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給藝術品估價?

洪義按:藝術市場是一個很有意思的領域,它與藝術最近又最遠,最溫情又最冷漠,最富饒又最貧瘠,最客觀公正又最蠻不講理。對這個領域進行研究最需要科學實證與商業理性的結合,那種文人或藝術家式的浪漫想象可能會不大靠譜

收藏藝術和設計產品的主要先決條件,是對物體有一種與生俱來的慾望。雖然歷史、評論甚至社會背景可以豐富一個收藏品背後的故事,並解釋它的概念或產生情況,但主體慾望與客體物之間的最初連接,決定了收藏的基礎。

如何給藝術品估價?

Van Gogh:Irises,1889,oil on canvas,71.1x93cm,Getty Center。$113.6 millions。

一個收藏家可能被19世紀的風景銅版畫所吸引,另一個發現20世紀後期彩色攝影的價值,收藏家與一件藝術品的情感聯繫決定了收藏價值。

儘管個人的價值和偏好可能會有很大的不同,但人們對藝術和設計的欣賞情感卻保持不變。在決定藝術品的貨幣價值時,必須考慮各種因素。

品相(Condition),是評估藝術品價值的重要因素之一。該作品自創造以來一直保持相同狀態嗎?如果品相有變化,它們是什麼?他們是否影響了作品的結構?他們是否影響了作品的外觀?該作品從一開始就被修復了嗎?如果是這樣,那麼這件作品的原始完整性得到了維護嗎?

其他關鍵因素是該物品的銷售和收藏史(來源),以及最近該作品的銷售價格。通過查看公開銷售記錄可以找到這些信息。

對藝術品(Artworks)和設計產品(design objects)的最有效估值,是參照類似產品的市場價格,這也被稱為“可比性”(comparables)。許多變量會影響可比性,其中最重要的是它的銷售日期。與任何市場一樣,藝術市場是流動的,5年以前的銷售記錄可能與藝術品當下價值關聯很小,只有最近的銷售記錄才是確定藝術品價值的最可靠信息。

對比較物最精確的評價來自與同一種介質作品(油畫、雕塑、水彩、素描、拼貼、版畫)的比較。例如,油畫作品的價格往往高於紙質作品,版畫市場往往是獨立和特殊的領域。無論什麼時候的版畫銷售記錄,對作品價格都不會有很大影響,這與油畫作品價值要根據過去一年中的作品銷售記錄來判斷很不相同。

一個藝術家的公共銷售記錄越多,在相同標準下與同類作品進行銷售價格比較就越重要。如果一個藝術家在拍賣市場上是新手,只有10次公共銷售(在不同的媒體)記錄,那麼任何一次價格的實現都將是決定作品價值的重要因素。如果一位藝術家的作品經常出現在拍賣會上,有200次甚至2000次銷售記錄,就會顯現出一種平均值(average price),因此,“可比性”對於理解作品的當下價值是至關重要的。

如何給藝術品估價?

Pablo Picasso:Woman with Folded Arms,1901-02,oil on canvas,81×58cm。$76.5 millions。

題材(Subject matter),也就是作品中所描繪的形象,可能會為某類作品的價格走向提供線索。例如,從印象派時代開始,描繪一束鮮花或一碗水果的作品,與一幅風景畫或同一位藝術家的委託畫像有著不盡相同的市場。主題(Thematic)因素結合創作時間,其次是媒介和尺寸,也能對作品價值產生影響。

巴勃羅·畢加索(Pablo Picasso)在這方面提供了一個很好的例子。他在大約1908-14年之間創作的作品介於具象和抽象之間,是他對藝術中基本幾何元素進行研究的產物,這種方法被稱為立體主義(Cubism)。由於這些立體主義作品在風格、日期和題材上與他在上世紀40和50年代所完成的肖像畫不同,它們也有著非常不同的價值。

稀缺性(Rarity),是由藝術家作品在市場上的出現頻率決定的,或者與藝術家職業生涯中某一特定時期特定類型的作品數量有關。當與市場需求(demand)結合時,稀缺性在估價中變得非常重要。縱觀畢加索的職業生涯,可再一次證明這一點的重要性。從20世紀開始,一幅自然主義或具象的畢加索畫作是極其罕見的,他在1920年代由於大量使用藍色和黑色而被稱為“藍色時期”的具象繪畫作品,很少出現在市場上。此外,博物館和重要的收藏家很希望能得到它們。由於這兩種因素——稀有和需求的共同作用,當一幅藍色時期的繪畫出現在市場上時,價格就會非常高。

相反,藝術家或特定時代作品如果經常出現在公開拍賣會上,它的價格就會走低。最常見的,當藝術品的風格或類型不再有流行趨勢時,對它的需求就會減少。一種獨特的作品,如繪畫或雕塑,在拍賣會上多次出現,會被認為是“不新鮮”(not fresh),往往會比市場上的新作品的價值低得多。一件作品在拍賣會上未能賣出被稱為“流拍”(Bought-In)。在大多數情況下,當一件作品最近或頻繁“流拍”時,作品價值就會受到負面影響。

雖然藝術品的價值取決於各種各樣的變量,但這些變量並不總是相關的。例如,保險或商業估價的指導方針可能比上面的介紹性定義更具體。或者,收藏家可以更多地依據情感標準為藝術品或設計產品設定價值比例。不管怎樣,瞭解藝術品背景和當前市場價格都是藝術品購藏者必備的知識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