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时候,都要对你的老婆好

任何时候,都要对你的老婆好

又和老婆吵架了,气得我夺门而出。

出门时捎了两袋垃圾。

开车兜两圈,还没等暖风热起来,就看到了烧烤店。

麻利的下车,进店,“两串烤翅不要放辣子,一碗鸡丁汤稀一点,十串鸡脆骨打包”。说的太顺溜服务员没反应过来。

心里盘算着:让你晚上吃垃圾食品,让你胖到膘肥体壮人人嫌弃,到时候还轮的着我气得出门?是你抱着我的大腿求我不要走吧!

回家,进门,喊两字:来,吃。

那位看着神剧蹒跚而来,圪蹴在凳子上,眼不眨头不抬,我找好餐具满上热水,开了瓶酸奶,她慢悠的打着牙祭,我去冲澡看书。

第二天出门,发现皮鞋擦的锃亮。

这个世界上最隐秘的地方莫过于家庭。有多少偷着乐的甜蜜,就有多少不为人知的纷争。隐秘的地方都有一个特点,对外千方百计的包藏黑暗,对内理直气壮的暴露本能。

因此,真实的家庭并不像家庭这个词一样,自带神圣,天然温情,它更像是一幅将要画完的画,你闭着眼睛都能想象出成品的样子。

既然现实漫长,惊喜有限,面对这个隐秘堡垒里的人,就没有必要藏着掖着,也没有毅力藏着掖着,卸下防备甩掉伪装,做你的棉袄还是当你的大爷,原样做给你看。

所以,对于家庭,我们要有正确的期望。

一个人独处的时候都会自怨、自恨、自悔,两个人在一起,情绪和争执是会加倍的。

当你看穿了家庭的本来面目,就会掌握一门厚皮老脸的武功,一边打得不可开交,一边又贱又冷的关怀入微。

温格,美国婚姻问题专家,他写了《幸福婚姻法则》一书,为了提高发行量,他决定聘请一位代言人,后来,在电视上看到一对夫妇——102岁的丈夫兰迪斯和101岁的妻子格温,他们创造了一项纪录,婚姻维持了78年。

温格想,代言人非他们莫属,于是取得联系。老夫妇答复可以,但是要先看浓缩版的书稿,以免冒牌的婚姻专家打着他们的旗号推销自己的理论。

温格按照吩咐,对《幸福婚姻法则》删繁就简,概括出 “三大定律”。

太太定律

第一条:太太永远是对的;第二条:如果太太错了,请参照第一条执行。

孩子定律

第一条:孩子永远是孩子,丈夫也是孩子;第二条:当丈夫引起你的不满时,请读三遍第一条。

家产定律

第一条:除了一张双人床外,其他一切东西都可有可无;第二条:当日子过得越来越繁琐,请共同高声朗读第一条。

夫妻双方若能遵守这三大定律,世界上所有的婚姻问题专家,都将另谋出路。

温格把提纲寄出后很快收到了兰迪斯的回信:您所提供的幸福婚姻法则,我读给太太听了,她差一点没笑死过去。她说你的法则要是提前收到就好了,这样昨天与我的一场争吵就可以避免了。我想私下里告诉你一句话,这是我太太曾经跟我说过的:

“在这个世界上,即使是最幸福的婚姻,一生中也会有200次离婚的念头和50次掐死对方的想法。”

后来,温格把这句话印在了书的封面上。

《傅雷家书》中有一句话:人生没有一桩幸福不要付代价的。东边占了便宜,西边就得吃亏些。

我们都曾对爱情的模样有过憧憬,也遇到过激起内心涟漪的人,经历过百转千回,最终我们与眼前人携手相依,这是利弊权衡之后的选择。

每一种选择,即意味着放弃其它的可能,但无论怎样小心翼翼,都不可能完全避免选择的风险。所有的选择都会留下遗憾,只是表现的方式不同而已。

当我们火冒三丈恨不得掐死对方的时候,自然会幻想如果当初选择的不是这个人,会不会是另外一番模样。

答案显而易见,日光之下,并无新事,一切该发生的仍会发生。

婚姻世界的美好不是花前月下、入骨相思,不是人生若只如初恋的朦胧羞涩。当分歧成为家常便饭,当只言片语都可以触发敏感的神经,我们惊叹的发现,生活所赋予的淡忘的力量如此强大,让我们日复一日欢愉愁苦,然而,日子还在继续。

有趣的事情就在于此,即使相守了大半个世纪的老人,仍在争吵不休,但不舍不弃的还是这个人,也许这就是最真的美好。

张爱玲说:人生是一袭华丽的袍子,里面爬满了虱子。

无论光鲜或者平凡,我们都要穿上这件外套,然而,每个人都有不舒服的地方,只有自己最清楚。

婚姻也是一样,并不是多了一个人多了一份喜怒哀乐,我们终究还是在和自己相处,只是在不断撑大的容忍和妥协里,给对方在心底里留了一个位置,并让这个位置,一直在那里。

这是我能想到的最长情的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