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穿漢服,傳承經典,引領潮流

身穿漢服,傳承經典,引領潮流

安徽舉辦大型漢式集體婚禮。

在車水馬龍的繁華街頭、熙來攘往的尋常巷陌,時常會覓見或翠袖紅裙、綺衣錦裳,或寬袍廣袖、青衫白褂打扮的青年。經過10多年的發展,漢服早已從小眾青年群體的文化表達符號逐步走入大眾的審美視野。在審美變化的背後,迴避不開的是蘊含在漢服中綿延千年的中國傳統文化,正在推動青年群體走向潮流前沿。

火花:質疑和堅持的碰撞

26歲的皇甫月驊在2009年第一次穿上漢服外出時覺得,這是一件需要鼓足勇氣才能做到的事。她的挑戰來自家人和旁人不解的目光。近十年過去,她的感受變化很大:更多青年喜歡並穿著漢服,更多人不再認為著漢服是奇裝異服的展示或者譁眾取寵的表演。漢服全稱為“漢民族傳統服飾”。它始於黃帝、備於堯舜、定型於周朝、興盛於明朝,經手繪紋飾、裁剪、縫製、熨燙等工藝,集獨特的染、織、繡於一身,以交領右衽、繫帶隱扣等為主要特徵,是“華夏文明”“禮儀之邦”在服飾上的投射,呈現出中國風和東方美學。

在北京,16歲的中學生王澤平日總是穿著寬鬆肥大的校服,然而酷愛歷史的他,課餘彷彿變了個人,把自己交給了漢服,交給了歷史。每每身著漢服翻閱史書、參與社團活動,便彷彿擁有更廣闊的想象空間,打開了探尋古人生活之旅的大門。交融:歷史與現代的擁抱“豈曰無衣,與子同袍。”源自《詩經·無衣》的詩句道出了許多漢服愛好者的心聲。以“同袍”來互稱漢服愛好者,有種“抱團取暖”的感覺,也有種歷史賦予的傳承使命感。在與漢服相關的網上論壇上,會有“求勇氣”去嘗試漢服的新人發“求助帖”,跟帖則多是講述自身經歷的“鼓勵帖”和介紹如何更好穿搭的“科普帖”。除此之外,論壇上更為常見的是關於漢服制式和設計的探討,以及對於其歷史和文化的研究。北京漢服協會活動部成員李曉璇喜歡在逛街、出遊時穿漢服,也會將漢服“改良”以便於日常活動。在她眼裡,穿漢服不應該有太多侷限,而是自然形態。“漢服是歷史上真實存在過的一種服飾,穿漢服的人不是生活在古代,而是熱愛中國傳統文化的現代人。”李曉璇說。

最近,北京交通大學大四學生劉歡正在和同學拍攝一組漢服畢業照。曾擔任學校漢服社團社長的她認為,漢服可以逐漸成為現代人習以為常的穿著,就像T恤一樣融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劉歡通常會建議社團同學們在先充分了解漢服文化後再購買穿戴,為的是買到的漢服是一直喜歡並願意穿著的,而不是僅僅為應付活動。北京服裝學院服裝藝術與工程學院教師王藝璇認為,如果將漢服陳列在博物館中,就會同標本一樣缺乏持續傳承的可能。服裝是時代風尚的直接表達,時下青年願意在生活中穿著漢服,是將漢服帶回現實的努力,也體現出他們對於傳統文化的親近和認同。在漢服愛好者眼中,漢服和時裝在一起時象徵傳統,和其他民族服飾在一起時象徵漢族,和其他國家服飾在一起時象徵中國。“雖然現在的漢服並不能真實完整地再現中國傳統服飾的全貌,但是我們仍然可以在穿著漢服的同時,試著探尋千年歷史演變中的華夏服飾文化。如果要說時尚的話,通過不同的服飾搭配,漢服確實可以變得很時尚呢。”皇甫月驊說。

溯源:漢服迴歸文化傳承始於服章,達於博遠。

皇甫月驊介紹,協會中很多青年開始選擇漢服一部分是源於審美和前衛的追求,而更多的青年在這過程中進一步瞭解傳統文化和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成為傳統文化的傳承者。北京漢服協會名為“含章”的傳統文化交流活動已開展一年,活動以填詞、刻章、作畫等多種形式表現中國傳統文化,目的就是希望由漢服延伸到文化,吸引更多熱愛中國傳統文化的人“和而不同”地分享交流。儘管給所有穿漢服的青年找到一個共同的出發點是比較困難的,但既然有這麼多的青年願意穿上漢服,說明他們從心底裡悅納漢服。這也與蘊藏其中、源遠流長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情結難以分離。青年對於歷史的尊重、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恰巧通過漢服這樣的載體得以呈現。中華民族傳統服飾文化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當下青年對漢服的熱情,以及醉心古典風格的裝扮,反映了傳統文化越來越得到青年的認可與挖掘,這是一種不斷壯大的文化自信和自豪,也是傳統文化活力復興的體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