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榜样!她诠释了留学的意义

今天申友留学规划师想给大家介绍一个人,她不仅为留学生正名,也为祖国在国际上争光。

故事主人公的名字是刘明侦。

90后榜样!她诠释了留学的意义

只有28岁的她,就已经是电子科技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副院长了。

她是如何做到的呢?让我们从她18岁留学英伦谈起。

刘明侦18岁留学英伦,本科就读于 University of Bristol 的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 专业。

90后榜样!她诠释了留学的意义

21岁时以全系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并进入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攻读 Industrial Systems, Manufacture, and Management 专业。

在研究生期间,刘明侦曾与6位专业背景不同的剑桥校友并肩作战,参加英国高层次创业大赛。他们设计的以KTV模式经营厨房的商业项目赢得了大赛的创新项目金奖。

研究生毕业后刘明侦未停下前进的脚步,她以优异的成绩进入 University of Oxford 的光电光伏研发中心攻读 PhD 学位。

90后榜样!她诠释了留学的意义

90后榜样!她诠释了留学的意义

90后榜样!她诠释了留学的意义

她在 PhD 期间的研究课题是 “关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制备工艺的研究”。 “一般新材料的研究期只有3-5年,为了抢时间,我每天的工作就是做实验,钻在实验室里十几个小时。到2013年4月底终于实验成功了。” 刘明侦如是说。

从研究材料的准备到论文发表,刘明侦只花了6个多月的时间,赶在本领域的最前端做出了重大的研究贡献。

年仅23岁的她就在世界上最早的科学期刊之一,也是全世界最权威及最有名望的学术期刊之一的 Nature 正刊上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论文。

90后榜样!她诠释了留学的意义

这也使她成为中国最年轻的、以第一作者身份在《自然》发表论文的女作者。

2016年获得 University of Oxford PhD 学位后,25岁的刘明侦选择回国并正式成为中国科学院启动的人才引进项目 “百人计划” 的入选者,进入电子科技科技大学 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工作。

2016年3月刘明侦凭借自己的成就,入选了第12批国家 “前任计划青年项目”。同年7月,在她的筹划下,“应用化学研究中心” 成立,使化学、材料、能源与电子等强强联合,帮助电子科技大学化学学科进入ESI前1%。

2018年,刘明侦担任了 电子科技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副院长。

90后榜样!她诠释了留学的意义

90后榜样!她诠释了留学的意义

这样牛到极致的经历可不是一般人能够拥有的,看完只能默默仰视。

但刘明侦除了有这样了不起的成绩,同时也有着不为人知的辛酸苦辣。

在英国留学对她来说是一个痛并快乐着的过程。

生活上,她要自行料理衣食住行等生活琐事;学习上,初次面对复杂的实验课程,有着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吃力;文化差异与孤独感也时常会悲从中来。

像大部分留学生一样,刘明侦也有脆弱的时候。

比如刚落地英国,当时学校不能提前入住,她又提前到了,就只能在学校外面住酒店。

当时恰巧又碰到了一些问题,就感觉到非常的孤独和无助,当她提着大包小包走进学校宿舍那一刻,就一个人坐在床上哭了起来。

但是她说:

“既然下定决心,就不能放弃。既然选择了出国这条路,就要以毅力和恒心坚持走下去。”

所以,一旦你做出了出国留学的决定,那就坚持下去,不要后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