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螞蟻金服馮柯:自研技術再難也要堅持做

雖然,這個聲音可能有些理想化,但是從中也看出大家對於互聯網公司的技術和自研能力是很認可的。螞蟻金服在2017年實現了所有核心業務100%去商業數據庫,且雙十一交易處理量峰值達到了25.6萬筆/秒,這對數據庫來說每秒需要同時運行4200萬條SQL。如此巨大的量級恐怕連商業數據庫都難以做到,但自研數據庫OceanBase做到了。

2018年5月10日-12日,第九屆中國數據庫技術大會將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盛大開幕,屆時,螞蟻金服資深總監、OceanBase首席架構師馮柯將在會上帶來《自研技術在螞蟻金服的發展、實踐與未來》的主題演講,講述螞蟻金服在完成自身的業務挑戰之下而進行的一系列技術創新和升級。

相信很多朋友都對螞蟻金服的技術故事充滿了好奇,也迫不及待的想要聽到馮柯的演講。別急,離大會召開還有一段時間,為了讓大家先睹為快,我們與馮柯針對基於開源和自主研發如何選擇、自研技術的難度與價值等熱點話題做了一個簡單的交流。

專訪螞蟻金服馮柯:自研技術再難也要堅持做

▲螞蟻金服 馮柯

馮柯,2014年加入螞蟻金服,入職前在數據庫廠商神舟通用任CTO,擁有十五年數據庫研發和產業化經驗。目前在基礎數據部(OceanBase團隊)任架構師,參與OB 1.0的設計和研發工作,主要研究領域分佈式關係數據庫、數據存儲、性能診斷和優化。

技術沒有對錯之分,開源 OR 自研均是業務驅動

凡此種種,我們看到有很多人對基於開源來做研發都抱著不太友好的態度。而馮柯認為技術的選擇沒有絕對的對或錯。他把基於開源的研發比作開吉普車,把自研技術比作造高鐵,如何選擇,端看誰能真正解決業務問題。

OceanBase是螞蟻金服完全自主研發的數據庫,為什麼在技術選擇的時候會選擇自研而不是基於開源開發?“很大的原因是這個分佈式數據庫是全新的技術挑戰,現有的開源技術中能夠借鑑複用的東西很少”,馮柯這樣說道,“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技術的理想主義,我們不想被現有的開源技術框架所束縛。”

“我深知自研技術有多難,但自研的價值值得我們這麼做”

馮柯是一個紮根軟件和互聯網行業十五年的老兵,他見證了中國軟件收入從1998年的325億到2017年5.5萬億的增長,同時他也清楚的知道在最核心的CPU、操作系統和數據庫上我們還並未取得商用意義上的重大突破。基礎軟件的自研技術有多難,馮柯再清楚不過了,但他仍堅定的認為自研技術的價值值得我們這麼去做。

國內自研軟件產品一路走來波折頗多,先是被盜版商用軟件掠奪,後來又被開源生態套路。[溫1] 基於開源開發雖然能讓技術水平快速提升,但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束縛了技術思維,而自研技術卻可以給予我們基礎創新的源動力。

以OceanBase為例,它的自研之路也不是一帆風順。馮柯加入OceanBase團隊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診斷監控。OceanBase診斷監控功能剛上線的時候,有N個人去看監控,會得出各種不同的結論來。很多人會覺得沮喪,但馮柯卻認為別人對你的批評最多的時候,其實是你進步最快的時候。憑藉著對於自研技術的堅定信念,OceanBase挺過了最艱難的時候。現在,OceanBase不僅承擔了螞蟻金服“雙十一”全部核心業務的重壓,還在6家商業銀行落地。

搞自研,傳統廠商的大優勢可能會是大包袱,而互聯網企業可以輕裝上陣

大浪淘沙,原本被淹沒的國產基礎軟件的聲音現在已經被完全釋放出來了,文章開頭我們寫了很多人都對互聯網企業自研基礎軟件寄予厚望,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與傳統的基礎軟件廠商相比,它們各有什麼優勢呢?

馮柯在入職螞蟻金服之前,曾在傳統數據庫廠商神舟通用任CTO,兩種類型企業都工作過的他自然是這個問題的最好回答者,“老牌數據庫公司,有完整的生態系統,這是巨大優勢,但大優勢同時也是大包袱。”

過去國內做自研數據庫,實際上是在走一條追趕、模仿商用數據庫公司的發展道路。而現在做數據庫在技術思路上就發生了轉變,從集中式數據庫技術形態到分佈式技術形態。這一轉變就讓傳統廠商的生態優勢反倒可能成為包袱。傳統廠商當年做數據庫時,PC服務器可靠性非常差,也沒有分佈式架構,現在如果要創新自研就像是大車掉頭,需要兼顧的方面很多,而互聯網企業則可以輕裝上陣。

寫在最後

自研技術的難度眾所周知,但螞蟻金服在自主研發、自主創新這條路上從不怕挑戰,從支付寶擔保交易,到風險識別、智能客服,再到更基礎的數據庫、中間件等均有技術創新。

在即將到來的DTCC 2018大會上,除了馮柯會帶來主題演講,講述自研分佈式數據庫背後的故事,螞蟻金服的其它技術研發專家會帶來更多分佈式事務處理、大規模圖計算、數據分析等領域的應用和案例分享,想要吸收更多技術乾貨的朋友,就親自到DTCC 2018的大會現場來聆聽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