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能力不具備就讓孩子入學,你跟他什麼仇什麼怨啊?

這些能力不具備就讓孩子入學,你跟他什麼仇什麼怨啊?

這些能力不具備就讓孩子入學,你跟他什麼仇什麼怨啊?

中午,接到朋友的電話,聽完她的焦慮,我不由得笑了。我說:“如果你的孩子現在已經上學了,你就會知道,原來多識點字對小學的學習居然那麼重要!到時候,你就不會糾結了!”

原來,朋友正在為兒子現在對識字有興趣而發愁。朋友的兒子才讀幼兒園小班,最近孩子對識字很感興趣,常常指著包裝上、書本上的字問她是什麼,朋友既覺得開心,認為這是孩子聰明的表現,同時又覺得孩子還小,過早認字會導致孩子心智太早熟,她不想這麼早教孩子認字,打算等到孩子進入大班,到了識字敏感期再教。

所以每次孩子問她的時候,她都只是簡單地讀一下,不刻意教孩子,但有時候孩子會指著一個字一直纏著她問:“媽媽,這是什麼啊?這個是什麼呀,你再說一遍?”她就覺得很糾結,不知道究竟要怎麼做才對。

但聽了我的話,朋友很詫異,她說你確定要抓住機會教孩子認字嗎?這樣不會逼迫孩子嗎?

我說既然是小朋友自己有興趣,不是媽媽逼迫,而是小朋友自動自發地想學,為什麼會覺得自己在逼迫孩子呢?

朋友說她自己當年就是被父母逼迫著學習的,很小就被媽媽逼著認了很多字,如果她一直學不會,媽媽會打她,這讓她到現在都留下了很深的心理陰影,所以,她不想變成像她媽媽一樣的功利家長。

我告訴她,現在要學認字是孩子自己的興趣,只要不是媽媽逼迫,只要是孩子自己有興趣,就不用擔心自己會像媽媽一樣,因為孩子一直學不會認字而生氣。“如果你現在刻意迴避,故意不教孩子,等孩子過了對認字有興趣的階段,你可能真的會像你媽一樣逼迫孩子了!而且,如果希望孩子上學後省心一點,現在在孩子有興趣的時候多教一點知識也不壞。

朋友不解地問:“不是都說快樂教育,零起點入學嗎?既然零起點,我提前教孩子認字會不會變得太功利了呢?”

我深深地嘆了口氣,說:“現在的整體教育環境壓力超級大,你居然還相信零起點入學?”

朋友說:“當然相信啊,我們幼兒園老師就說現在都提倡素質教育,幼兒園不許教認字。而且我真的不是那麼功利的家長啊,我不需要孩子提前認識多少個字,我也不需要他考試拿一百分,他只要能跟得上就好了!我現在就希望他玩,不要接觸與知識有關的內容。”

我語重心長地說:“如果你去向小學生家長打聽一下,就不會這麼想了。如果希望孩子未來學得輕鬆,學前有意識的引導很重要。”

我給他講了幾個真實的故事。一個是我鄰居的孩子,女孩,剛上一年級。媽媽感覺自己已經快被逼瘋了。孩子入學前,沒認過字,更沒有學過寫字,媽媽都是想著等孩子上學後,老師會教的,所以沒有提前準備。

誰知道上學第一天,媽媽就接到老師電話,讓她放學後去一趟學校。到了學校,老師拿出一本本子說:“你家孩子怎麼連字也不會寫?今天抄家庭作業,我要求他們一個字一個工整地寫在田字格里,你女兒這寫的是什麼?她怎麼連握筆都不會?”

媽媽緊張地說:“不好意思,我家是快樂教育,零基礎入學,孩子什麼都沒學過,不會認字也不會寫字。”

老師怒氣衝衝的說:“你是什麼都不懂的小學生嗎?別人說零基礎你就相信?”老師明確告訴媽媽,必須要讓孩子最快速度學會認字、寫字,要跟得上班級的進度。

於是,從開學第一天開始,母女倆就疲於應對。每天不止語文要惡補,數學、英語也一樣,孩子什麼都不會,每一門功課都不好。各科老師彷彿商量好似的,經常在放學的時候讓她女兒留下來,隨後語重心長地告訴家長她孩子有多大問題:“英語一個字母不認識,數學十以內的加減法也常錯,語文默寫天天重默……”

每天孩子放學回來,媽媽就陪著孩子寫作業,把課堂上的內容再講一遍給孩子聽。母女倆動不動做到10點多,孩子的成績依然一塌糊塗。

於是,母女倆繼續動不動被老師留下來批評,時間長了,老師也開始不耐煩起來,常常說話非常難聽,畢竟放學時,來來往往都是學生家長,這麼站在路邊被老師數落,媽媽當然會覺得難堪,被批評多了,自然會要找地方發洩。媽媽的脾氣變得特別差,動不動與老公吵架。而輔導孩子功課時,也更沒有耐心,當教了兩三遍孩子還不會時,媽媽就會對著孩子大吼大叫。

最後,為了輔導孩子功課,媽媽甚至選擇了辭職,天天孩子一放學就盯功課。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期末,女兒的成績終於合格了。媽媽還沒來得及欣慰,新學期開始了,各科的知識難度也提升了,孩子的問題又多了起來,這讓媽媽心情壓抑到極點。她常常後悔地想:“如果以前稍微對孩子學習重視點,現在是不是就會面對截然不同的結果。”

我另一個朋友的孩子,還不算零起點,媽媽在孩子上學前有針對性的教了一些內容,孩子識字量在400左右,數學十以內的加減法,英語26個字母這些基礎都會。

原本媽媽覺得孩子有這些基礎應付一年級應該沒問題。剛開始兩週也確實是她想象的樣子,孩子學得很輕鬆,但慢慢地,形勢不對了,老師的進度越來越快,孩子要掌握的字越來越多。

每天老師幾乎都會上新課,每天都有很多新的字詞要學習,不僅會認,還要會寫,懂得字的拼音、部首、結構,常常是孩子前一課的還沒掌握,新的內容又來了。

後來,老師每週還要求孩子寫作文,有的是看圖說話,有的是根據課文改寫,有的是描寫一件事情,小朋友常常坐在那裡憋兩個小時也寫不出來。有時候好不容易寫出來了,依然被老師批評為不合格。

媽媽快抓狂了,她想不明白為什麼自己小時候那麼輕鬆的學習到現在卻變得這麼困難?唯一讓她覺得欣慰的是,孩子的數學和英語還能跟得上。朋友說幸好孩子只有一門功課差,如果門門功課都不好,那真的沒法活了。

聽了我的話,朋友這才恍然大悟,她說,原來現在壓力這麼大啊,看來我不應該抹殺孩子的積極性,應該抓住孩子的興趣,多教孩子認字啊!

現行的教育體制下,如果希望孩子上學後能學得更輕鬆,提前做學習準備是非常有必要的。讓孩子零基礎入學,那就是準備拉著孩子一起跳入萬丈深淵,全家人一起準備接受最嚴峻的考驗,孩子痛苦,家長辛苦。而且現在的壓力非常大,隨著年級一點點上去,學習所面對的壓力和困難更多,即使很多進行過入學準備的孩子都學得不輕鬆,那些零起點的孩子就會學得更吃力。所以不要把自己和孩子放到最困難的情境下去考驗。

提前進行入學準備,非常重要。在所有的習準備中,最重要的是認字量,一定要大!識字量不僅關係著孩子語文成績的好壞,也影響數學成績。因為數學並不是簡單的加減乘除,從一年級開始,就有概念題、應用題、判斷對錯等問題,孩子會認字才能讀的懂題,讀的懂題才會做。如果孩子識字量不夠,就會出現看不懂題的狀況。

所以,入學前,孩子的認字量最好在700-800字左右,最理想的狀態是在1000字左右,最不濟也要達到600字。

在孩子對識字感興趣的那一刻就可以教認字了,如果孩子對識字感興趣,就可以利用閱讀、觀察包裝上的文字、學習路名等自然地教孩子認字。如果孩子沒興趣,最遲在孩子進入中班後也要開始有準備地教孩子認字。

按照從易到難的順序循序漸進地教。剛開始慢一點,孩子一天認識1-2個字就可以了。如果孩子記不住,用3天的時間來不斷鞏固複習也可以。等孩子認知能力一天天增加,再逐步提升認字量。

如果你費了很多精力教,孩子認字卻依然非常慢,記不住或者轉頭就忘,這很可能是孩子的視覺辨識能力出了狀況,這個時候一定要警惕,要及時的查找原因,並進行調整。否則這個問題會越來越棘手,在孩子入學後變成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大問題。

除了每天認字,每天還要抓孩子的書寫。教孩子正確的書寫姿勢、握筆姿勢,教孩子觀察每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讓孩子熟悉橫豎撇捺的筆畫及順序,把字寫工整。千萬不要被“教委明令禁止一二年級孩子有書寫作業”什麼的口號給糾纏住。字寫不好,一切都是浮雲。

除了語文,數學、英語也要做好準備。數學20以內的加減法要熟練!平常生活中可以利用生活場景教孩子數學應用題。比如吃水果的時候,可以問:“媽媽買了5個蘋果,爸爸又買了4個梨,家裡一共有多少個水果?”或者問“媽媽買了5個蘋果,爸爸又買了4個梨,梨比蘋果少多少?(蘋果比梨多幾個?)”這些就是未來會出現的應用題。

除了數字要熟悉,長度、重量、形狀、大小、鐘錶等都可以在生活中教孩子認識。

英語要認識26個字母,認識一些基本的單詞。否則,一年級的英語一上來就是單詞、句子,孩子如果連英文都沒見過,一上來就會蒙圈,還會與拼音弄混。

這些是基本的學科要求,在學科知識之外,還要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

孩子的學習能力是綜合能力,包含視覺、聽覺、運動、手眼平衡等多方面。視覺能力會影響孩子認字、閱讀、條理性和邏輯性,孩子讀題會不會出現漏題、漏字、跳行,學習新字能不能最快速度記住都與視覺能力息息相關。

聽覺能力會影響孩子對語言的理解,孩子能不能聽懂老師的指令和要求,寫作文時有沒有豐富的語言讓文章變得豐滿都是靠聽覺能力支配。

運動能力則會影響孩子的肌肉控制力,當肌肉控制力足夠,孩子才坐得住,集中注意力聽講,才能以正確姿勢握筆,也才能對前後左右、上下、快慢、協調等多方面有更深入的理解,學習更輕鬆。

手眼協調能力則會影響著孩子寫字的速度、字的工整程度等。

當孩子具備這些能力,上學時才能有能力面對各種學習狀況,就像孩子一定要會獨立吃飯,可以獨立入睡,能控制大小便了上幼兒園才會更省心一樣,孩子只有具備基本的學習能力上小學才能更輕鬆。

當然,在學校能力之外,家長還需要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比如獨立快速而專注地完成作業,有條理地把課本作業分類整理,整理好書包,熱愛閱讀等。

家長在孩子小時候,就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習慣,這些都會讓孩子在入學後能夠更輕鬆,更自信。

有很多媽媽看到這裡,認為:既然現在教育形勢這麼嚴峻,孩子不能零基礎入學,那我就讓孩子多學一點,由此步入另一個極端,瘋狂的讓孩子補習。

我昨天在朋友圈看到一個才上幼兒園託班的小孩在做這個題

這些能力不具備就讓孩子入學,你跟他什麼仇什麼怨啊?

我當即就傻了,要知道,這可是小學三年級的奧數題啊,做這個題,要有基本的形狀、數字概念,替補等知識,熟練4位數的加減法,懂得三角形角的定律等各種綜合知識才能輕鬆掌握。

一個兩歲多的孩子就算他是天才,這些知識對他的理解力來說,也是達不到的,他只能依靠死記硬背的填鴨來記憶這種知識,這才是真正地過早開發智力,會影響孩子的心智。

所以,入學前提前準備雖然重要,但絕對不是進入雞血的模式,犧牲孩子的童年去追逐學習成績那也是沒有必要的。

想要孩子入學後不變成大吼大叫的瘋狂家長,學前就提前為孩子做好各種準備吧!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