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工人,31岁考上北大,钻研书法五十余年,书法作品质朴沉静


上篇文章中说到,1980年代是一个美好的年代,这不仅仅局限在书法和文化方面,教育行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灿烂时光。 那时,有一批大龄青年,把握住了美好时光,让人生不断实现了华丽逆袭,也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在当代已几乎不能复制的景况。

十七八岁的青年和30多岁的青年,成为同学,共住一室……这,你能想象吗? 30多岁了,老婆孩子都有了,然后经历一场考试,进入大学深造……这,是真的吗? 这,真的是真的!

1977、1978年,40年前的高考,如久旱之甘霖,让各种阶层的青年人沸腾了起来。 这时,已经年满31岁、在东台工艺厂上班的青年华人德参加了1978年的高考,居然一不小心就考上了北京大学。

他将这喜讯,拍电报给了家乡的母亲,母亲先是一惊,再是一喜。毕竟,文从沈梦了解,在山乡,只有出了十分紧急的事儿,才会花钱打电报! 当时,华人德已经成家了,他的在工厂上班的妻子,就主动承担了供爱人读书的义务,在闲暇时光里,还接了不少活,就为了多赚几个钱,让丈夫读好书。

生于1947年的华人德,从14岁开始就酷爱书法,练字已经五十多年了。他从颜体入手,继学柳体、赵体,后在师傅王能父的指点之下,书法技艺提升了又一个档次。 在北京大学求学期间,他又遍览图书馆所藏的金石拓片,多年后,渐渐形成了紧结而开张,结体堂皇严正,行书从隶书出,字间疏朗,计白当黑,质朴沉静的隶书……


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毕业之后,华人德将大多的时间奉献于苏州大学图书馆系,现为研究馆员,博士生导师。 在担任正职之外,书法又成就了他的书法圈地位。他先后担任苏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中书协隶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沧浪书社成员等职务……

如今,已经71岁的他,不知不觉中,书法成了他身份、地位的重要标志…… 一场考试,改变了华人德的人生,也成了他几十年沧桑巨变的重要见证。

一些圈内人认为,华人德的书法,特别有书卷气,这是对这位博学之士的褒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