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政府出钱群众看戏 不仅“送戏下乡” 还要“种戏在乡”

近日,临沂市文化馆“沂蒙红色文艺轻骑兵”来到罗庄区褚墩镇永安堂养护院,为当地群众带来一场别具特色的文艺演出。《孝敬父母》《花开中国》《祝福歌》歌声悠扬,《喝面叶》《天仙配》唱腔婉转,经典歌曲《毛主席的书我最爱读》一响起,养护院的老人们不约而同合唱起来,气氛十分热烈。

此次文艺演出突出孝老敬亲主题,用嘹亮的歌声、精美的舞蹈、好看的戏曲将浓浓的敬老、爱老之情注入到每位老人心田,让老人们深切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爱。“感谢文艺志愿者们在如此炎热的天气来到我院为老人们带来精彩的文艺节目,老人们十分开心满足,真心感谢大家的热情付出……”演出结束后,工作人员正整理舞台,准备离场时,褚墩镇永安堂养护院院长送上了一封感谢信。

这是山东积极贯彻落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写人民、演人民、为人民,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职责使命的一个缩影。为丰富农民群众文化生活,推动农村地区精神文明建设,自2014年起,山东在农村实施“一村一年一场戏”免费送戏工程,按照“政府补贴、市场运作、院团演出、农民受惠”的总体思路,由县级文化部门组织各级各类文艺单位的艺术资源,深入乡间地头、深入农民中间,为农村群众免费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

山东:政府出钱群众看戏 不仅“送戏下乡” 还要“种戏在乡”

滕州市柳琴剧团在滕州市洪绪镇轴村演出

省文化厅艺术处副处长刘芳介绍,截至目前,全省130余个县中,70多个县实现行政村演出覆盖率100%;17个市中,枣庄、东营、泰安和莱芜等市率先实现行政村覆盖率100%,免费送戏、文化惠农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在扩大免费送戏的同时,山东各地始终坚持需求导向,精准对焦群众需要,精心遴选群众想看、爱看、喜欢看的优秀文艺作品开展演出。如济南市天桥区提前汇总可用剧团和剧目资源印制成册,方便群众遴选。滨州市开展“菜单式服务”,将院团演出内容提前梳理形成节目清单,供群众“自助点餐”。聊城市下发了“市级惠民演出需求计划”统计表用于前期调研,对所采购的各类剧(节)目合理分配,确保送下去的演出真正为群众喜欢。

山东:政府出钱群众看戏 不仅“送戏下乡” 还要“种戏在乡”

山东梆子大戏《跑旱船》

以演出激励创作、以创作丰富演出,山东各地通过创作研讨、作品评比、智力支持等多种方式,推动参演院团努力创作推出更多优秀剧节目,不断提升演出吸引力。抨击过度人情往来的莱芜梆子《随礼》,赞扬新农村建设的四平调《夸夸俺的生态村》《惠农政策到俺村》,倡导文明新风、移风易俗的两夹弦《退彩礼》《都愿意》等一系列通民气、接地气的优秀艺术作品不断涌现。其中,山东梆子大戏《跑旱船》、茂腔大戏《秧歌乡的故事》等深受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因较高的艺术水准,成功入选全国基层院团剧目展演。

“推进农村文化建设,服务好广大农民文化需求,不仅要积极开展‘送戏下乡’,更要大力推进‘种戏在乡’,持续增强基层文化工作自身造血能力。”省文化厅艺术处处长张东林介绍,持续开展的“一村一年一场戏”免费送戏工程,不仅为全省农村送去了大量优质文化资源,丰富了农民文化生活,更成功培育出一大批城乡文化能人。特别是广大民营剧团和庄户剧团,借助政府购买、免费送戏所提供的市场契机,不断增加造血能力,无论是剧团数量还是剧团演出条件和演出实力均大幅增长,基层文艺工作内生动力明显增强。

山东:政府出钱群众看戏 不仅“送戏下乡” 还要“种戏在乡”

2017年潍坊市戏剧创作培训班成功举办

省文化厅艺术处处长张东林介绍,省戏剧创作室与潍坊市合作,在临朐县建立“戏曲编剧人才培养基地”“小戏创作实践基地”,每年培养20名编剧人才,创作15-20个地方戏剧本;青岛市茂腔剧团累计辅导城乡秧歌队300多支,民间茂腔剧团30余个。

张东林表示,接下来,山东省将进一步梳理四年来“一村一年一场戏”工程实施情况,深入分析免费送戏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适时修改实施方案,推动全省送戏下乡工作更加有序、高效开展,为广大农村和基层群众送去欢乐和文明,传递党的声音和关怀,努力建设具有地域文化特点、深受百姓欢迎的文艺小分队、文化工作队等,打造更多“红色文艺轻骑兵”。

注:图片综合整理自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