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智深活捉方腊后看破宋江,刚好这6个人听到了才得以善终

在水浒传中,虽然是以宋江为主要角色去大力塑造的,但实际上他却被这两个人压住了他的风头,一个就是武松,一个就是鲁智深。但是在其中,鲁智深又更为闪亮一点。

鲁智深活捉方腊后看破宋江,刚好这6个人听到了才得以善终

从鲁智深的一出场,他就主张的是惩恶扬善,还因为三拳打死镇关西,也因为这样而丢掉了大好的前程,一直到他出家为僧,也依旧是十分的率真,一路以来坦坦荡荡,也成为了水浒传中最令人仰望的高峰。所以,也只有像鲁智深这样的人物,才可以得到在水浒传中最大的功劳,这也便是活捉方腊!更让我们觉得惊叹的就是,鲁智深活捉方腊完全就是神助。

当时的鲁智深后来遇到一位老僧,将鲁智深引到了茅屋中后说道:“柴米菜蔬也都有,只要在这里等候,只要看见一个大汉从松林的深处来到,你就将他捉住。”

果然,在早上鲁智深就看到了方腊,鲁智深就这样守株待兔般的,轻轻松松的就取得了成功。

宋江说道:“那个和尚所遇到的就是个圣僧罗汉,这样灵验,还立了这样的大功,回到朝廷还立了官”

宋江的这句话,透漏着一股滑稽,因为首先是他承认了,鲁智深在后来所遇到的老僧是圣僧罗汉,是来帮助鲁智深的,这也就相当于是承认了,鲁智深是佛门罗汉。但是没有想到的就是她还当了官,娶妻生子,光宗耀祖。

鲁智深活捉方腊后看破宋江,刚好这6个人听到了才得以善终

他却并没有料到,自己的这番话里透漏着一丝滑稽,这其实说到头也还是宋江的本来面目。那就是光宗耀祖是目的,高官厚禄只是一种手段罢了!

鲁智深想都没想就回答道::“我的心已经没有那个心思了,不想要为官,只是希望能够有个清净的地方,这样安身立命而已”这句话就便表明了鲁智深的态度,也明确了他与宋江并不是一路人。也表明了鲁智深对于前途的绝望。

对于鲁智深的这种态度,宋江即又变了一个说法去劝他,并不是宋江舍不得鲁智深,而是因为鲁智深活捉了方腊,这种大过天的功劳,回去之后宋徽宗一定会问个详细,或者说还会要求见面,这些都是必然的,所以到时候宋江怎么向宋徽宗交代?大概只能冷场了。

所以,宋江就一定要将鲁智深带回去,所以后来宋江便再一次说道;“你既然不肯还俗,那你便可以去到京师,成为一个僧首,也可以光宗耀祖,还可以报答父母。”

但是你哪能想到,鲁智深的第二句话却让人出乎意料:“都不要,要再多也没有用,只是囫囵尸首,要更好一些。”要说鲁智深的第一句话,我们说他是对于前途的一种绝望,那么第二句,就很直接的告诉了宋江等人,就算回去了,也并没有什么好的下场,不管宋徽宗给我多少东西,但只要是要拿走我的命,那再多的东西,也是无用的。如果是留下全尸,反倒是要更好一些。

鲁智深活捉方腊后看破宋江,刚好这6个人听到了才得以善终

可以看出来宋江对于鲁智深的这种回答的不满,就点名其他的几位将佐,当时宋江与鲁智深的对话他们也都听到了,那么他们听懂了吗?很显然,宋江是没有听懂。

后来林冲得了病,就留在了六合寺和武松在一起了,武松和林冲当时是鲁智深在梁山上的最好的两位朋友,其实很明显他们两人都听懂了鲁智深的那两句话,而选择了离开宋江。那么结果就是,林冲病亡,得了一个“囫囵尸首”,也算是善终了。武松八十岁而终,也算是很圆满了。

在后来,燕青就开始劝阻卢俊义离开宋江,其实他所说的那些道理,就是将鲁智深的那番话拆开了解释,很明显,燕青也是听懂了的,但可惜的是卢俊义却并没有听懂,所以后来燕青也留下了一封信,离开了宋江,最后也得到了善终。

鲁智深活捉方腊后看破宋江,刚好这6个人听到了才得以善终

没过多久,李俊又装病,留下了童威,童猛来照顾自己,最终也离开了宋江。其实李俊装病,这也表明他也是听懂了鲁智深的那一番话。所以后来,李俊成为了暹罗国之主,童威、童猛也成为了大臣。

鲁智深的两句话,有6人听懂,并且都离开了宋江,最终都得以善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