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的我们》“热映”,我们看的是电影还是炒作?

《后来的我们》“热映”,我们看的是电影还是炒作?

还未上映便赚足眼球,快人一步锁住一众95后文艺男女的心。这部票房、评价、关注度均可与《美人鱼》媲美的文艺片,在今年初夏,开出了一朵妖艳的花。

认识奶茶刘若英,相信很多人都是从她温婉细腻的治愈系歌声中开始。作为音乐界一颗耀眼的星,奶茶却是以电影《我的美丽与哀愁》,在1995年出道。

而今年,她带着首部导演作品《后来的我们》出现在大众荧屏。这部由井柏然、周冬雨主演的文艺影片自从4月28日上映至今,无论是口碑还是票房,都是高歌猛进一路向前。本被业界预估1亿票房已是满意,但截至5月3日,上映6天已收获10.22亿票房,以绝对优势碾压同期上映的其他影片。

《后来的我们》“热映”,我们看的是电影还是炒作?

▲影片整体上映数据_截至5月3日 16时

《后来的我们》“热映”,我们看的是电影还是炒作?

▲“猫眼”实时票房榜_5月3日16时

01上映前的营销推广,赢在了起跑线

有人拿周星驰的《美人鱼》跟奶茶的导演处女作做对比,因为他们在上映的第一天都收获了相近的票房。但其实,对比人气超高的《美人鱼》,这部小文艺片其实已经赢在了起跑线。

《后来的我们》“热映”,我们看的是电影还是炒作?

▲《美人鱼》vs《后来的我们》上映收入票房对比

《后来的我们》“热映”,我们看的是电影还是炒作?

▲《美人鱼》vs《后来的我们》想看人数趋势图

《后来的我们》“热映”,我们看的是电影还是炒作?

《后来的我们》“热映”,我们看的是电影还是炒作?

▲电影主题曲网络热度

02上映日,恶意退票事件把影片推到风口浪尖

4月28日上映当晚,影片再度”爆红“。可大大出乎意料的是,这部文艺片竟然也玩起了票房造假。微博博主“电影票房”首先公布这一信息。他称:不少影院大规模、集中式出现第三方购票后的退票现象,且退票比例超出了正常经营范围。其中举例,武汉万达影城退票4342张,东莞万达影城则退票2800张。随后,这一事件快速吸引大量媒体跟踪,粉丝围观。

《后来的我们》“热映”,我们看的是电影还是炒作?

电影票房:说真的,就目前我了解的情况,只能说真不愧是互联网时代,手法真是甩开以前前辈十八条街,还能压住曲线铺开,要不是玩太过,弄得各大影院自曝,还真发现不了。

随后,【猫眼】和【淘票票】加入,事件开始像滚雪球一样,愈演愈烈▼

❶ 4月29日凌晨,猫眼平台发文称,该平台已卷入恶意刷票并集中大量退票,共计退票38万张,涉及票房约1300万元;

❷ 4月29日晚间,猫眼再次发声,称退票订单中有54%的订单确定为用户正常改签行为,剩余的46%退票订单中有部分确定为恶意刷票,疑似黄牛行为;

❸ 5月2日,淘票票发声,从后台的退票率和改签率来看,《后来的我们》售票数据的确存在非常理能解释的异常。

4月29日,国家电影局约谈影片出品方、发行方,初步认定该片的确存在异常的大规模刷票退票行为。而刘若英本人也随即发声,已高度重视退票异常事件,并表示希望事件能被快速彻查清楚,同时能回归到电影本身进行探讨。

走到这里,这件喧喧闹闹的刷退票事件算是暂时消停了下来。淘票票和猫眼都启动了封锁退票渠道的功能,遏制这种影响市场秩序的行为。网络上观众的关注点也似乎重新聚焦到关于电影剧情、演员演技、社会现实折射、伦理三观的讨论上,如刘若英导演说的那样:回归到电影艺术本身的探讨。

03为什么要恶意刷票,恶意退票?

有人说,这次事件其实是光线传媒发起的一种资本运作操控手段。

为何这么说?

众所周知,电影上映前通过制造高预售高票房,可以提高院线对影片的排片占比,挤压同期上映的其他影片。另外一方面,在上映前零成本退票,回收成本的同时也可以拉高市场对影片的期待值,可谓一石二鸟。这算是电影圈里一种隐形又透明的炒作手段。

《后来的我们》“热映”,我们看的是电影还是炒作?

反观这次事件,其实有2个关键角色需要关注:猫眼文化、光线传媒。

光线传媒在2017年9月完成了对猫眼文化的投资控股,持有猫眼30.11%的股权。猫眼则是《后来的我们》这部影片的联合出品方和宣发方,这意味着,对于这部文艺片而言光线传媒在背后有着不一样的地位。

究竟是不是光线主导了这么一场闹剧,我们无从判定。但可以肯定,通过这样的炒作方式,《后来的我们》收获高票房,受益方无疑有猫眼,当然还有光线传媒。

《后来的我们》“热映”,我们看的是电影还是炒作?

从光线传媒的财务报表可以看到,2017年其主营业务收入增速为6.48%,而2015年,这一指标的数值为25.06%。对比之下,天壤之别。除了主营业务收入增速放缓,净利润增长也不乐观。2017年净利润直接由上一年的84.27%跌至10.02%。有机构分析,公司传统电影业务的增速下滑是一个重要原因,但更值得注意的是,猫眼的疯狂烧钱,巨大的票补压力,是影响公司主业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综上,似乎可以理解,电影产业后端的生产方何以如此看重“票房”了吧。再进一步理解:《后来的我们》这场仗,光线是势必要“取胜”的。

04票房造假不新鲜,新鲜的是垄断悄然出现

近年来,网络购票平台成为主流。退票政策便成了票房造假的有利工具。这样的事件的确屡见不鲜。

《后来的我们》“热映”,我们看的是电影还是炒作?

《后来的我们》“热映”,我们看的是电影还是炒作?

❶ 2015年,《捉妖记》出现“幽灵场”、“10分钟场“,制片方通过制造公益场次为票房贡献4042万元,以24.28亿元总票房优势超过《速7》0.02亿元。而最后,这场事件却被央视踢爆:公益放映一场仅10分钟,且凌晨还满场。这无疑也是一次赤裸裸刷票房计划;

❷ 2016年,《叶问3》发生票房造假事件。半夜场次的电影票高价售罄、排场之间仅隔5分钟、场次黄金位置留空,边角位置售空……这种种操作轰炸出8000万的假票房,在当时可谓骇人听闻;

❸2017年,《三生三世》主演粉丝为了避免电影因票房惨淡被电影院下线、换片而提前购买某场次少量票,用这种“锁场”的行为来保证排片率,成为变相票房造假的新做法。

电影制片人 袁冰涛:

“票房造假在电影圈不算新鲜事,只不过以前大部分电影用的方式比较老实。”制片方、合作方、出品方都可以包场,为的是制造声势。电商兴起后,会在首映日先买下一部分电影票屯着,之后低价让大家抢票,其中的差价通常由电商或片方补贴。虽然票价低,但是销售面广,造成票房火爆的假象来吸引更多观影人群。后来发展出半包场,制片方或者发行方买下部分场次,占上座,然后大量送票,造成大量空场。”

回到《后来的我们》这起票房造假事件,有一个看点是:中国电影市场经历过去十几年的高速发展,伴随而来的票房造假手段也出现了“新玩法”。过往强势的院线已经成为弱势一族,掌控权已经跳到制片方、发行方,甚至是票务平台。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网络购票成为主流。票务平台在这个趋势下逐渐掌控了一部影片绝大部分的票务数据,购票渠道分发。这个过程中票务平台搭建数据、渠道壁垒,而院线则丧失其一贯的主导地位。更有聪明的制片方看到这个所谓的发展趋势,联动票务平台往电影产业链的上游走,将院线挤压得“无处藏身”。

看看在《后来的我们》票房事件中的万达影城就知道,顶着如此庞大的退票数据,还有排片后不可调配的场次。这,何其可悲。

一部影片最核心的生产目的应该是满足观众的精神文化,引导价值观,培养审美,建立文化自信。相对一些恶意的炒作舆论,广大消费者更愿意看到立体饱满的影评,更愿意参与各种讨论,就影片情节进行现实生活对照对比、反思,而非对所谓的假票房,假口碑投入本不该有的太多的关注。

05关于中国电影,我们到底要看什么?

《后来的我们》上映至今,网络有不少网友骂“三观不正”。其实,这是好现象。为什么?因为至少不是所有人都在跟随所谓的高票房对电影买单。大家骂归骂,对于所谓的三观,还是有很清晰的认知和判断。

《后来的我们》“热映”,我们看的是电影还是炒作?

——细节上,这部电影又出了一个问题。台湾导演硬要讲北漂故事。既没有足够的生活阅历支撑,想象力又很匮乏。所以细节上不足以支撑时代感。

——绝大多数的北漂,既不是底层状态,也不是人上人状态,而是介于这两种状态之间。导演对北漂的想象就是摆地摊和成为新贵,这使得绝大多数兢兢业业赚一份营生的小北漂们,很难投射自己。时代的共鸣?就更别想了。

——再说田壮壮,一个字,好。不动声色,非常克制。让人想到无数个深爱子女却吝于表达的中国式中老年人。而真正动人的情感,一定是克制的。

——我能说我全然觉得演员救了这片子吗?

——整个影片给我的感觉就是”一个已婚已育的男人,回味前女友“的故事。而且前女友最好,最最好!

▲网络对该片的不同维度的评论反思

看了许多关于这部片子的影评,褒贬不一。但抛开这些来说,正是因为有这些层次丰满,角度多维的感触评论,才推动更多人通过电影这种艺术形式反思生活,反思自我。

这是好事!

比起那些票房造假,这些褒贬不同的评论显得更加可爱。而未来,如果越来越多人能通过观影,形成自己的价值观构建体系,而不再是单纯的盲目跟从,中国电影估计就能摆脱资本操控,回到艺术最根本的内涵再度出发。到了那个时候,制片方则不能再通过操控票房来影响一部影片的收入。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