲,制定出一套属于自己的做题方案,并在后续练习中反复运用,收效会看到。

第二个技巧是各个科目分别独特的做题技巧,通过前期的复习学会这些技巧,并将技巧多多尝试应用。比如“资料分析”题要学会估算,尽量能不动笔算就不动笔算,能少动笔就少动笔,节约时间。这需要平时的练习,提高对数字的敏感度。“资料分析”题有时候计算量很大,实际可以通过速算技巧,让结果快速得出,常用速算方法如:估算法、截位法、化同法、差分法、插值法、公式法等。

第三个技巧是读题速度。行测考试中,时间固定,阅读量却很大,如果不提高阅读效率,可能会错过很多后面原本应得的分数。所以要学会快速阅读,训练考试思维,提高做题效率,在考试中更能够节省大量的时间,尽量多做题增加得高分的机率。认真训练,会在考试中看到效果。

四、调整心态

行测考试可以检测一个人在短时间内能否克制自己、沉着应对压力的能力,出题者可谓煞费苦心。做行测,心态平和是很重要的,切忌不要因为一道题而慌了整张试卷的阵脚。

在事业单位行测考试中,数学运算题中有时会出现剩余问题。中公为考生提供行政能力测试复习资料:数学运算题之剩余问题。

2.一般情况

用同余特性解题

【例题】一个自然数P同时满足除以3余1,除以4余3,除以7余4,求满足这样条件的三位数共有多少个?

A.1B.11C.12D.13

【解析】B。先取其中两个条件,除以3余1,除以4余3,即P=4n+3=3a+1,等式两边同时除以3,等式左边的余数为n,等式右边的余数为1,即n=1,代入上式可知满足上述两个条件的最小的数为7,则同时满足上述两条件的数的通项公式为P=12n+7……①,再将①式所得的条件与题干中除以7余4的条件组合成新的条件。即满足题干中三个条件的数P=12n+7=7b+4,等式两边同时除以未知数较小的系数7,则左边余数为5n,等式右边的余数是4,也可认为余数是25,即5n=25,求解得n=5,代入到①式中,即同时满足题干中三个条件的最小的自然数P=67,则满足题干三个条件的数的通项公式为P=84n+67(n=0,1,2,3……)即100?84n+67?999可求得1?n?11,即符合题意的数共有11-1+1=11个数。

【例题】三位数的自然数P满足:除以3余2,除以7余3,除以11余4,则符合条件的自然数P有多少个?

A.5B.4C.6D.7

【解析】B。此题不满足所给的条件不满足我们前面所讲的特殊情况,但是通过观察我们发现,P满足除以3余2,除以7余3两个条件时,在P的基础上加上4,即(P+4)这个数一定是能够被3整除以及被7整除的,因此(P+4)=21n,所以P=21n-4……①,得到的这个通项公式再与除以11余4进行找通项公式。该自然数P=21n-4=11a+4,等式左边都是被11除,等式左边的余数为10n-4,等式右边的余数为4,我们知道一个数被11除余4,也可以认为这个数被11除余15,或被11除余26等。根据同余特性可知,等式左边的余数10n-4应与等式右边的余数4,15,26等数值相等。因为n要取整数,所以取10n-4=26可以得到n=3代入①式得到P=59,所求的59这个数是满足题干三个条件的最小数,所以,满足题干三个条件的数P=231n+59(n=1,2,3……),所以在三位数以内的数有290,521,752,983四个数。选择B项。

在剩余问题的解决过程中,遇到一些余数较为特殊的情况下用剩余定理能够很好的解决,但是对于出现的和不同,差不同,余不同的情况下,可以用同余特性得到很好的解决。主要思路是先找满足题干中两个条件的通项公式,将三者条件转化成二者条件,然后再次利用同余特性加以解决即可。

一、对岗位期望值过高

报考公职人员的考生中一部分是应届毕业生,面临着就业压力、家庭压力和社会压力。报考的目的就是为了有一份稳定的、社会地位相对较高的工作。对这份工作过分在意,这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了。但是如果在面试考试的时候就一再的想“我一定要获得这个职位”的话,效果一定是适得其反的。那么,如何应对这种心理呢?

首先要自我调节:以平常心对待,“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对目标要有理性、清晰的认识。其次是可以和身边的一些有经验朋友或者长辈等进行交流,得到精神上支持和经验分享,也可以舒缓情绪。最后,考生也需要进行心理疏导,刚刚踏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拥有足够的激情和学习性,在面试中有一定的优势。另外即使考试不是很理想,年轻人还有很多的机会,最重要的是面试的过程。

二、对自身能力不够自信

很多考生在越接近考试的时候越焦虑,一方面,看到别人的进步,却没有很好的看到自己提高,感觉自己不够优秀。另一方面,短时间之内就希望自己能够语言,对答如流。这些都是不自信以及没有很好定位的结果。所以导致自己更加的紧张。

面对这样的考生,前提就是要相信自己可以做到更好,树立信心。在此基础之上就要让其了解自己在哪方面是强项,那么在考场上就要更好的保持和发扬。了解自己哪方面是不足的就要极力避免或者是有方法的改正。每天进步一小步,才能在一段时间进步一大步。

三、对考场未知的恐惧

很多考生都是第一次参加面试,没有相关经验,不知道面试考场是什么样子,应该用什么状态来应对。这就需要咨询有经验的专业人士了解面试流程、考试题型、题量、考官组成等考场信息。并且多模拟现场进行“面试”,这样也能够客服一定的紧张感。最好的方法是多“彩排”,准备各种可能被问到的问题及答案,特别是那些自己不擅长的领域的问题,对着镜子反复练习。另外如果你最近没有穿过你要穿去面试的衣服,提前试穿一下。相信有充足的准备,必然会在考场上出色发挥,脱颖而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