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能力不具备就让孩子入学,你跟他什么仇什么怨啊?

这些能力不具备就让孩子入学,你跟他什么仇什么怨啊?

这些能力不具备就让孩子入学,你跟他什么仇什么怨啊?

中午,接到朋友的电话,听完她的焦虑,我不由得笑了。我说:“如果你的孩子现在已经上学了,你就会知道,原来多识点字对小学的学习居然那么重要!到时候,你就不会纠结了!”

原来,朋友正在为儿子现在对识字有兴趣而发愁。朋友的儿子才读幼儿园小班,最近孩子对识字很感兴趣,常常指着包装上、书本上的字问她是什么,朋友既觉得开心,认为这是孩子聪明的表现,同时又觉得孩子还小,过早认字会导致孩子心智太早熟,她不想这么早教孩子认字,打算等到孩子进入大班,到了识字敏感期再教。

所以每次孩子问她的时候,她都只是简单地读一下,不刻意教孩子,但有时候孩子会指着一个字一直缠着她问:“妈妈,这是什么啊?这个是什么呀,你再说一遍?”她就觉得很纠结,不知道究竟要怎么做才对。

但听了我的话,朋友很诧异,她说你确定要抓住机会教孩子认字吗?这样不会逼迫孩子吗?

我说既然是小朋友自己有兴趣,不是妈妈逼迫,而是小朋友自动自发地想学,为什么会觉得自己在逼迫孩子呢?

朋友说她自己当年就是被父母逼迫着学习的,很小就被妈妈逼着认了很多字,如果她一直学不会,妈妈会打她,这让她到现在都留下了很深的心理阴影,所以,她不想变成像她妈妈一样的功利家长。

我告诉她,现在要学认字是孩子自己的兴趣,只要不是妈妈逼迫,只要是孩子自己有兴趣,就不用担心自己会像妈妈一样,因为孩子一直学不会认字而生气。“如果你现在刻意回避,故意不教孩子,等孩子过了对认字有兴趣的阶段,你可能真的会像你妈一样逼迫孩子了!而且,如果希望孩子上学后省心一点,现在在孩子有兴趣的时候多教一点知识也不坏。

朋友不解地问:“不是都说快乐教育,零起点入学吗?既然零起点,我提前教孩子认字会不会变得太功利了呢?”

我深深地叹了口气,说:“现在的整体教育环境压力超级大,你居然还相信零起点入学?”

朋友说:“当然相信啊,我们幼儿园老师就说现在都提倡素质教育,幼儿园不许教认字。而且我真的不是那么功利的家长啊,我不需要孩子提前认识多少个字,我也不需要他考试拿一百分,他只要能跟得上就好了!我现在就希望他玩,不要接触与知识有关的内容。”

我语重心长地说:“如果你去向小学生家长打听一下,就不会这么想了。如果希望孩子未来学得轻松,学前有意识的引导很重要。”

我给他讲了几个真实的故事。一个是我邻居的孩子,女孩,刚上一年级。妈妈感觉自己已经快被逼疯了。孩子入学前,没认过字,更没有学过写字,妈妈都是想着等孩子上学后,老师会教的,所以没有提前准备。

谁知道上学第一天,妈妈就接到老师电话,让她放学后去一趟学校。到了学校,老师拿出一本本子说:“你家孩子怎么连字也不会写?今天抄家庭作业,我要求他们一个字一个工整地写在田字格里,你女儿这写的是什么?她怎么连握笔都不会?”

妈妈紧张地说:“不好意思,我家是快乐教育,零基础入学,孩子什么都没学过,不会认字也不会写字。”

老师怒气冲冲的说:“你是什么都不懂的小学生吗?别人说零基础你就相信?”老师明确告诉妈妈,必须要让孩子最快速度学会认字、写字,要跟得上班级的进度。

于是,从开学第一天开始,母女俩就疲于应对。每天不止语文要恶补,数学、英语也一样,孩子什么都不会,每一门功课都不好。各科老师仿佛商量好似的,经常在放学的时候让她女儿留下来,随后语重心长地告诉家长她孩子有多大问题:“英语一个字母不认识,数学十以内的加减法也常错,语文默写天天重默……”

每天孩子放学回来,妈妈就陪着孩子写作业,把课堂上的内容再讲一遍给孩子听。母女俩动不动做到10点多,孩子的成绩依然一塌糊涂。

于是,母女俩继续动不动被老师留下来批评,时间长了,老师也开始不耐烦起来,常常说话非常难听,毕竟放学时,来来往往都是学生家长,这么站在路边被老师数落,妈妈当然会觉得难堪,被批评多了,自然会要找地方发泄。妈妈的脾气变得特别差,动不动与老公吵架。而辅导孩子功课时,也更没有耐心,当教了两三遍孩子还不会时,妈妈就会对着孩子大吼大叫。

最后,为了辅导孩子功课,妈妈甚至选择了辞职,天天孩子一放学就盯功课。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期末,女儿的成绩终于合格了。妈妈还没来得及欣慰,新学期开始了,各科的知识难度也提升了,孩子的问题又多了起来,这让妈妈心情压抑到极点。她常常后悔地想:“如果以前稍微对孩子学习重视点,现在是不是就会面对截然不同的结果。”

我另一个朋友的孩子,还不算零起点,妈妈在孩子上学前有针对性的教了一些内容,孩子识字量在400左右,数学十以内的加减法,英语26个字母这些基础都会。

原本妈妈觉得孩子有这些基础应付一年级应该没问题。刚开始两周也确实是她想象的样子,孩子学得很轻松,但慢慢地,形势不对了,老师的进度越来越快,孩子要掌握的字越来越多。

每天老师几乎都会上新课,每天都有很多新的字词要学习,不仅会认,还要会写,懂得字的拼音、部首、结构,常常是孩子前一课的还没掌握,新的内容又来了。

后来,老师每周还要求孩子写作文,有的是看图说话,有的是根据课文改写,有的是描写一件事情,小朋友常常坐在那里憋两个小时也写不出来。有时候好不容易写出来了,依然被老师批评为不合格。

妈妈快抓狂了,她想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小时候那么轻松的学习到现在却变得这么困难?唯一让她觉得欣慰的是,孩子的数学和英语还能跟得上。朋友说幸好孩子只有一门功课差,如果门门功课都不好,那真的没法活了。

听了我的话,朋友这才恍然大悟,她说,原来现在压力这么大啊,看来我不应该抹杀孩子的积极性,应该抓住孩子的兴趣,多教孩子认字啊!

现行的教育体制下,如果希望孩子上学后能学得更轻松,提前做学习准备是非常有必要的。让孩子零基础入学,那就是准备拉着孩子一起跳入万丈深渊,全家人一起准备接受最严峻的考验,孩子痛苦,家长辛苦。而且现在的压力非常大,随着年级一点点上去,学习所面对的压力和困难更多,即使很多进行过入学准备的孩子都学得不轻松,那些零起点的孩子就会学得更吃力。所以不要把自己和孩子放到最困难的情境下去考验。

提前进行入学准备,非常重要。在所有的习准备中,最重要的是认字量,一定要大!识字量不仅关系着孩子语文成绩的好坏,也影响数学成绩。因为数学并不是简单的加减乘除,从一年级开始,就有概念题、应用题、判断对错等问题,孩子会认字才能读的懂题,读的懂题才会做。如果孩子识字量不够,就会出现看不懂题的状况。

所以,入学前,孩子的认字量最好在700-800字左右,最理想的状态是在1000字左右,最不济也要达到600字。

在孩子对识字感兴趣的那一刻就可以教认字了,如果孩子对识字感兴趣,就可以利用阅读、观察包装上的文字、学习路名等自然地教孩子认字。如果孩子没兴趣,最迟在孩子进入中班后也要开始有准备地教孩子认字。

按照从易到难的顺序循序渐进地教。刚开始慢一点,孩子一天认识1-2个字就可以了。如果孩子记不住,用3天的时间来不断巩固复习也可以。等孩子认知能力一天天增加,再逐步提升认字量。

如果你费了很多精力教,孩子认字却依然非常慢,记不住或者转头就忘,这很可能是孩子的视觉辨识能力出了状况,这个时候一定要警惕,要及时的查找原因,并进行调整。否则这个问题会越来越棘手,在孩子入学后变成影响孩子学习成绩的大问题。

除了每天认字,每天还要抓孩子的书写。教孩子正确的书写姿势、握笔姿势,教孩子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让孩子熟悉横竖撇捺的笔画及顺序,把字写工整。千万不要被“教委明令禁止一二年级孩子有书写作业”什么的口号给纠缠住。字写不好,一切都是浮云。

除了语文,数学、英语也要做好准备。数学20以内的加减法要熟练!平常生活中可以利用生活场景教孩子数学应用题。比如吃水果的时候,可以问:“妈妈买了5个苹果,爸爸又买了4个梨,家里一共有多少个水果?”或者问“妈妈买了5个苹果,爸爸又买了4个梨,梨比苹果少多少?(苹果比梨多几个?)”这些就是未来会出现的应用题。

除了数字要熟悉,长度、重量、形状、大小、钟表等都可以在生活中教孩子认识。

英语要认识26个字母,认识一些基本的单词。否则,一年级的英语一上来就是单词、句子,孩子如果连英文都没见过,一上来就会蒙圈,还会与拼音弄混。

这些是基本的学科要求,在学科知识之外,还要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

孩子的学习能力是综合能力,包含视觉、听觉、运动、手眼平衡等多方面。视觉能力会影响孩子认字、阅读、条理性和逻辑性,孩子读题会不会出现漏题、漏字、跳行,学习新字能不能最快速度记住都与视觉能力息息相关。

听觉能力会影响孩子对语言的理解,孩子能不能听懂老师的指令和要求,写作文时有没有丰富的语言让文章变得丰满都是靠听觉能力支配。

运动能力则会影响孩子的肌肉控制力,当肌肉控制力足够,孩子才坐得住,集中注意力听讲,才能以正确姿势握笔,也才能对前后左右、上下、快慢、协调等多方面有更深入的理解,学习更轻松。

手眼协调能力则会影响着孩子写字的速度、字的工整程度等。

当孩子具备这些能力,上学时才能有能力面对各种学习状况,就像孩子一定要会独立吃饭,可以独立入睡,能控制大小便了上幼儿园才会更省心一样,孩子只有具备基本的学习能力上小学才能更轻松。

当然,在学校能力之外,家长还需要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比如独立快速而专注地完成作业,有条理地把课本作业分类整理,整理好书包,热爱阅读等。

家长在孩子小时候,就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这些都会让孩子在入学后能够更轻松,更自信。

有很多妈妈看到这里,认为:既然现在教育形势这么严峻,孩子不能零基础入学,那我就让孩子多学一点,由此步入另一个极端,疯狂的让孩子补习。

我昨天在朋友圈看到一个才上幼儿园托班的小孩在做这个题

这些能力不具备就让孩子入学,你跟他什么仇什么怨啊?

我当即就傻了,要知道,这可是小学三年级的奥数题啊,做这个题,要有基本的形状、数字概念,替补等知识,熟练4位数的加减法,懂得三角形角的定律等各种综合知识才能轻松掌握。

一个两岁多的孩子就算他是天才,这些知识对他的理解力来说,也是达不到的,他只能依靠死记硬背的填鸭来记忆这种知识,这才是真正地过早开发智力,会影响孩子的心智。

所以,入学前提前准备虽然重要,但绝对不是进入鸡血的模式,牺牲孩子的童年去追逐学习成绩那也是没有必要的。

想要孩子入学后不变成大吼大叫的疯狂家长,学前就提前为孩子做好各种准备吧!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