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耐基•梅隆大學機器人學院冬令營

隨著現在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高新科技日新月異,科技產品日出不窮,在這些科技產品的背後都離不開一樣東西——程序。

說到程序,大家總會聯想到“技術宅男”,但是深圳的楊拾驊,一個熱愛運動的高中生也對編程產生了興趣。懷著對編程的熱愛,不僅在學校還創立了編程社,還前往寧波參加卡耐基·梅隆大學組織的冬令營活動。今天,他將與我們分享他的冬令營之行。

中午踏上飛往寧波的飛機,下午就安全順利抵達了。晚上我與其他同學頂著嚴寒從酒店出發,在活動基地裡見面了,來自五湖四海的同學:有北京,湖北,湖南,雲南,陝西,成都……大家都十分熱情的介紹了自己。我的舍友是一個來自昆明的帥氣小夥。就這樣,我開啟了每天頂著寒風、瑟瑟發抖走去基地上課的日子。

我的冬令營之旅

第一天,在美國老師Steve和多名學生助教的輔助下,我們兩人一組的搭建Clawbot(就是一個機器人車並有一個爪子在上方),由於潤滑油和金屬的油和氣味殘留在了手上所以還產生了兩個梗:“你要不要聞一下我的手。” 和 “你一會兒要不要直接吃飯?”

在課上,大家都十分專注的聽Steve老師講解機器車的構造原理和編程方法,由於我已經有編程基礎了所以在理解程序方面相對得心應手。

學生風采•楊拾驊|卡耐基•梅隆大學機器人學院冬令營

第二天,Steve老師帶領我們著手一些測試題,講評並通過實踐解決問題,使我們受益匪淺。

第五天,在助教老師的悉心照顧下,我終於可以去基地上課了。因為生病我拉下了一天的課,之前還擔心因此跟不上進度。但幸運的是晚上老師十分貼心的過來替我補習,讓我更好地準備了第二天的考試。

學生風采•楊拾驊|卡耐基•梅隆大學機器人學院冬令營

學生風采•楊拾驊|卡耐基•梅隆大學機器人學院冬令營

幸運的是,第六天一早的考試,我拿到了個不錯的成績,感覺這幾天的學習都值得了。之後老師安排我們進行最後的挑戰(分別讓三個車進行運動有投球,放桶,移桶分別有手動和自動的時間),過程十分複雜且需要反覆的測試。最終,我們成功了,還獲得了”Best Engineering Challenge Award”的榮譽。

學生風采•楊拾驊|卡耐基•梅隆大學機器人學院冬令營

學生風采•楊拾驊|卡耐基•梅隆大學機器人學院冬令營

就這樣,我的寧波之行也走進了尾聲。在這次活動中,我不僅提升了編程學習能力,還對團隊協作有了更深的理解。突如其來的生病也使我明白了隻身在外要學會照顧自己的重要性,讓我在未來在國外留學能更好的照顧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