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養豬戶是該趁低價擴大規模,還是還趁機止損?

農情快訊

就拿2018.6.15的價格來說的,大部分地區生豬價格再次上漲,上漲幅度0.1-0.2元/斤,最高的上海地區已經達到了6.4元,按照這個趨勢,在端午節前會有一些地區突破6.5元。按照這個價格,大部分養殖戶是可以保本的,甚至有的豬場可以盈利了。



在上半年豬價4塊多時,大小豬場有部分在縮減產能,也有一些散養戶退出了養豬行業,可現在的價格大部分養殖戶都可以保本,難題就來了,到底是繼續淘汰趁機止損,還是低價擴大規模?

依個人的理解,專業育肥的可以考慮抓豬了,但是飼養母豬自繁自養的不要隨意擴大規模,或者或者保持不變,或者趁機止損。


一、育肥戶可以出手

雖然現在價格並不是很理想,而且在這種供大於求的大環境下可以預見的就是下半年行情也並不會較大波動,按照目前30斤小豬300元左右的售價計算,只要在年底肥豬能賣到5.5元,養殖戶就不會虧本。按照這種狀態,年前生豬價格達到5塊5的希望還是非常大的。

二、自繁自養戶控制規模

現在購買後備母豬,出欄肥豬需要等到明年的7、8月份,講真,要是豬價一直維持在4塊多到今年年底,那麼明年8月豬價肯定會有好轉,可卻在上個月豬價出現了反轉,本來應去的產能得以喘息的機會,豬價在2019年理論上都不會有大的變化。這個豬週期可能會被拉得更長。


怎麼算,現在都不是個擴大規模的機會,養育肥可以購買,畢竟閒著也是閒著。而養母豬的還是放下那顆躁動的心,不要輕舉妄動。



果然悠

豬價從5月中旬平均每斤5元,一路上漲倒現在每斤5.7元。上漲近一個月時間。儘管如此大多數養豬人還在虧損線上徘徊,只有少數人達到了盈虧平衡點。不管怎麼說,上漲總算是給養豬人,那顆冰涼的心增添了一絲暖意。

然而這次上漲,給養豬人帶來的是:該去產能,還是乘機擴大規模,讓養豬戶左為難。根據今年豬價連賠三個月時間這個現實,完全可以證明是生豬產能過剩導致的。這決不是偶然的階段性下跌。根據最近10年生豬價格走勢,連續賠錢2—3個月時間,只有在2010年、2013年和2014年的第二季度出現過。2011年和2016年第二季度價格上漲是豬週期上行年。除此以外,其它五年時間的第二季度,雖說豬價都在下跌,但是沒有虧損過。2014年和2010年是前兩次豬週期的低谷年,以前已經說過,不做重複。2013年是上次豬週期的下行年,在第二季度虧損期達到兩個多月時間。(不是低谷年)。今年豬價走勢和13年很有相似之處。也就是說今年不是低谷期,是豬價下行年。

到目前為止,子豬市場並沒有出現過虧損情況。最近幾天的生豬價格上漲,使部分地區子豬價格反而略有抬頭之勢。這個因素,決定了能繁母豬不會被淘汰的可能。因此這次豬價上漲,並不是豬週期上漲大趨勢的體現。而是市場上的正常反應,是消費量的增長所致。有了這次豬價上漲的支持,減緩了產能縮減的速度,也誘導了部分人擴大規模,為豬週期的形成,起到了添磚加瓦的作用。如此而看,2019年還是產能過剩之年。所以養殖戶不要盲目擴大規模,儘可能的淘汰低產能母豬。做到少養精養。


山野50

我只能說這需要根據個人的實際情況來考慮,每個人的觀念想法、技術水平、管理策略和資金充裕程度是不一樣的,就像現在中小散戶在不斷的退出,養豬大集團卻在跑馬圈地瘋狂擴張產能一樣,至於目前究竟是趁低價擴大規模,還是趁機止損要根據市場行情、豬週期走勢和市場去產能程度等等綜合考慮。

對於資金不是很充裕的中小養豬戶而言,我覺得還是趁機止損為好,為什麼這麼說呢?原因就是現在階段正是處於豬週期的下行通道內,生豬市場還是處於供大於求的寬鬆狀態,豬價暫不會有多高的漲幅,虧損面遠大於盈利面,既然不賺錢為什麼還要苦苦堅持呢?

另一方面由於去年的環保禁養和養豬集團的大肆擴張,使得今年本該走出豬週期低谷期的路線被打破了,也就是人為的延長了豬週期的走勢,有人預計最遲會在2020年結束本輪豬週期,現在才剛剛2018年中旬,到2020年大概還有一年半到兩年的時間,假若您能堅持住,不怕虧本的話,那就繼續堅持唄。

對於資金充足的中小養豬戶而言,我個人的建議是保存實力,降低庫存量,優化母豬種群結構,淘汰不合格或者性能差的母豬,做好精養、細養,同時做好豬舍的維護和修理工作,一旦出現豬價好轉的苗頭,抓緊時間進行補欄,這樣才能利益的最大化,但是這樣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質和科學的規劃,還需對市場行情有充足的瞭解,不然為什麼那麼多的養殖集團現在紛紛跑馬圈地呢?

對於目前的市場行情,我是不建議現在就擴大養殖規模的,因為整體的生豬供應關係並未出現改變,豬週期剛剛步入虧損期,也僅僅是剛剛走出低谷期,還未到大規模淘汰母豬的階段,部分豬場賣仔豬還有盈利,這說明市場的去產能階段還遠未結束,現在擴大生產規模很容易造成自己血本無歸,假若您是土豪的話,當然隨您的意,想怎麼進就怎麼進。

總而言之,現在擴大規模也是為了對賭豬價的回升,但是預計此次的豬價回升最晚可持續到9月份,之後還會一直下跌,但是這個還需根據個人的實際情況,大型農牧企業擴張是為了在下一個豬週期獲得利益,畢竟人家要資金有資金,要補貼有補貼,要技術有技術,還有國家的支持,這就是他們的優勢,我們作為小散,為什麼要硬抗呢?您說是不是這個理?


微養殖

目前養豬戶是該趁底價擴大規模,還是趁機止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