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商业帝国八佰伴破产的启示

日本商业帝国八佰伴破产的启示

八佰伴

八佰伴曾是家什么样的企业?

八佰伴始于1930年,当时只是一家小型商店,主要售卖蔬菜水果。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逐渐扩展成日本一家连锁超级市场集团,并于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其后八佰伴积极进军海外市场,1971年进军南美市场,在巴西开了海外的第一家超市。鼎盛时期,全球拥有400家百货公司和超市,员工28000人,年销售额达到5000亿日元,成为日本第一的商业集团。由于多方面原因,八佰伴于1997年9月18日申请破产,当时其负债高达1610亿日圆,是当年日本最大的零售业破产事件。一个曾经开创了日本甚至亚洲超市新时代的商业帝国正式落幕。

八佰伴的迅速崛起带来哪些启示?

  • 企业家要懂点经济学

和田一夫将乡下的一家蔬菜店创造出了一个商业帝国的神话,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学经济学出身这一看似不是很重要但却十分关键的要素。如果他没有进入经济学的世界,很难说会不会有八佰伴的诞生和后来的辉煌。

当时的热海市赊账和标高价是家常便饭,而学成归来继承了店铺的和田一夫却认为这严重影响了地区商业的发展。所以他做了个小小改革,去掉了讨价还价,实行明码标价,这奠定了八佰伴现代管理的模式。和田一夫常常把1956年的这一变革当做自己的创业元年。

做为企业家必须要懂点经济学,经济学提供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种规律,而是一种方法论,这种方法论的实质是理性和效率,是站在工具理性的角度教会我们要如何做及如何高效的做。经过经济学洗礼的和田一夫拥有敏锐的双眼看到了眼前的障碍,并具有足够的智慧明确如何行动才能最快解决这一拦路虎。学点经济学,它不会被频繁的运用到生活和工作中,但它就像人的潜意识一样,一直都静悄悄的存在着,润物无声的影响着我们的行动,甚至在关键时刻帮我们做出理智正确的选择。

  • 视野很重要

八佰伴真正的革命性改变,是发生在1961年。和田一夫参加了一个名为“美国西部百货业视察团”的商业组织,赴美国洛杉矶考察。考察的项目主要是当时在美国零售业十分流行的超级市场,向他们学习管理技术和经营策略。在考察中,和田一夫发现,超级市场对买卖双方都有好处。对顾客来说,自由挑选商品,一次性付款,能获得很大的便利;对店主来说,可节省大笔人事开支。和田一夫决定把超级市场作为八佰伴今后的主营方向,经过五年的发展,八佰伴在整个伊豆半岛已经开设了七家超市,国内市场的稳定也为八佰伴进军海外市场增加了保障和信心。

如果当时的和田一夫仅仅满足于自己的小公司,如果当时的和田一夫没有去美国的考察,也许八佰伴也会创造后来同样的辉煌,但必定会付出更多的时间和代价。中国古语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当今企业家的各种游学项目流行的很,在外行人眼中觉得无非是另种的游玩,但实际上游学是开拓企业家视野的最好的选择之一。我们处于一个时刻被迭代、全球一体化、时空概念越来越模糊的时代,与时俱进也是对现代企业家的要求,如果不出去走走,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已变成什么样子,还是一味的做井底之蛙,企业注定是不能长久的,更何谈强大。到外面去,你会看到有人是你的过去,有人是你的将来。你的视野和进取心决定着企业的命运。

日本商业帝国八佰伴破产的启示

和田一夫

关于八佰伴破产的原因,各位大家们已经分析研究了很多次,现在来听听当事人是如何解释破产的原因:

一、太相信房地产市场

日本在80年代进入泡沫经济时期,全国都相信房地产价格还会上涨。那时日本很多企业已经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在生存都成了问题的当时,并没有多少企业还有扩张强大的念头。但当时的八佰伴集团却是个例外,它正处于快速扩张时期。

银行的钱没有了贷出去的机会,就找到和田一夫,并给他描绘一个宏伟的蓝图:如果买一块土地,再在这块土地上建一个购物中心,自己使用加上出租,至少可以获得三份利润:土地升值的利润、房产升值的利润、店铺出租的利润。和田先生觉得有道理,就拼命的购买土地,然后自己建造购物中心,使得八佰伴成为日本最大的商业集团。但1990年日本的泡沫经济出现了崩溃,一夜之间,地价房价爆跌,整个消费市场陷入了低迷,银行开始上门讨债。这时他才发现自己买土地造房子是多么愚蠢的做法,但已追悔莫及了。

二、要面子,把公司总部盲目的搬到了香港

当八佰伴的子公司在海外达到了100多家时,和田一夫认为做为一家国际商业集团总部应该搬到海外去,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做为国际商业集团的地位。于是在1990年将公司总部迁到了香港,而将公司的最主要业务,即日本市场交给了弟弟打理。而这位弟弟是账务出身,并不具备企业经营管理的能力,在整个经济崩溃和销售业绩下滑时,弟弟选择了做假账。在公司严重亏损的情况下还给股东分红,这对一家上市公司来讲是一个致使的伤。和田一夫发现弟弟的问题时,日本根据地已是地动山摇。

三、过于相信银行

在八佰伴破产的前半年和田一夫赶回了日本,亲自担任日本公司的经营本部长,实施公司的拯救计划。当时他与日本另一家大超市集团达成协议,卖掉16家店铺换来320亿日元的资金。当银行得知和田一夫有320亿日元的资金后便游说他先把银行的钱还上,一周后再贷给八佰伴公司,做为上市公司,公司的股票也会上涨。在这个关键的节点上,和田一夫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结果是银行收到320亿日元后拒绝再借钱给八佰伴公司,公司已山穷水尽,不得不宣告破产。和田说,这是他一生中做出的最大的错误决策。如果当初不把钱立即还给银行,也许八佰伴还能活下来。1997年9月18日,在八佰伴迎来了创业70周年的时刻,和田向法院递交了破产申请。本应庆贺的日子却成了公司的末日。

从商几十年,经历过大起大落的和田一夫总结出企业经营的几大教训:

一、千万不要相信房地产会永远涨价

月有盈亏,就像一个人爬坡一样,爬到山顶总有下山的时候。商业企业必须是轻资产,就像日本的伊藤洋华堂一直租房开店,所以并没有受到经济崩溃过大的冲击,并且还成功收购了美国的7-11便利店,取代八佰伴成为日本最大的商业集团。

二、千万不能相信银行的许诺

保证公司一定的现金流、控制企业的发展规模,这是维持公司生命的关键。中国著名管理专家、上海财经大学教授、中国海洋大学EMBA课程主讲专家张银杰教授的《公司治理与股权激励》课程中讲到,企业破产和有没有利润无关,破产的唯一原因是没有现金流。现金流是企业保命的根本。

三、个人资产与公司资产一定要分开

在公司资金运转困难的时候,和田一夫拿个人资产抵押贷款,结果最后自己连一套房子都没有保住,还承担了2000亿日元的连带债务。在西方企业管理还没有像现在这样普及的那个年代,企业家们缺少基本的企业法律知识,这也是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之一。

四、在公司经营中不能太多考虑家人朋友的面子和情义,要做到铁面无私。只用能人,不用无能的亲戚朋友。在创业初经期,家族模式是最适合的方式,但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家族经营的弊端会逐渐显现,甚至成为企业强大的绊脚石。企业不是某个人的,是各种利益的共同体,如果为保某一方的利益而损害了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就是在走向毁灭之路。

世上最危险的行业是办公司,最危险的人群便是企业家了。靠投机来赚钱的时代已过去,现在正是商业发展的最好时代,也是有想法有远见有胆识有魄力的年轻企业家创业的好时代。在资源匮乏的时候,可以摸着石头过河,但处于互联网的时代,需要的不是自己的摸爬滚打,而是好好借鉴前辈的经验。在风生水起前,最重要是活下去,安全的活下去。

内容整理自喜马拉雅电台:静说日本·徐静波及网络

感谢徐静波老师的故事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