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读斯皮尔伯格的《侏罗纪》系列

深度解读斯皮尔伯格的《侏罗纪》系列

6月15日,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监制、西班牙导演胡安·安东尼奥·巴亚纳导演的电影《侏罗纪世界2》在中国率先上映。中国的观众比北美观众提前一周观看到这部精心打造的视效大片,在电影院与侏罗纪的恐龙来个约会。

深度解读斯皮尔伯格的《侏罗纪》系列

就在整整25年前的1993年6月11日,电影《侏罗纪公园》正式上映。恐龙,这个远古时代的庞然大物,第一次以非常具体的形象呈现在大银幕上,伴着震天的怒吼与女主角戳破天际的尖叫声一起,成为一个时代的记忆。

如今,历经25年的时光,“侏罗纪”依然有着强大的号召力。是什么让一个IP历经将近1/4个世纪之后,依然经久不衰?

01

童年最深的梦魇

依稀记得,《侏罗纪公园1》在中国上映的时候,致远君还在幼儿园。当时只在幼儿园的画册上接触过恐龙,一种青面獠牙的远古巨兽,当然恐龙也有慈眉善目的,毕竟是少数。尤其对于霸王龙印象极其深刻。

后来,听说《正大剧场》要播放《侏罗纪世界1》,里面有恐龙。小朋友们不惜逃课不写作业,也要在周日的下午守在电视机前等着电影开演。好奇心驱使,谁也没有见过真正的恐龙是什么样子的。

那一年,内地观众第一次在小屏幕上邂逅了恐龙。

你永远也忘不了电影中霸王龙伴着惊天怒吼出场的震撼,

深度解读斯皮尔伯格的《侏罗纪》系列

完全沉浸在侏罗纪的世界里,感受着主角们被远古巨兽追逐的惊慌失措。

伴随着电影的脚步,跟着主角们四处奔跑,

深度解读斯皮尔伯格的《侏罗纪》系列

凝神屏气的躲在柜子后面,提心吊胆地担心着突然被猎食者发现,对着脑袋就是一口。

深度解读斯皮尔伯格的《侏罗纪》系列

看完之后,你甚至会做噩梦,在梦里被恐龙追逐。但是,你还是会中了毒一样继续跟进电影的第二部。

不止是在中国,在1993年的这一年的暑假里,整个美国的观众都被霸王龙的震天怒吼吸引进了电影院,共收下票房将近5亿美元。这在当年的电影市场,无疑是一枚惊天炸弹。全世界就像中了毒一样涌进影院感受顶尖视觉效果带来的刺激。

人们就是会喜欢这种庞然大物,也喜欢这种凝神静气带来的惊声尖叫。

我们对自然的恐惧,从出生开始就一直跟随着我们。其深层原因,就是人类对未知的恐惧,造成的不安全感。因为,无论人如何强大,自然都比人类要强大得多。人们害怕地震,害怕海啸,害怕台风,同时也害怕强大的未知生物,它们有时候甚至强大到足以摧毁一个文明。

深度解读斯皮尔伯格的《侏罗纪》系列

人类当然害怕被摧毁,所以战胜这种恐惧就是必然。但是要战胜它,必须先了解它。强大的好奇心,促使人们越过恐惧去挑战自己。

《侏罗纪公园》抓住了我们对强大自然最深层次的恐惧,让我们刺激并享受着这种恐惧带来的满足感。

好莱坞正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恐龙成为了一代人童年的梦魇。

02

“魔鬼圣手”斯皮尔伯格

电影《侏罗纪公园》改编自迈克尔·克莱顿于1990年发表的同名小说。小说在当时的美国非常轰动,很多家好莱坞制片方都在抢这部小说的改编权。当时有两位著名导演竞争最为激烈,一位是著名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另一位就是斯皮尔伯格。

两位导演当时在商业片拍摄上都有很高的造诣,他们的代表作品在这里不必详说。或许是命中注定,在卡梅隆来回周旋的时候,斯皮尔伯格以150w美元的高价中标。

每一个导演都有自己的标签,而斯皮尔伯格的标签就是——精益求精。

在传统特效的时代,斯皮尔伯格做到了无人能及的高度。

深度解读斯皮尔伯格的《侏罗纪》系列

早在1975年,斯皮尔伯格拍摄电影《大白鲨》的时候,好莱坞现有的特效就已经不能满足电影的拍摄要求。当时,模型制作是完成电影特效的主要方式,但是在斯皮尔伯格看来,这些电影特效模型都十分粗糙,不能入眼,于是自己另辟蹊径,研究了重新制作模型的方法。

深度解读斯皮尔伯格的《侏罗纪》系列

影片剧组共制作了3条机械鲨鱼:一条是完整模型,用于拍摄水下镜头;其余两条则分别暴露出两侧内部的机械结构,用于拍摄侧面镜头。

深度解读斯皮尔伯格的《侏罗纪》系列

麦特伊参考了生物馆的大量鲨鱼标本,将其放大为长7.6米、重达12吨的等比例机械模型,用金属骨架支撑起黏土的外壳,内部则装有电子机械装置;考虑到模型要在海底驱动,他选用了气压而不是更常见的油压驱动。

这样大型的机械装置用来拍摄一部B级片,当时在好莱坞是非常少见的。三条鲨鱼,烧掉了几乎全部的制作预算。

然而最后,斯皮尔伯格又提出了一个要求,要求鲨鱼要有真实皮肤的质感,这样在镜头前不会穿帮。于是为了模仿鲨鱼皮肤质感,最后在模型上覆上了一层聚氨酯。

另外,如果你仔细的研究《大白鲨》这部电影,你会发现它的分镜非常的讲究。大量的第一视角镜头,营造出一种鲨鱼口中的既视感。

深度解读斯皮尔伯格的《侏罗纪》系列

在B级片中,这样的镜头是第一次出现,无疑是开创性的。

这样逼真的特效,这样的精益求精的精神,让我们完全的沉浸在斯皮尔伯格营造出的电影世界里。

到了《侏罗纪公园》系列,斯皮尔伯格的特效制作更加纯熟。

但是,斯皮尔伯格需要完成的是从一到多的挑战。

这一次,斯皮尔伯格预算更充足了,他不仅大量的运用了机械制作,更将整个特效制作拉上了一个新台阶。

后来,卢卡斯影业的主席凯瑟琳·肯尼迪将当年做的事情称为“原子分裂”

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斯皮尔伯格在电影中首次将传统特效与CGI结合,创造出了一种新型的特效制作模式,到今天为止,大部分的电影依然是采用这样的方式完成特效的。

深度解读斯皮尔伯格的《侏罗纪》系列

首先,做成了一个模型让人穿上它,模仿恐龙的姿态与动作。然后,用CGI技术替换掉演员的腿部。

深度解读斯皮尔伯格的《侏罗纪》系列

深度解读斯皮尔伯格的《侏罗纪》系列

时任《侏罗纪公园》特效制片和剪辑协调的小伙 David Tanaka,当时工业光魔两位大佬 Steve Williams 和 Mark Dippe 站在显示器后面,看着屏幕上一只CG的大恐龙搔首弄姿,当时就惊呆了,问他们说:“你们这是在做啥呢?”

深度解读斯皮尔伯格的《侏罗纪》系列

深度解读斯皮尔伯格的《侏罗纪》系列

David说:“那天我一整天都盯着屏幕上一条霸王龙的大腿模型,还没有上贴图,但是它完全是计算机生成的,可以抬腿上下运动。那是我们在做肌肉测试,考察能不能得到正确的肌肉紧绷时的抖动效果——它像是被屠夫切掉了上下两端,却自行抖动着。我盯着它看了足足有10分钟,老天爷,这太神奇了。我从来没见过这种鬼东西。那时候我正目睹着工业光魔平地而起,见证这个伟大公司的起源。”

深度解读斯皮尔伯格的《侏罗纪》系列

如今,影迷们把《侏罗纪公园》视为CGI技术的发端,但是并不十分明白其真正意义所在。如果没有斯皮尔伯格和他的《侏罗纪公园》,这些技术将晚诞生5~6年。

深度解读斯皮尔伯格的《侏罗纪》系列

换句话说,斯皮尔伯格将整个特效制作发展推进了至少5年时间。

这个系列的成功,既让斯皮尔伯格重回巅峰期,同时也让凯瑟琳·肯尼迪在电影行业正式站稳了脚跟。

03

成熟的IP运作经验:凯瑟琳·肯尼迪

让《侏罗纪公园》能够在全球有如此大的影响力,还有一位功臣不得不提,那就是时任卢卡斯影业主席的知名制片人——凯瑟琳·肯尼迪。谁也没有想到,这个从做乔治·卢卡斯秘书起家的女人,最后会有如此高的地位。

是她一手将《侏罗纪公园》这个IP推向了全球。

深度解读斯皮尔伯格的《侏罗纪》系列

如果说斯皮尔伯格是“侏罗纪之父”,那么凯瑟琳·肯尼迪无疑就是当之无愧的“侏罗纪之母”。身为“侏罗纪系列”老三部曲总制片人的她,如今在影迷圈有着一个更为响亮的称号,那就是“星战之母”。

作为一个制片人,眼光是非常重要的,而这正是凯瑟琳·肯尼迪制胜的法宝。翻翻她的履历,《星球大战4—8》、《侏罗纪公园》、《E.T.》、《辛德勒名单》、《廊桥遗梦》、《返老还童》……她总能敏锐的捕捉到一部作品的商业价值。

电影的后续运作,才是电影能够成为IP并且经久不衰的主要原因。

深度解读斯皮尔伯格的《侏罗纪》系列

深度解读斯皮尔伯格的《侏罗纪》系列

随着电影的大火,各种手办随之开始风靡。直到今天,说到侏罗纪公园,美国的孩子还能回忆起童年为了能够获得一件恐龙手办而不得不帮助父母做家务、赚钱的日子。

《侏罗纪公园》大红之后,有着《星战》系列成功经验在前,卢卡斯影业再次嗅到了商机,顺势推出了《侏罗纪公园2、3》两部,让侏罗纪的故事得以延续到了今天。

而一切的幕后推手,正是凯瑟琳·肯尼迪。

作为斯皮尔伯格的老搭档,凯瑟琳·肯尼迪如今已经退出了“侏罗纪”系列的制作,专攻“星战”。但是我们依旧不能忘记,她才是将这个系列推向成功的那个人。

“故事——剧本——拍摄——后期——上映——后续——再开发——再制作——再上映”,形成了一整套系列电影的运作循环,这个循环能够让电影形成文化的一部分,从而得以延续下去。她的一整套成熟的IP运作经验,成为了好莱坞制片人争相学习的榜样。

深度解读斯皮尔伯格的《侏罗纪》系列

电影,既是文化的体现,同时也能引领文化发展。《侏罗纪公园》之所以能够大火,与观众、导演、制片人,每一个环节都分不开。如今,《侏罗纪世界2》在中国率先上映,这个系列会不断的延续下去,前人打下的基础,后人将不断的获益,这就是一个成熟IP的魔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