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年轻人一边让老人带着娃,一边却不给老人好脸色

有多少年轻人一边让老人带着娃,一边却不给老人好脸色

连岳今天推送了一篇文章,题目是《一个明理的家人,大概值2000万》

账是这样算的,外地工作的年轻人,有了孩子之后让父母过来带,买两套房子,一套自住一套给父母,再多请几个保姆,各司其职,能让父母轻松点,综上,有个2000万,就比较宽裕了。

当然,现实的情况是,年轻人并没有给父母买房,也没有请保姆,父母帮忙带孩子,持续几年甚至十多年,这样的付出,为子女省下了一笔巨款。

如果你不在一线城市,又与父母同城,也许代价没有那么高,但是父母为你省下几十万,还是有的。

让父母带孩子,这是大多数普通家庭的现状,当然,你也可以有多种选择,但是没有任何一种选择是务实和完美的,比如:

1.夫妻两人都不工作一起带娃,没有几百上千万的存款,难道等着和娃一起喝西北风?

2. 一个全职工作,一个全职带娃。首先,全职工作的那个人,收入要持续稳定,还要足够高,否则如何承担一家几口人的生活;其次,全职带娃的那个,一个人能照顾好自己和孩子吗?又有耐心在漫长的岁月里天天面对一个能让你疯掉的小屁孩,还能做好保姆、老师、家长的角色么?

我见过很多全职妈妈,按理说有足够的时间陪伴和教育孩子,但事实是,孩子除了吃喝拉撒正常长大,没有收获太多家庭教育的果实,倒是这全职妈妈追了一年又一年的剧,还满是委屈。

习惯于工作的人,不是只有劳碌命,他们需要社会化的生活,并从中获取一些自我追求的满足,这才是正向的生活,也才能给孩子带来见识。

3. 把孩子塞给保姆,勒紧裤腰带,为保姆打工,让保姆把孩子照顾好。这样固然可行,但是孩子不是保姆生的,你放心家人不在身边,让保姆长期照顾孩子?保姆给孩子吃安眠药,家人离开就揍孩子的新闻屡见不鲜,花钱买来的是提心吊胆甚至是对孩子的伤害,谁敢冒这样的风险?

让父母带孩子,可以说是既经济又放心的唯一选择。年轻人认为父母有义务,父母也觉得自己有义务承担这样的责任。这本是双赢的局面,然而现实情况是,两代人在一起的矛盾围绕孩子不断被激发,双方都产生了不小的疲累和委屈。

老人不理解年轻人的生活和教育方式,经常絮絮叨叨;年轻人觉得孩子是我生的,你为什么要干预我。

老人认为我在你们身上倾注了一生,到老了还要辛苦伺候你们的孩子,我说两句也是为孩子好,你们还要甩脸色。

子女认为我生孩子多么不易,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焦虑你不懂,就不要添乱了好不好。

在这样的争议面前,年轻人有责任付出多一些的理解。

老人带孩子不是义务,是出于自觉和爱,并不是活该如此。

即使我们不让老人花钱,或者给父母付“工资”,但是并不代表这是一种雇佣关系,子女就能趾高气扬,不给好脸。

父母出于血缘的纽带,无私的付出,归根到底,是希望能为子女再减轻些负担,让两个人更加和睦,感情融洽。在这样的初衷面前,年轻人承担几句碎叨的代价简直可以忽略不计。

人往往把苛刻用在了最爱的人身上。我们花钱雇月嫂、雇保姆,还要小心翼翼的巴结,生怕他们对孩子不好,却不愿意多花点耐心和理解去面对无私的父母,这是我们的偏颇和不公,也是成人却不成熟的巨婴表现。

我们终将会老去。人类社会在未来的二三十年不会巨变到无需生儿育女,所以我们有很大的概率会经历现在老人经历的一切。我们也将成为那个虽然年迈,仍在默默辛劳,不过嘴上碎碎叨叨的老人;也会成为付出所有却不被子女待见,只能窝在角落里怅然若失的老人。

当我们老了,感同身受,悔恨自己对父母的种种不公时,一生的痛苦和遗憾却已无法弥补……

有多少年轻人一边让老人带着娃,一边却不给老人好脸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