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年的石碑当磨使

虚极子按:时光的磨盘上随风而逝的是泰初的神谕。

如果说“且”字形状的方尖碑是大地之神用来创生万物的器具,那么这种成对露陈的巨型艺术品不但是古埃及人心中的创生之所和复活之地,而且每当朝阳将它的金尖顶照亮时,东方人也将有幸从中目睹“祖”的力量。而我们今人又该如何理解方尖碑对埃及创世神话的隐喻呢?幸好,一系列保存在古老石碑上的铭文已被埃及古文字学家破译出来,使我们得以对埃及神谱及其异常怪诞且活泼的故事情节一探究竟。

三千年的石碑当磨使

▲ [美] 约翰·怀特亚历山大《象形文字、壁画——书籍的演变》,1898年,明信片插画,

美国华盛顿 国会图书馆藏

在这些石碑中有一块极其重要,现藏于大英博物馆,它以建造者“夏巴卡”法老(Shabaqo)的名字来命名,所以叫作“夏巴卡石碑”。夏巴卡来自努比亚,在公元前7世纪重新统一了上下埃及,建立了第二十五王朝(埃塞俄比亚王朝)。这位异族法老对“阿蒙-拉”推崇备至,奉其为造物主太阳神,为此他斥巨资修缮了卡尔纳克的阿蒙神庙和赫里奥波利斯的拉神神庙,并巧妙地利用了这块“夏巴卡石碑”推广了一篇旨在调和孟菲斯神话与赫里奥波利斯神话的文本。

三千年的石碑当磨使

▲ 夏巴卡石碑,约公元前710年,孟菲斯出土

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藏

三千年的石碑当磨使

▲ “夏巴卡石碑”的发现地:孟菲斯的普塔神庙废墟

三千年的石碑当磨使

▲ 夏巴卡法老献祭石碑,上书文字为僧侣体(hieratic),第二十五王朝(公元前8世纪),孟菲斯出土

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话说宇宙洪荒,太初混沌,茫茫间唯有汪洋一片,这原初的海洋叫作“努恩”(Nun)。这片海虽然混沌,但孕育着智慧和生命,直到造物主的意识苏醒过来,生命的潜能才迸发出来。率先升起于海面的是一座小土丘,它便是金字塔和方尖碑上金光闪闪的尖顶“本本石”所要象征的本体。

三千年的石碑当磨使

▲ 吉萨高原上胡夫金字塔塔顶的复原

三千年的石碑当磨使

▲ 巴黎协和广场上的方尖碑恢复了尖顶镀金的传统

不论是金字塔还是方尖碑,它们的尖顶其实当初都镀有一层金银合金,每当太阳升起,便被拉神照耀得金光万丈。古埃及人利用“本本石”这块神圣的建筑构件,追忆着太古时代的原丘如何为一只闪闪发光的小鸟提供栖息之所的。那么,这只神鸟应该长什么样子呢?它又是如何启蒙了整个宇宙的呢?

我们每天发表历史艺术文物相关文章及马未都录制的视频,同时发送馆藏品照片,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请转发到朋友圈和朋友们一起分享吧!谢谢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