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拼团、小程序,互联网咖啡的机会在哪里?

最近,咖啡市场又开始热闹起来,尽管国内追逐星巴克连锁咖啡店模式的玩家们接连失利,但互联网咖啡作为新零售的一种,在今年开始崛起。

为了和星巴克模式形成差异化,咖啡外卖和自助咖啡机成为两种主流的选择。3月份,经营4年的连咖啡宣布了1.52亿的B+轮融资,启明创投领投。4月,高调开店的瑞幸咖啡据传融到了A轮,但额度不祥。

外卖、拼团、小程序,互联网咖啡的机会在哪里?

根据第三方数据显示,2011年到2017年间,全球咖啡市场的增速只有2%,而中国的咖啡市场增速为 13%-15% ,目前已经超过1500亿人民币,到2025年,有望达到10000亿元,这样的数字无疑可以吸引到各方玩家的注意和入场。

确实,我国咖啡市场的存量和国外市场天差地别,潜力很大。有关报告显示,国内人均每年消费咖啡数量还不足5杯,而这个数据在欧洲为超过700杯,美国是超过400杯,同为亚洲近邻的日本和韩国也超200杯。我国消费咖啡最多的一线城市白领们,每年平均下来也只喝了20杯左右。

外卖、拼团、小程序,互联网咖啡的机会在哪里?

随着星巴克的开店速度激增和城市分布的下沉,用星巴克的模式和星巴克竞争,现在看来越来越希望渺茫了,那么,如何切入这个市场呢?

一、咖啡行业的痛点在哪一环,口味、环境还是便利性?

截止2017年年底,星巴克在中国拥有3124家门店,占中国连锁咖啡市场份额的51%。2017年第四季度财报,在全球同店销售额增速仅为3%的情况下,星巴克在中国市场的同店销售增速却高达8%。

各种互联网咖啡新零售形式,都是在试图避开星巴克的强项,寻找星巴克没有服务到的环节,作为突破口。

星巴克不足的地方,除了无法满足少数对咖啡豆种类和口味要更高要求的用户之外,就是在“获取咖啡的便捷性“”上了。

连咖啡选择的路径就是咖啡外卖,2014年起家的时候靠的就是配送星巴克的咖啡,这其实本身是一个相当赚钱的服务,原因是星享卡和买赠优惠的存在。同时,基于早期的外卖服务,连咖啡顺路完成了消费者行为研究,积累了大量用户数据,为其后来打造自有品牌提供了铺垫。

随后,连咖啡自己开始大量开设咖啡站点,但依然是专注在咖啡配送,而不设连锁咖啡的那种体验空间。因此,其选址和开店成本较低,单品利润更高,覆盖的人群范围也更广。据悉,截止目前,连咖啡的100多家站点已经全面实现盈利。

同时,针对外卖的服务流程,连咖啡做了一系列优化。比如为了保证口味保鲜,除了在站点密度和美团骑手的配合合作以保证制作和配送的速度以外,连咖啡在包装下了大功夫,专门设计制作了拥有十多项专利的特质纸盒和杯子来运送咖啡。

不过,咖啡外卖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依然会很激励,除了有像瑞幸咖啡这样激进的竞争对手以外,星巴克的传奇创始人刚宣布正式退休之际,也同时放出自己准备在中国地区推出咖啡配送服务的消息。

二、互联网咖啡:贴近用户,深耕场景

在星巴克和Costa身上,我们看到了咖啡制作+门店这套东西是可以被标准化的。而在京东、顺丰和美团身上,我们也看到了配送服务是可以标准化的。

两件能够被标准化的事合在一起,这事就有了成功的基础。

但是,不管是咖啡还是其他商品的配送,只要是面对C端消费者,就必须首先建构起消费场景。

星巴克的大面积线下门店,在优雅的环境(背景音乐、座椅等)下去享受和朋友家人共渡时光,这当然是一种场景。

而办公室团购咖啡和商务破冰又是另外两种场景。

本质上,咖啡社交场景在线上的拓宽,其实是一种线下咖啡实体店的线上化。

我们会和朋友以及家人在咖啡店里悠闲聊天,享受时光,其实恰恰是通过咖啡这种载体去进行社交关系的互动。因此也就不难理解,连咖啡做的线上随时随地赠送咖啡的功能,会成为破冰商务合作关系或者好友间联络感情的工具了。

三、小程序还是App:充分释放咖啡的社交潜能才是王道

相对App,小程序的优势和劣势都同样明显,在早期的时候,它对复杂产品流程的支持度不是那么好,更加适合简单的工具类产品。

外卖、拼团、小程序,互联网咖啡的机会在哪里?

四、结语

互联网咖啡们在切入这个传统的市场时,通常并没有忘记商业竞争的本质。比如在定价方面,普遍选择了价格比星巴克便宜不少,但品质比便利店咖啡和速溶咖啡好很多的咖啡。

互联网咖啡会更加贴近新一点的音频消费者,这才是他们唯一的机会。你不可能用星巴克的打法战胜星巴克,在这样一条赛道上,星巴克才是王者。

正确的打法应该是不谈颠覆存量,而是切分增量市场。连咖啡现在不只售卖咖啡了,还从咖啡向椰子水、鸡尾酒等品类延伸,毕竟到了晚上,喝咖啡太多无助于睡眠,而一杯莫吉托明显更能讨得年轻用户的欢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