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做中国最大观影决策平台的淘票票,会是下一个Movie Pass吗?

据4月19日TechWeb消息,阿里巴巴影业集团在京举行2018淘票票战略发布会暨灯塔平台启动仪式

。阿里影业高级副总裁、淘票票总裁李捷在现场发布了淘票票未来三年战略布局,即成为中国最大的用户观影决策平台,实现用户运营平台、片方营销平台和大数据平台三维联动,推动并实现中国电影的线上宣发智能化。

想做中国最大观影决策平台的淘票票,会是下一个Movie Pass吗?

☞发布会当日正值第八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影展期间,此次阿里影业战略发布会以“寻光追影”为主题。

而当时,距离4月13日晚间阿里影业发布盈利预警公告不过6天时间。公告中指出:预期阿里影业集团于截至2018年3月31日止15个月期间将取得归属于公司所有者的净亏损介乎人民币16至17亿元之间。

想做中国最大观影决策平台的淘票票,会是下一个Movie Pass吗?

盈利预警:上市公司指出其盈利可能未能达到研究分析员的预测,并且存在继续亏损的情况。

想做中国最大观影决策平台的淘票票,会是下一个Movie Pass吗?

☞连续两年纯亏损状态,与其他影业巨头相比明显力不从心。

其中2018年3月的亏损额大约为6.5亿元到7.5亿元,而2017年全年亏损则为8.5亿元。而这大部分亏损主要来自于淘票票的市场推广费用,包括票补。即通过购票平台的营销手段,一部定价为30—40元的电影,而观众能从购票平台买到低至9.9元的电影票。这其中的差价多数是由电商购票平台及片方在补贴,简单地讲,也就是它们“掏钱请观众看电影”。


想做中国最大观影决策平台的淘票票,会是下一个Movie Pass吗?

☞截止2018淘票票战略发布会结束当天,阿里影业股价情况仍不乐观。而据Wind 2017年2月数据显

而面对接连“烧钱票补”带来的股价走低,一方面,阿里影业董事局主席兼CEO樊路远给投资人“强行”注射了一剂强心针,表示2018年是淘票票的全力进攻期。作为阿里影业

核心业务平台的淘票票,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快的发展速度。放眼整个电影产业未来,阿里影业提出了“新基础设施”战略,即在大环境的推动下,构建用户触达、商业化和内容产业化三大“新基础设施”,夯实产业基础赋能电影产业向前发展。

而另一方面,阿里影业前董事会主席俞永福却已于3月39日沽清所持阿里影业750万股,此次出售将令这位前CEO蒙受高达200万港元或21.7%的投资损失。

自2014年,阿里巴巴豪掷62亿港币将文化中国纳入麾下,并将其更名为“阿里影业”。随后又重金收购粤科软件、博纳影业、大地院线等资产。截止到目前,阿里影业已经从IP孵化、影视制作、发行营销、影院、金融、衍生品等产业链各环节完成了对影视领域的布局。

但倚靠电商发家的阿里,似乎对于刚刚涉猎的影视行业是个“门外汉”。

在发展初期,阿里影业得到了华谊、光线、博纳三大电影公司的支持,投资知名IP超过30个,但产生效益的作品却寥寥无几。

想做中国最大观影决策平台的淘票票,会是下一个Movie Pass吗?

☞阿里影业近几年主要影视作品

《心花路放》《亲爱的》《七月与安生》虽口碑与票房齐飞,但阿里影业仅作为跟投者,未占据主导地位。就以拿下11.67亿票房的《心花路放》来说,净利润超过3亿元,分摊至阿里影业却不过千万元利润。

随后更相继被《摆渡人》《三生三世》等票房口碑双“扑街”的烂片狠狠坑了一把。

想做中国最大观影决策平台的淘票票,会是下一个Movie Pass吗?

☞《三生三世》被爆票房亏损2.5亿

其中以《摆渡人》为例,作为阿里影业第一部领投的电影,制作和发行成本据传有4亿元。按照导演张嘉佳的说法,该片的票房达到10亿,才不会亏本。但最终由于清一色的负面口碑,该片以未及5亿的票房惨淡收尾。

对于当时的阿里影业来说,从电商跨界到电影行业难免有些“水土不服”。但面对中国电影这块“香饽饽”,阿里影业怎么会轻易松口?

既然在影视制作输出上接连碰壁,那么何不从自己领跑的电商营销转型呢?——那就是靠低价营销,高额补贴来留住用户。

想做中国最大观影决策平台的淘票票,会是下一个Movie Pass吗?

根据最新Wind数据显示:第一,阿里影业的营业收入结构中,内容制作板块收益占比很低,而互联网宣传发行业务占比很大。第二,从动态的演变趋势看,阿里影业对互联网宣传发行业务越来越器重,该项收入占比从5成提高至超8成,而内容制作的收入却逐渐走低。因而相比传统意义上的影视公司的营收结构,阿里影业的主营收入并非源自于影视内容制作板块,而是来自互联网宣发,其收入结构存在严重倒挂的特点。

数据中还显示出淘票票为阿里影业带来的互联网宣发收入高达19亿元,占据阿里影业收入的80%,但淘票票在票补上却烧掉了阿里影业21亿元,成为主要的亏损来源。

想做中国最大观影决策平台的淘票票,会是下一个Movie Pass吗?

☞成也“淘票票”,损也“淘票票”

2014年,在阿里影业创建同期,淘宝电影应运而生。两年后,淘宝电影正式改名为“淘票票”,阿里影业高层表示,这次改名也表明淘票票的战略方向有了重大升级:业务范畴由电影扩展至演出、体育等泛娱乐业,自身定位由线上售票平台转变为具备

线上线下双向宣发能力的营销平台。

发展至今,阿里影业通过线上线下的双向宣发补贴来吸引用户,保持用户黏性。同时在财务亏损的情况下,仍旧坚持以淘票票为中心的发展战略,对外公告“不争一时长短,放眼未来布局”,并对淘票票持续进行大规模投入。

在这摸不透的套路下,阿里影业仿佛在下一盘很大的棋,这不由得让人想起了与淘票票有着相似发展战略的美国的Movie Pass公司。

想做中国最大观影决策平台的淘票票,会是下一个Movie Pass吗?

美国的Movie Pass公司运作方式与淘票票极其相似,即先以影院的原票价购买电影票,然后再低价出售给观众,相当于美国的“票补”。

2017年8月15日,美国最大的在线电影订购服务公司Movie Pass宣布将其此前推出的影院包月订阅服务费用从每月50美元下调至9.95美元。这意味着每月只需要不到67元人民币,用户就可以每天在合作影院里挑选一部电影来进行观看,并且9.95美元的价格要远低于美国一些大城市单张电影票售价的。

此举一出,立马受到了用户的关注。截止2017年底,Movie Pass的用户数比一年前整整增长了60倍,达到了惊人的150万。

但相应的,影院方自然不乐意这种白给观众占便宜的事情发生。全美最大的影院运营商,万达旗下AMC影院从一开始就旗帜鲜明地反对Movie Pass的做法,认为其在恶意破坏影院价格体系,威胁要将其告上法庭。

不过此番反对只是口头上的表示,因为Movie Pass背后倚靠的是世界最大的信用卡公司之一MasterCard。Movie Pass的会员卡实质上就是MasterCard,所以,除非有哪家影院痛下决心禁止所有MasterCard,否则很难有办法彻底杜绝Movie Pass的使用。

事实上,在Movie Pass这种运作模式下,公司一直都是亏本经营状态。截止2016年,Movie Pass每年平均营收1000万美元,主要收入来源就是其电影票订购服务,但尚未有盈利。

想做中国最大观影决策平台的淘票票,会是下一个Movie Pass吗?

美国AMC影院

在Movie Pass亏本补贴用户之时,各大影院的老板们也摸不透它葫芦里到底卖什么药,只有将信将疑地配合Movie Pass的活动。难道Movie Pass真的只是联合MasterCard为美国民众做低价观影慈善吗?

随着影院与Movie Pass的配合逐渐默契,美国各大影院客流明显增加。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此时,Movie Pass已经不甘于再一味补贴影院,他已经拥有跟影院房谈需求的资本。

2018年初,Movie Pass凭借着自身平台150万的用户群体,开始了与各大影城的谈判。其中明确要求:一是每张通过Movie Pass购买的电影票,Movie Pass要从中抽取3美金的费用;二是影院零食饮料销售额的20%直接分成给Movie Pass。这样强势的要求一经提出,以AMC为代表的各大影院立刻表现出抵触情绪。要知道,美国影院有大约85%的利润都来自于零食饮料的销售。

让我们细细回想,当用户已经对Movie Pass的观影福利习以为常后,如果影院在此时抵制Movie Pass,大量的用户将涌入其他影院,并且用户自发会对影院产生不好的印象。而如果影院继续与Movie Pass合作,未来是否会被压榨地精光?

面对被Movie Pass牢牢抓在手中“观影决策权”,被围剿的美国影院进退维谷。

同样是类似的“观影决策权”,不管是国内的淘票票,还是美国的Movie Pass,此刻都已经占据了主动地位。

从淘票票公布的2018年2月数据来看,淘票票市场份额再创新高至43.6%,覆盖用户2.5亿,日均活跃用户超1600万,日均评论数超51.2万。截至目前淘票票已覆盖影院超9000家,累计合作影片超500部,在2月超100亿的票房市场份额中占据近半,

跃居国内在线票务市场第一。

同时与此同时,在阿里影业提出的淘票票未来三年战略布局中,是要成为中国最大的用户观影决策平台。那么这也就变相意味着,中国用户观影的选择权很大程度上由淘票票决定。

那时,多数用户已经养成了只在淘票票上购票的习惯。这就好比,当两部相同质量的电影同期上档,淘票票完全可以选择哪一部放在购票的首页推荐上,而这时电影发行方可能要付出的就远远不止是如今配合“票补”这样的代价

想做中国最大观影决策平台的淘票票,会是下一个Movie Pass吗?

今年3月,导演冯小刚明确向“票补”开炮,认为这是一种不正当竞争。电影的核心应该是内容,而不是市场手段。华谊执行总裁王中磊也表明,片方其实也是被“票补”绑架的,这种“军备竞赛”对市场上的各方都是一种巨大负担。

对于目前大多数中国观众来说,他们对于电影的挑选概念尚没有好莱坞观众成熟,他们更愿意默认购票平台为自己筛选“爆款电影”,这样的运营理念也确实符合互联网企业常常采用的“免费的就是最贵的”盈利方式。

但不管这场“观影决策权”争夺赛的结局如何,阿里影业这种极富有互联网创新精神的策略都值得传统电影行业学习。

在19号的淘票票战略发布会上,阿里巴巴影业集团灯塔平台负责人袁娟介绍了灯塔的三大核心优势:首先,精准把握用户画像。其次,整合域内域外资源,最大化“共振”宣发效果。最后,拥有巨大的可拓展空间。“传统的宣发分离模式已过时,打广告、抢排片这种单一的拉动,无法有效推动观众走进影院,欣赏影片……互联网生态下的电影市场,正在转型,需要更为智能化、系统化和精准化的宣发模式。”

在中国电影高速发展的现在,单纯的内容输出或许单调。若是配上合适的互联网宣发模式,无疑与好马配好鞍,事半功倍。在灯塔之下,淘票票前路指向何方,是否会走出电影行业的一条新路,开启一场创新形式的“变法图存”?还是只是中国版的下一个Movie Pass?就只有让我们这群观众拭目以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