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核心資產配置論壇·芒種星計劃二期啟動儀式”圓滿落幕

“2018核心資產配置論壇·芒種星計劃二期啟動儀式”圓滿落幕

“2018核心資產配置論壇·芒種星計劃二期啟動儀式”圓滿落幕

“2018核心資產配置論壇·芒種星計劃二期啟動儀式”圓滿落幕

南華期貨副總經理虞琬茹:資本市場走到最後的一定是穩健的聰明人

“2018核心資產配置論壇·芒種星計劃二期啟動儀式”圓滿落幕

溫婉大方的南華期貨副總經理虞琬茹女士在致辭中提到:資本市場走到最後的一定是那些骨子裡面流淌著穩健血液卻又熱愛投資的聰明人。不聰明,就無法在市場存活;不穩健,就很難在市場走遠。不熱愛,則很難長期堅持。

作為期貨業內少數的證券投資基金銷售業務持牌機構,南華期貨自2012年起便深度思考怎樣尋找優質資產,怎樣提升資產端與資金端匹配的效率。對資金端,能釐清資金端的訴求;對資產端,知道資產端的收益特徵,為合適的資金匹配合適的資產。

中泰證券副總裁黃華:科技應用將影響更多資產定價和組合配置

中泰證券副總裁黃華先生在致辭中表示,私募基金作為資產管理行業的重要領域,其成長機遇是這個行業的趨勢所在,如何快速穩定的發展,是當前新格局下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我們對私募行業發展當前的思考是:規範化運營是前提,專業化經營是根基,科技應用將為私募基金的發展帶來新空間。

黃總強調,金融科技應用目前已成為資產管理行業崛起的重要力量。當前我們處在一個廣泛數據交互的環境中,如何將數據高效的組織並運用起來,驅動世界的發展。從這個維度,有算法形成的專利決定了對沖基金的價值創造效率的空間。同時,數據作為新時代的重要資源,帶來了另類資產配置的崛起,比如加密數字資產已進入到很多對沖基金的資產配置組合,相信未來科技以及數據技術的應用將進一步影響到更多的資產定價和組合配置。

匯鴻匯升總經理王勝華:資管轉型已成必然

匯鴻匯升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資管王勝華認為,資管轉型已成必然,未來專業的資產管理能力和品牌的重要性將進一步的凸顯,以配置為核心的FOF的投研模式會迎來很好的機遇。而資產配置除了看清方向,選對人賺到錢之外,更應該通過資產配置這樣一個協同的效益,集聚行業優秀資源,傳遞社會的責任和擔當意識。我們應該通過資產配置這樣一個共同的生態圈,更多地從行業健康發展角度傳遞聲音,向監管層諫言獻策;以資產配置的牽引作用,積極引導投資者價值投資的理念和取向。

“2018核心資產配置論壇·芒種星計劃二期啟動儀式”圓滿落幕

演講嘉賓精彩觀點摘要:

NO.1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 陳道富

演講主題:資管新規解讀

核心觀點

2018年4月27日影響全資管行業的資管新規正式發佈,這預示著一個新時代的來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陳道富先生從四個方面的基本思路出發,全面解讀資管新規。

第一, 資管新規的最根本思路就是想讓資本真正地迴歸資管的本源,即“受人之託,代人理財”,“買者自負,賣者盡責”的過程;“打破剛兌”和“淨值化管理”是它的核心要義,這裡要堅守的就是不再進行剛性兌付和隱性擔保,使得投資者真正去承擔風險,從各個利益主體的資產負債表中分離出來,要求淨值化。

第二, 強調“合適的投資者以合適的方式投資到合適的產品”,要進行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同時對資管產品進行分類監管。而僅僅保證投資者的適當性管理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對資管產品的其他特性進行管理。比如產品槓桿性的管理,從投資者的角度密切關注資金來源以控制過度槓桿;從產品的角度將產品進行分級,對分級產品進行了嚴格限制;再從看產品內部的資產負債規模限制槓桿率;最後評估產品能不能進行再抵押融資的角度進行控制;通過以上四個層面對槓桿進行全方位管理。

第三, 關於風險準備的問題。由管理方操作不當產生的風險,需要風險準備金進行彌補,而不是進行虧損的彌補。管理方需要保證自己的行為具有必要的專業性和誠信責任,避免為投資者帶來風險。

第四, 關於特許經營和持牌經營及過渡期的安排。強調了任何沒有獲取牌照而從事相關業務的行為都認定為違法行為。在過渡期的安排上其實存在著諸多操作問題,所以它需要的不僅僅是時間上的過渡,也有制度性的過渡,使市場的衝擊或市場的轉換過程中能夠體現更頻繁、更具市場化的過程。

NO.2

中泰證券研究所副所長,鋼鐵行業首席分析師 篤慧

演講主題:不變的是變化——商品週期投資展望

核心觀點

2018年下半年新增產能需要關注產能置換、電弧爐投產及行政管束。產能置換將更趨於嚴格,但不會影響行業的總產能變化;原本具有電爐生產資質的企業復產,在高盈利下也會促使企業自發地追加產能;在行政管束上,會積極落實完成2018年剩餘時間的去產能任務。需要重點關注的是,電弧鋼產能投放進度與行政管束之間的角力,採用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兩種方式互相印證新增產能。

鋼鐵需求變化的核心變量來自於建築。基建方面,在信用收縮、清理地方債務的大背景下,基建投資增速預期將下滑;地產方面,中美貿易摩擦為貨幣轉向寬鬆提供了可能,由於地產庫存極低,所以需要觀察下半年投資上行的可能性。下半年,如果地產投資得以上行,對沖基建下滑之後,後期鋼鐵內需有望走平,行業產能利用率維持高位。

需要密切關注行業內成本曲線相對位置的變化,在供給側改革及環保政策等一系列外力的作用下,國有鋼廠的生產環境會更為寬鬆,而民營鋼企生產成本會被迫抬升;這種供給結構不均衡的嬗變將使以國營為主的上市鋼企更具優勢。2018年下半年板塊內大多數投資標的盈利仍有可能維持在較高的狀態。

NO.3

中國人民大學量化投資研究所所長 李勇

演講主題:中國FOF和經濟增長

核心觀點

國內證券類私募基金FOF佔私募基金比例相較國外仍處於一個較低水平。而我國證券類私募基金FOF的管理規模為400億人民幣左右,佔比不到0.3%,公募FOF比例較小,發展空間非常巨大。同時,面對著公募基金及陽光私募的迅猛發展,中國已全面進入資產配置時代,理財專業程度要求越來越高,如何配置產品已成為未來理財的主流趨勢,這些對中國FOF基金的發展而言是機遇,也是挑戰。

在未來,資產管理的格局將圍繞金融行業的供給側改革如何完成;銀行、保險、券商如何轉型;打破剛性兌付之後,替代性的理財產品如何解決等方面進行。而經濟結構的轉型,也將繼續圍繞中等收入陷阱如何跨越;人口老齡化問題如何解決等話題展開。

至於FOF的定位,它應該是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資產管理行業適應經濟發展的一種產物。不是追求高收益的產品,而是定位於通過分散風險,獲得穩健絕對收益,管理規模巨大的一種新產業和新行業。而大力發展不同類型的FOF,定位於服務實體經濟,將成為未來資產管理行業的明珠。

NO.4

南華期貨副總經理、研究所所長 朱斌

演講主題:期貨研究與交易邏輯

核心觀點

大家都知道商品研究的核心是供應和需求。但在商品的研究中,供應和需求到底哪個因素最核心?2000年以來,大宗商品經歷的每一輪牛市,大家普遍認為是中國需求帶動的,所以需求是核心。其實,在2000年中國需求出來,之所以帶動商品牛市,最關鍵的因素就是有一個土壤,這個土壤就是供應的土壤。所有的大宗商品研究起點一定是供應,不同的商品有不同的供應結構和供應彈性,供應研究的核心是供應彈性,彈性充足的商品,價格波動穩定,難以出現大幅波動的行情。識別一個商品彈性是否充足可以從短期彈性和長期彈性出發,短期看過剩產能、看庫存、看本國進口政策和出口國出口政策等,長期則看資源、看技術。對於供應彈性不足的商品而言,價格波動不穩定,如果需求發生變化,則容易引發價格的大幅波動。而在需求方面,彈性並不是重點,需求的變動才是關鍵。

NO.5

匯鴻匯升資產配置中心首席投資官 Henry

演講主題:漫談資產配置和投資生態

核心觀點

決定母基金最重要的核心在於配置,資產配置決定方向,投顧只是作為工具執行方向,並堅持以組合收益多元化、風險碎片化、價值投資等理念打造數據驅動型的母基金平臺。我們一直致力於通過共享投研、數據等為投顧打造開放的資源庫和立體的投研生態,讓每個人在生態圈內都能獲益和成長。尤其當前國外資金進入中國是大趨勢,匯升所打造的平臺為國外資本進入中國提供很好的渠道,生態圈內的優質投顧能夠優先獲取國外養老金等長線資金的配置,從而更從容的做出投資決策。

“2018核心資產配置論壇·芒種星計劃二期啟動儀式”圓滿落幕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