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云南这个小村里,汇集了半个民国的名人题字

云南画报新媒体中心发布

为什么云南这个小村里,汇集了半个民国的名人题字

宾川•盘古村

半个民国的名人题刻汇集于此

文图/大狗熊


盘古村隶属于云南大理州宾川县平川镇,位于宾川县东北部,距县城50多公里。是一个物华天宝、古迹众多、山清水秀、物产丰富、风情浓郁、人杰地灵、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千年古镇,素有“翰墨之地”、“文墨之乡”的美誉。

为什么云南这个小村里,汇集了半个民国的名人题字

为什么云南这个小村里,汇集了半个民国的名人题字

为什么云南这个小村里,汇集了半个民国的名人题字

盘古村自古以来人杰地灵,名人辈出,保存下来的古迹很多,最著名的就是杨氏宗祠和观音寺等。而这些都与盘古村走出去的一位大人物杨如轩有关。

为什么云南这个小村里,汇集了半个民国的名人题字

杨如轩,云南宾川县平川镇盘古村人,云南陆军讲武堂第四期毕业,国民党中将。

为什么云南这个小村里,汇集了半个民国的名人题字

杨氏宗祠独特的照壁

为什么云南这个小村里,汇集了半个民国的名人题字

百岁亭

为什么云南这个小村里,汇集了半个民国的名人题字

1929年,一位母亲百岁寿诞,使得民国时期的军政要员、学界泰斗、书坛名家、社会名流的目光一齐聚焦平川,她改写了平川的历史。那年,杨如轩的母亲百岁寿跻期颐,国民政府特准建坊褒扬人瑞而建盖了纪念建筑——杨氏宗祠。宗祠坐北向南,占地面积1380余平方米,由大照壁、八角攒顶的阁式百岁亭、单檐歇山过厅、东西厢房、庭院、祠堂等几部分组,整座建筑布局宏伟,工艺精湛。祠前大照壁长22米,高12米,瓦盖双层出角,正中开品字形三大孔,按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水说法,照壁是不能开洞的,除非出过 “赳赳武夫,公侯干城”,这三个洞,彰显了杨家出过“捍蔽如盾、防守如城”的大将军,所以不惧一切邪祟。

为什么云南这个小村里,汇集了半个民国的名人题字

为什么云南这个小村里,汇集了半个民国的名人题字

为什么云南这个小村里,汇集了半个民国的名人题字

为什么云南这个小村里,汇集了半个民国的名人题字

这些名人题刻主要集中在祠堂前院的百岁亭。按传统的祠堂建筑形制,祠内多有碑亭,杨氏宗祠的碑亭为八角攒尖顶亭阁石构建筑。亭盖用8根长3.35米、宽27×27厘米的石柱支撑,总高约4米,石柱下置抱鼓石,雕有精美的狮形图案。阁门镌刻“百岁亭”三字。亭心为方形柱体,刻有袁嘉谷撰写的《百岁亭记》及陈曾寿、伊立勋、李宣龚、王有兰撰写的碑文。亭盖下的石梁、石柱刻袁嘉谷、任可澄、吴良桐、李根源、陈荣昌、吴绍璘等人题写的匾联。亭的基座为须弥座,三面均有蒙文、藏文、梵文题刻,附有陈荣昌的识跋。整座百岁亭方正端严,用材巨大,榫卯相扣,垒砌坚固,工艺精湛;碑文刻石系题写者亲笔书写,书法艺术与建筑艺术相结合,是杨氏宗祠的文化精华所在。其众多的名人题刻,从一个角度反映了云南近现代历史的风云变幻,见证了云南与内地的文化交流。

为什么云南这个小村里,汇集了半个民国的名人题字

蒋中正题字“懿德遐龄”

为什么云南这个小村里,汇集了半个民国的名人题字

蒋中正题联“绕膝毓英才国式母仪八龙并美高阳里,期颐臻上寿坊题人瑞万年长配点苍山。”

为什么云南这个小村里,汇集了半个民国的名人题字

蔡元培题字“神州人瑞”

为什么云南这个小村里,汇集了半个民国的名人题字

西藏诺那呼图克图题字

为什么云南这个小村里,汇集了半个民国的名人题字

云南名士陈荣昌题字

为什么云南这个小村里,汇集了半个民国的名人题字

于右任题字

为什么云南这个小村里,汇集了半个民国的名人题字

于右任题字“寿泉”

为什么云南这个小村里,汇集了半个民国的名人题字

马福祥题字

为什么云南这个小村里,汇集了半个民国的名人题字

为什么云南这个小村里,汇集了半个民国的名人题字

为什么云南这个小村里,汇集了半个民国的名人题字

为什么云南这个小村里,汇集了半个民国的名人题字

杨氏宗祠集民国要人蒋中正、国民政府各部院长以及海内名流题书的匾、联、序、记、跋、诗歌、碑文计120余通,汇汉、满、蒙、藏、回五族文字于一堂,目前还有50余件保存完整。祠堂前东西两侧镶嵌着的章炳麟、郑孝胥题书的匾,过厅及走道内有于右任撰写的“夫人百岁纪念碑”以及陈荣昌、吴佩孚、马福祥、周达题书的碑刻;过厅大门上端,蔡元培、章炳麟题书匾额石刻和内外蒙古陀罗尼、洗里袞上师题书的蒙古文石刻,以及百岁亭的亭心、柱、梁并亭基上胡汉民、林森、任可澄、周钟岳、李根源、袁嘉谷、谭泽闿、朱培德、马聪、金汉鼎、布青阳、吴良桐、易大厂、伊立勋、李宣龚、王有兰、陈昌寿、丁怀谨、吴绍嶙、陈钦湖、西藏大法高僧诺那呼图克图等题书的诗歌、匾额、对联、碑文,并有藏文石刻,袁嘉谷、张鑫、杨如轩、黄葆戊撰书的“百岁亭记”和“杨氏先庙碑记”等一大批政界、军界要人和海内外文化名流题写的碑刻、匾额、楹联、词章等。杨氏宗祠成为“云南省迄今民国时期名人题刻保存最多、最集中、最为完好的一处近现代史迹”,在全国也极为罕见。

为什么云南这个小村里,汇集了半个民国的名人题字

为什么云南这个小村里,汇集了半个民国的名人题字

为什么云南这个小村里,汇集了半个民国的名人题字

为什么云南这个小村里,汇集了半个民国的名人题字

为什么云南这个小村里,汇集了半个民国的名人题字

为什么云南这个小村里,汇集了半个民国的名人题字

平川观音寺也是这里的著名景观,始建于明嘉靖年间,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杨如轩与平川本地乡绅维修扩建。

关注云南小村子

看神秘古老村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