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养猪户是该趁低价扩大规模,还是还趁机止损?

农情快讯

就拿2018.6.15的价格来说的,大部分地区生猪价格再次上涨,上涨幅度0.1-0.2元/斤,最高的上海地区已经达到了6.4元,按照这个趋势,在端午节前会有一些地区突破6.5元。按照这个价格,大部分养殖户是可以保本的,甚至有的猪场可以盈利了。



在上半年猪价4块多时,大小猪场有部分在缩减产能,也有一些散养户退出了养猪行业,可现在的价格大部分养殖户都可以保本,难题就来了,到底是继续淘汰趁机止损,还是低价扩大规模?

依个人的理解,专业育肥的可以考虑抓猪了,但是饲养母猪自繁自养的不要随意扩大规模,或者或者保持不变,或者趁机止损。


一、育肥户可以出手

虽然现在价格并不是很理想,而且在这种供大于求的大环境下可以预见的就是下半年行情也并不会较大波动,按照目前30斤小猪300元左右的售价计算,只要在年底肥猪能卖到5.5元,养殖户就不会亏本。按照这种状态,年前生猪价格达到5块5的希望还是非常大的。

二、自繁自养户控制规模

现在购买后备母猪,出栏肥猪需要等到明年的7、8月份,讲真,要是猪价一直维持在4块多到今年年底,那么明年8月猪价肯定会有好转,可却在上个月猪价出现了反转,本来应去的产能得以喘息的机会,猪价在2019年理论上都不会有大的变化。这个猪周期可能会被拉得更长。


怎么算,现在都不是个扩大规模的机会,养育肥可以购买,毕竟闲着也是闲着。而养母猪的还是放下那颗躁动的心,不要轻举妄动。



果然悠

猪价从5月中旬平均每斤5元,一路上涨倒现在每斤5.7元。上涨近一个月时间。尽管如此大多数养猪人还在亏损线上徘徊,只有少数人达到了盈亏平衡点。不管怎么说,上涨总算是给养猪人,那颗冰凉的心增添了一丝暖意。

然而这次上涨,给养猪人带来的是:该去产能,还是乘机扩大规模,让养猪户左为难。根据今年猪价连赔三个月时间这个现实,完全可以证明是生猪产能过剩导致的。这决不是偶然的阶段性下跌。根据最近10年生猪价格走势,连续赔钱2—3个月时间,只有在2010年、2013年和2014年的第二季度出现过。2011年和2016年第二季度价格上涨是猪周期上行年。除此以外,其它五年时间的第二季度,虽说猪价都在下跌,但是没有亏损过。2014年和2010年是前两次猪周期的低谷年,以前已经说过,不做重复。2013年是上次猪周期的下行年,在第二季度亏损期达到两个多月时间。(不是低谷年)。今年猪价走势和13年很有相似之处。也就是说今年不是低谷期,是猪价下行年。

到目前为止,子猪市场并没有出现过亏损情况。最近几天的生猪价格上涨,使部分地区子猪价格反而略有抬头之势。这个因素,决定了能繁母猪不会被淘汰的可能。因此这次猪价上涨,并不是猪周期上涨大趋势的体现。而是市场上的正常反应,是消费量的增长所致。有了这次猪价上涨的支持,减缓了产能缩减的速度,也诱导了部分人扩大规模,为猪周期的形成,起到了添砖加瓦的作用。如此而看,2019年还是产能过剩之年。所以养殖户不要盲目扩大规模,尽可能的淘汰低产能母猪。做到少养精养。


山野50

我只能说这需要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来考虑,每个人的观念想法、技术水平、管理策略和资金充裕程度是不一样的,就像现在中小散户在不断的退出,养猪大集团却在跑马圈地疯狂扩张产能一样,至于目前究竟是趁低价扩大规模,还是趁机止损要根据市场行情、猪周期走势和市场去产能程度等等综合考虑。

对于资金不是很充裕的中小养猪户而言,我觉得还是趁机止损为好,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就是现在阶段正是处于猪周期的下行通道内,生猪市场还是处于供大于求的宽松状态,猪价暂不会有多高的涨幅,亏损面远大于盈利面,既然不赚钱为什么还要苦苦坚持呢?

另一方面由于去年的环保禁养和养猪集团的大肆扩张,使得今年本该走出猪周期低谷期的路线被打破了,也就是人为的延长了猪周期的走势,有人预计最迟会在2020年结束本轮猪周期,现在才刚刚2018年中旬,到2020年大概还有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假若您能坚持住,不怕亏本的话,那就继续坚持呗。

对于资金充足的中小养猪户而言,我个人的建议是保存实力,降低库存量,优化母猪种群结构,淘汰不合格或者性能差的母猪,做好精养、细养,同时做好猪舍的维护和修理工作,一旦出现猪价好转的苗头,抓紧时间进行补栏,这样才能利益的最大化,但是这样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科学的规划,还需对市场行情有充足的了解,不然为什么那么多的养殖集团现在纷纷跑马圈地呢?

对于目前的市场行情,我是不建议现在就扩大养殖规模的,因为整体的生猪供应关系并未出现改变,猪周期刚刚步入亏损期,也仅仅是刚刚走出低谷期,还未到大规模淘汰母猪的阶段,部分猪场卖仔猪还有盈利,这说明市场的去产能阶段还远未结束,现在扩大生产规模很容易造成自己血本无归,假若您是土豪的话,当然随您的意,想怎么进就怎么进。

总而言之,现在扩大规模也是为了对赌猪价的回升,但是预计此次的猪价回升最晚可持续到9月份,之后还会一直下跌,但是这个还需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大型农牧企业扩张是为了在下一个猪周期获得利益,毕竟人家要资金有资金,要补贴有补贴,要技术有技术,还有国家的支持,这就是他们的优势,我们作为小散,为什么要硬抗呢?您说是不是这个理?


微养殖

目前养猪户是该趁底价扩大规模,还是趁机止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