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種|小麥覆隴黃,但惜夏日長

九州三愛•夏長篇

芒種|小麥覆隴黃,但惜夏日長

2018.6.6 星期三

農曆:四月二十三

戊戌年【狗】年

戊午月 己巳日

芒種|小麥覆隴黃,但惜夏日長

芒種

石榴飄零荷花賞,芒種搶撲逼熱浪。

季節氣候特徵定,御鼠防黴生保養。

寬容修身排煩惱,氣爽精旺人和暢。

少食肉油多谷菜,脂肪蛋白選適量。

芒種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9個節氣,更是干支歷午月的起始;時間點在公曆每年6月6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75°時。芒種字面的意思是"有芒的麥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種"。

《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五月節,謂有芒之種穀可稼種矣。”芒種的“芒”字,是指麥類等有芒植物的收穫,芒種的“種”字,是指谷黍類作物播種的節令。芒種”與“忙種”諧音,表明一切作物都在“忙著種”了。此時中國長江中下游地區將進入多雨的黃梅時節。

芒種三候

1

一候螳螂生

螳螂在深秋產的卵因感受到陰氣初生而破殼生出小螳螂。

2

二候鵬始鳴

喜陰的伯勞鳥開始在枝頭出現,並且感陰而鳴。

3

三候反舌無聲

能夠學習其它鳥嗚叫的反舌鳥,因感應到了陰氣的出現而停止了鳴叫。

芒種|小麥覆隴黃,但惜夏日長

中醫養生

兩千多年前,《黃帝內經》中提出“上醫治未病,中醫治欲病,下醫治已病”,即醫術最高明的醫生並不是擅長治病的人,而是能夠預防疾病的人。可見,中醫歷來防重於治。面對現代五花八門的疾病,以及發病年齡越來越低、亞健康人越來越多的狀況,利用中醫進行養生保健無疑是最合適的方式。

芒種|小麥覆隴黃,但惜夏日長

芒種節氣裡,氣溫升高降水多,空氣溼度增加後,體內汗液無法通暢地發散出來。溼熱之下,人難免感到四肢睏倦、萎靡不振。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如下幾點:

▶飲食宜清淡

飲食調養方面,唐朝的孫思邈提倡人們“常宜輕清甜淡之物,大小麥曲,粳米為佳”,又說:“善養生者常須少食肉,多食飯。”在強調飲食清補的同時,告誡人們食勿過鹹、過甜。

在夏季人體新陳代謝旺盛,汗易外洩,耗氣傷津之時,宜多吃能祛暑益氣、生津止渴的飲食。老年人因機體功能減退,熱天消化液分泌減少,心腦血管不同程度地硬化,飲食宜清補為主,輔以清暑解熱護胃益脾和具有降壓、降脂功能的食品。

▶多補水,要午休

中國有些地方有諺語說:“芒種夏至天,走路要人牽;牽的要人拉,拉的要人推”。這形象地表現了人們在這個時節的懶散。中醫提醒,首先要使自己的精神保持輕鬆、愉快的狀態。夏日晝長夜短,午休可助恢復疲勞,有利於健康。芒種時氣候開始炎熱,是消耗體力較多的季節,要注意補充水分,多喝水。

▶勤換衣,勤洗澡

芒種過後,午時天熱,人易出汗,衣衫要勤洗勤換。為避免中暑,芒種後要常洗澡,“陽熱”易於發洩。但須注意的一點,在出汗時不要立即洗澡,中國有句老話“汗出不見溼”,若“汗出見溼,乃生痤瘡”。洗浴以藥浴最能達到健身防病之目的。

進入芒種節氣,氣溫逐漸升高,人們的新陳代謝加快,能量消耗大,營養物質隨汗液丟失多,心腦血液供給不足,人們常常感到身體睏乏,沒有食慾,被稱為“苦夏”。還有些人,在氣候炎熱的情況下貪涼喜冷,克傷脾胃,也會出現食慾不振、腹痛洩瀉、周身痠痛等“苦夏”症狀。

▶預防心臟病

芒種以後,氣溫高,溼度大,心臟負荷逐漸加重,有冠心病的人要格外注意保養,少熬夜、避免工作過分緊張,生活要有節奏。

▶預防空調病

芒種時節氣溫高,人們喜歡吹空調降溫。待在空調環境裡過久,會出現頭暈、打噴嚏、流鼻涕等症狀。如果衣著過於單薄,還會引起關節痠痛、頸肩麻木等症狀,這在醫學上稱為“空調綜合徵”,應該加強預防空調病的意識。

芒種民俗

▶送花神

芒種|小麥覆隴黃,但惜夏日長

此節氣與花神有關,既有農曆二月二花朝節迎花神,也有芒種餞行花神,人們把綵線系在樹上感激花神給人間帶來的美麗,並送其歸位。《紅樓夢》第二十七回有記載:凡交芒種節的這日,都要設擺各色禮物,祭餞花神,言芒種一過,便是夏日了,從花皆卸,花神退位,須要餞行。作為民間雅玩,送花神也展現出古人對大自然的一種親近及重視。

▶水煮青梅:進補保養治懶散

芒種|小麥覆隴黃,但惜夏日長

《三國演義》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論英雄 關公賺城斬車胄”中有如下描述:“隨至小亭,已設樽俎:盤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對坐,開懷暢飲。”“青梅煮酒論英雄”的典故就由此而來。一般來說,在芒種後期,我國的長江中下游地區會出現雨期較長的陰雨天氣,而此時正值梅子黃熟,故稱梅雨。古代形容梅雨的詩句要屬《約客》最著名:“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閒敲棋子落燈花。”

二十四節氣茶單

▶芒種宜飲--西湖龍井

芒種|小麥覆隴黃,但惜夏日長

西湖龍井,屬綠茶,中國十大名茶之一。產於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龍井村周圍群山,並因此得名。具有1200多年曆史 。有"色綠、香郁、味甘、形美"四絕佳茗之譽,素有"綠茶皇后"之美稱。

仲夏五月,溼氣開始蒸騰而悶熱,悠然泡一杯西湖龍井,清淡適宜,茶葉中豐富的咖啡鹼可刺激腎臟,促使尿液迅速排除體外,減少有害物質在腎臟中滯留的時間。

它同時還可排除尿液中過量的乳酸,有助於人體儘快消除疲勞,是這個節氣調養精神的良方。

藥膳養生

藥膳在中國源遠流長,歷來都有“藥補不如食補”之說。藥膳是以藥物和食物為原料,經過烹飪加工製成的一種具有食療作用的膳食。是中國傳統的醫學知識與烹飪經驗相結合的產物。它“寓醫於食”,既將藥物作為食物,又將食物賦以藥用,藥借食力,食助藥威;既有營養價值、又可防病治病、保健健身、延年益壽。

芒種|小麥覆隴黃,但惜夏日長

到了芒種節氣,天氣變得更加炎熱,炎熱的天氣讓很多人都沒了胃口。夏季的飲食顯得更為重要,吃得對,胃口好,能防酷暑;吃不對,則越吃越沒勁,不利於健康。

那麼這個時節吃什麼好呢?讓九州三愛醫廚帶您瞭解,夏季飲食養生的必備八寶:

第一菌:木耳

上榜理由:木耳味甘、性平,歸胃、大腸經;具有益氣、潤肺、補腦、輕身、涼血等功效;木耳有“血管清道夫”之稱,夏天多吃點黑木耳,一方面有利於排毒通便,另一方面有涼血、增加食慾之效。

最佳搭配:銀耳有潤肺生津、補養氣血、滋腎益精等功效。將雙耳用溫水泡發後,與冰糖和水一起,放蒸籠中蒸熟,製成雙耳湯,具有滋陰潤肺、補腎健腦的功效。

最佳烹調方式:清炒、涼拌、做湯均可。

芒種|小麥覆隴黃,但惜夏日長

第一菜:黃瓜

上榜理由:夏季對人體最重要的影響是暑溼,暑溼侵入人體後會導致毛孔張開,過多出汗,造成氣虛,還會引起脾胃功能失調、消化不良。適當攝入涼性蔬菜有利於生津止渴、除煩解暑、清熱瀉水、排毒通便。我們常吃的黃瓜就是涼性蔬菜中的代表。夏季也是黃瓜上市的旺季,它含水量高,又兼具高鉀低鈉的特點,適合夏天人們大量出汗後補充水分及流失的無機鹽。

最佳搭配:蒜泥搭配黃瓜,做法簡單,用料也很少,還有殺菌、增進食慾的功效。

最佳烹調方式:涼拌黃瓜是最好的吃法。脾胃虛寒的人可以清炒黃瓜,或者做黃瓜餡兒水餃。

芒種|小麥覆隴黃,但惜夏日長

第一鮮:鯉魚

上榜理由:夏初的鯉魚正值產卵季。魚在臨近產卵期時,體內積蓄了很多脂肪和營養成分,身體肥碩而結實,因此肉的味道最鮮美,吃起來有種香甜的感覺。夏季氣候溫熱潮溼,適當喝些鯉魚湯,有助於祛溼開胃、利水消腫。而從營養學角度來說,鯉魚富含優質蛋白、礦物質和維生素,極易被消化吸收,包括兒童、孕婦、老人在內的各類人群都適合吃。

最佳搭配:溼熱天氣裡,吃鯉魚可以適當加一些祛溼的食材一起煲湯,比如陳皮、冬瓜、蔥白等。咳嗽時則可以用鯉魚與少許川貝一起煮湯食用,可止咳平喘。而赤豆鯉魚湯是一道緩解腎炎水腫的經典食療方,兩者配在一起食用,可以增強利水消腫的功效。

最佳烹調方式:夏季人容易燥熱,可以選擇清蒸、燉湯等。

芒種|小麥覆隴黃,但惜夏日長

第一肉:鴨肉

上榜理由:四季之中,鴨肉特別適合夏季食用,俗話說得好:“防苦夏吃吃鴨”。鴨肉富含人在夏天急需的蛋白質等養料,而且能防治疾病。鴨屬水禽,性寒涼,從中醫“熱者寒之”的治病原則看,凡體內有熱的人適宜食鴨肉,體質虛弱、食慾不振、發熱、大便乾燥和水腫的人食之更為有益。

最佳搭配:可加入蓮藕、冬瓜等蔬菜燉食。

最佳烹調方式:“雞肉湯,鴨肉味”,夏季在食用鴨肉時最好燉食,不但味道好,而且最滋補。

芒種|小麥覆隴黃,但惜夏日長

第一谷:薏米

上榜理由:薏米性味甘淡微寒,含有維生素B1和多種氨基酸,《本草綱目》中記載:薏米能“健脾益胃,補肺清熱。炊飯食,治冷氣。煎飲,利小便熱淋。”有利水消腫、健脾祛溼、舒筋除痺、清熱排膿等功效,為常用的利水滲溼的食物。夏天用薏米煮粥,是很好的消暑健身的清補劑。

薏米是清除體內溼毒的好食品,又有抗癌作用。盛夏時節陰雨連綿,空氣溼黏,很多人都會“傷暑”,這時吃些薏米粥,可以起到治溼痺、利腸胃、消水腫、健脾益胃的作用。

最佳搭配:薏米紅豆粥。既除溼,又補心,還能健脾胃,非薏米和紅豆莫屬。

最佳烹調方式:暑熱會減弱食慾及腸胃的消化功能,粥類食品易於消化,既能幫助補充因大量出汗所消耗的水分,還能快速補充血糖和能量,是消暑的最佳主食。

芒種|小麥覆隴黃,但惜夏日長

第一粥:綠豆粥

上榜理由:綠豆有“食中佳品,濟世之食谷”之美稱。在炎炎夏日,綠豆湯更是老百姓最喜歡的消暑飲料。綠豆亦食亦藥,可用以清熱解毒、消暑、利水,治暑熱煩渴、水腫等。

不過應注意,綠豆屬於涼性藥食之品,身體虛寒或脾胃虛寒者過量飲用,會出現腹痛腹瀉,陰虛者也不宜大量飲用,否則會致虛火旺盛而出現口角糜爛、牙齦腫痛等症狀。

最佳搭配:可以搭配大米或者黑豆等其他豆類做成雜豆粥,能補充更多的微量元素和B族維生素。

芒種|小麥覆隴黃,但惜夏日長

第一飲:酸梅湯

上榜理由:酸梅湯的原料是烏梅、山楂、桂花、甘草、冰糖這幾種。《本草綱目》記載:“梅實採半黃者,以煙燻之為烏梅。”該湯消食閤中,行氣散淤,生津止渴,收斂肺氣,除煩安神,常飲可祛病除疾、保健強身,是炎熱夏季不可多得的保健飲品。

家常做法:材料:幹烏梅(半斤)、山楂(半斤)、桂花(一兩)、甘草(一兩)、冰片糖或者紅糖。

方法:

1.從乾貨市場買回家的幹烏梅和山楂必須先加水泡開。

2.連同少量的桂花和甘草將泡開的烏梅和山楂用紗布包起來。

3.在大鍋裡注滿水,放入紗布包,大火燒開。

4.煮沸後,加入適量的冰糖或者可以起到上色作用的紅糖。

5.小火熬煮6—7小時,在水大約被熬去一半的時候,酸梅湯也就做成了。

芒種|小麥覆隴黃,但惜夏日長

第一瓜:西瓜

上榜理由:我國民間早有一句諺語:“熱天吃西瓜,不用把藥抓”。西瓜性寒,味甘,歸心、胃、膀胱經;具有清熱解暑、生津止渴、利尿除煩的功效;經常飲酒的人體內偏熱,若能常吃些西瓜能清火解熱,還能加強肝臟解除酒精毒性的作用。

新鮮的西瓜汁和鮮嫩的瓜皮能增加皮膚彈性,減少皺紋,增添光澤。夏天出汗多,隨著汗水的排出,丟失的營養也多,適當吃些西瓜,不僅能補足丟失的水分,更能增加營養。

最佳烹調方式:西瓜可以生吃,也可以拿來榨汁。西瓜翠衣即西瓜皮,可以用來煮水、炒菜。

芒種|小麥覆隴黃,但惜夏日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