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创作里,是繁复华美的考验功力,还是清淡简洁的更见真章?

赤裸裸的浪费

艺术创作里,是繁复华美的考验功力,还是清淡简洁的更见真章?

一:一撇一捺,构成一个“人”字,这也是艺术,在这样的创作里,艺术显得好简洁,可内容并不清淡;三个“人”字,构成了一个“众”字,这也是艺术,在这样的创作里,艺术显得繁复,构造看起来比一个“人”字,要华美得多,其实这简洁的一撇一捺也在考验艺术创作里的功力,确切的说,没有简洁就不会有繁复,体会不到清淡就感受不到整体的华美,艺术创作好比“味觉”的过程,

二:一“点”好比一个音符,N个“点”好比一个旋律,点串成了线,线连成了面,“点”看起来很简洁,可用力便不一样显得清淡,正因为力度不一样,才会有繁复的“面”,旋律才而华美,艺术创作堪称“谱曲”的过程,

三:山水画也好,人体画也罢,画中的每一个部位看起来也如一幅画,既然是一帽画就在考验功力,从而也显示其真章,才道出了艺术之美,艺术之灵瑰,

所以说,在艺术创作里,清淡简洁与繁复华美都在考验功力;繁复华美与清淡简洁都在显示真章,


诗夜城主

正所谓“大道至简”,在艺术创作里,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华美繁复固然是需要功力的,但是艺术在成熟阶段,必然是删繁就简的。我觉得任何艺术门类都是这个规律。我这里举几个艺术门类的例子。

第一,孙过庭书论。

孙过庭在《书谱》里说:“至如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后乃通会,通会之际,人书俱老”。这段精辟的书论,想必是每个人学习书法的人的必经之路,也就是一个先繁复再至简的过程。



第二,武学理论。

我们知道李小龙最开始必然也是按照传统武术的道路在行进着,最后他用哲学来解释武术,认为武术的最高境界就是“随心所欲地作用自己的身体”。这是多么简单而又实际的说法。

第三,再来说绘画。

学习绘画这门艺术时,必然要从复杂的绘画规则开始,然当你成为一名画家的时候,你

肯定追求简单有效的表达,你融入了自己的审美,思想和情感,你用寥寥数笔便已下笔千言。


其实,任何艺术创作都是一个繁复华美到清淡简洁的过程,就像真理一样,追求真理何其艰难,但真理往往就是一句话!

以上是我个人看法,对此你有什么观点呢?欢迎留言,谢谢关注!


铁匠的头发

谢谢你的精彩提问。艺术没有固定的审美尺度。只有具体的作品的美。如果有固定的一个审美尺度。那么,就不叫艺术了,因为大家都可以按照那个尺度去讨好你了,而你的审美一定会疲劳。


为什么艺术永远在追求“不同”?到底怎么创作艺术作品就会不同凡响了?

这正是艺术的难度。

因为,艺术之美,没有现成的答案。

所以,题主提出的繁复与简淡孰高孰地根本不是艺术作品本身高下的问题。

技法上,画面繁复也有底下的艺术,因为,太多的堆砌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务必删繁就简。


但是,还是技法上画面繁复,但是内容充实,主次分明,信息量大,同样是艺术高超的体现,也是艺术趣味丰富的体现。

例如罗中立的《父亲》就画一个人物肖像,并没有什么宏大场面,众多人物,但是,细节非常丰富,甚至每一条脸上的皱纹,都是多少年的故事,你说这是简淡吗?

艺术的表达是多层次的,审美也是多层次的。艺术作品与审美的内心要求一样丰富多彩。


只不过艺术家把审美用艺术语言表达出来了,而欣赏者与艺术家产生看共鸣而已。

我们有些艺术家总觉得只有自己最懂艺术,这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应该看到,欣赏艺术的内心也是很多的。这就是为什么艺术作品会引起社会关注的原因。

给欣赏者需要的,这是明确的。

但是,怎么把欣赏者需要的给他们,这对艺术家来说,永远是一个谜。


所以,艺术家也不要研究繁复与简淡了,你就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就是谢天谢地了。

古人有“一句三年得”的说法,说明艺术家对自己的内心是忠实的。

未必三年一定鸿篇巨制,也未必十年磨一剑。

该鸿篇巨制的,你就按照鸿篇巨制去做,该芙蓉出清水的,他芙蓉出清水。

例如,库尔贝的《画室》就繁复恢宏,而马奈的《奥林匹亚》就简淡从容。

但是,都很美效果,都有成功之道,也都符合大道至简的原理。


不过艺术家总是有善简淡的,也有善繁复的。而艺术审美价值很高,就其致一也,如果审美情趣平平,那就都不可取。

例如,宋代马远和元代倪瓒-清代八大山人,都是简淡的高手,而范宽、王蒙、石涛都是繁复茂密的高手。

这又有什么区别呢?美本来就是多样的。

一定要记住,没有繁复与简淡,只有精彩更精彩,才是艺术的灵魂。

为你喜欢“大道至简”,那是说,好的艺术都是明了的艺术,能够明了都是好艺术。

绝对没有伟大的艺术越简单越好的道理。


千千千里马

艺术创作中的价值标准是没有形式和内容之分的,语言形式上可简可繁,内容上叙事与叙意皆可,百川归海,殊途同归。

艺术家都必须在艺术实践中摸索出最贴近自我生命的艺术语言和风格,并且能够表达出属于独创的艺术思想和内涵。
先来欣赏下洛可可艺术家布歇的奢繁。

如果从表现形式和内容上去回放艺术的发展轨迹,那么从原始艺术到宗教艺术再到强调艺术观念的现代艺术那么这种轨迹就是呈现出顺向和逆向兼具的非线性跳跃特点。西方从上古时代到希腊、罗马的艺术是加法,各种表现对象与内容越来越丰富,各种表现形式越来越繁杂。到了禁欲的中世纪算起了减法,各种样式趋于简化,题材也更加单一。文艺复兴一把火把各种艺术的表现形式又燃烧兴旺起来,时间到了十九世纪的后印象画派,随着东学西传艺术语言又朝着极简样式的原始艺术和东方艺术回归,直到近现代所呈现出的如万花筒般的纷杂绚烂的多样化局面。


我们民族的艺术表现中类似这种简与繁的变幻更是令人目不暇接。总体到盛唐时期繁琐的艺术表现到了顶峰,元以后基本就是写意的天下了,在大道至简、气韵生动方面已经登峰造极。民国后西学东渐捅了繁杂写实的马蜂窝,大叙事、大情景的繁琐写实一度占了上峰。
擅长古典写实的英国画家塔德玛也有相对简洁洗练的艺术表现。


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大道至简的莫兰迪。


大家或许会心一笑,怎么古今中外都是拧着劲地玩呢?可就是这么拧巴着,顺着逆着地玩才玩成了现在对于艺术创造上的任何可能性。只要你有别具一格的思想和语言风格,繁琐复古和简洁直白任君选用!

当代艺术在创作形式上的选择愈发的多种多样,无论是手法表现还是具体内容都没有整齐划一的标准和模板。唯有一点是昏鸦可以确定的必然,那就是不具备强大的思想和独辟蹊径的自我风格终将会昙花一现。

创作上的所谓功力一说不能在繁琐或是简洁的形式与内容上做出孰高孰低之体现,这没有必然联系,属于各自不同的艺术实践与评判标准,也有着不尽相同的审美体验和价值。


疾飞昏鸦

艺术的创作,需要结合时代的文化元素,扑捉观众的兴趣爱好。简单地说,艺术作品是给别人欣赏观看的,如果没有观众的喜欢,没有市场,即便作者认为自己的作品是独步天下,哪也只能自己去欣赏了。


一副好的画作让大家看了之后的直观印象是美好还是厌烦,关键在于作者融入了什么样的艺术思想。

质朴、真实、自然是任何一个时代不可多得的珍贵品质。 举个例子:一个天生丽质的美人,不需要化妆站在那里,一颦一笑,就足以摄人心魄。一个丑女,才会想着鼓捣自己的脸,因为不自信,不自然,在她看来,要迷到别人,靠的是技巧,靠的是浓抹粉妆,露胸晒肉。


同理,艺术的真正美是在自然真实的基础之上,需要高尚文明的内在支撑,而不是就披上一层“皇帝的新装”而称之为艺术。比如西方文艺复兴的画作,谁都一看就是小黄画,画裸体的。他们的作品是够真实的,问题是缺少先进文明和文化的支撑,成了低俗下等的画作了。

人类历史上,从来就没有摆脱过病态审美。过去如此,今天也是如此。不同的时代,对应着不同的瘟疫。吃饱了没事干的时候,总得找个话题吧。


文化决定了艺术的品味。北宋绘画是历史上巅峰,宋徽宗引领的宣和画院,出了无数名家名作。 《千里江山图》作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是18岁的王希孟的作品,徽宗亲自指点。

我想,在绘画方面也不需要过度西方画风。美学和艺术的极致美就在我们这里。


崇儒

这个问题提得有深度。艺术鉴赏没有统一标准,繁复华美和清淡简洁都是艺术语言表现手段,艺术家通过不同艺术语言形式向欣赏者说话,传递一种审美情趣,告诉一种观念,让观者得到精神层面的感悟,进而提升自我境界。


布格罗《静坐的浴女》

就像人们平常用语言交流,有的人随口喜欢说文绉绉的话,常喜欢在语言中夹杂成语和典故,让听者似懂非懂,给人感觉很有文化的样子。有的人喜欢说简单直白的口语,它是一种高度概括性语言,人人容易听懂。

布格罗《春风》

用繁复华美绘画语言的画家,跟喜欢用成语典故的人说话时在本质上一样,追求大而全,广博而深刻的特征,常以精益求精的细节打动人。

马什尼科夫超写实绘画

这种画风非常精致细腻,可以说是用加法叠加的方式来画画,对人物造型以均匀的色块组成为主,追求物象的自然本色。用细腻笔触表现效果,对每一个细节都刻画得相当精微,如同真人真物的再现。像古典主义、写实主义、超现实主义都是这种风格的代表。

冷军超写实绘画

法国新古典主义大师安格尔,学院派代表画家布格罗,以及中国当代油画家罗中立、冷军等人的作品,画面细腻逼真,人体身上的头发、皱纹、毛细血管,甚至指甲盖中的灰尘都画得清晰可见。展现了画家非常深厚的写实功力和观察能力。

像这种画法,若没有几十年的勤学苦练,根本把造型画不出来,在局部容易失真。

蒙克《男人和女人》

清淡简洁的风格,是一种用减法画画的方式,去除不必要的繁琐,用凝练笔墨画画,始终以追求神韵为宗旨,是中国画大写意的主要表现语言。欧洲绘画走到表现主义之后,也对这种画风产生强烈兴趣,画家们抛开以前的写实倾向,用笔以线条造型为主,洗练简洁,具有很强的概括性,并且流露出清淡率真的风格。

中国画家中,一大半都在这样画,这是优良传统。西方画家像马蒂斯、蒙克、毕加索等人,甚至之前的梵高等人,都是代表。

八大山人大写意花鸟

清淡简洁比起繁复华美来,更考验画家的综合能力,它是画家简化了的一种理想化形体,并融入了画家大量情感和哲学思想在里边。画面风格给观者提供一把钥匙,观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艺术修养进行审美再创造,得出更多的审美趣味。


鸿鹄迎罡

至繁和至简,殊途同归。


数学上有个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所有自然数的和为负十二分之一”,当然这个问题并非没有争论,也引发了诸如是否真的有无数个自然数?是否真的存在无穷大?又或是自然数的增长并非没有尽头,只是这个数值接近于无限大,而非无限大,在此之后还有其他玄机?

这种问题的答案我们自然无从知晓,但我们可以将这一点点启发应用到日常思考中,繁复精巧的事物和简练明晰的事物同样都能引发我们的日常审美经验,人类既能欣赏波斯挂毯复杂绝伦的图案,也能从大自然中领悟出简单清晰的几何图形——也许部分科幻爱好者还记得《三体》中的“水滴”——至简的背后也可能是更终极的奥义。

《三体》爱好者制作的渲染图,即便从工业制造的角度,越简单越复杂。


现有的艺术史也不是绝对和片面的,通过艺术史我们只能明白历史如何发展到今天,但这并不揭示什么艺术发展的“真谛”,比如说,十七世纪欧洲盛行的巴洛克艺术以繁复著称,几百年后坦然接受欧洲传递的“西方艺术发展”的接力棒的美国,则发展出了现当代艺术上重要的“极简艺术”,今天人们的日常审美依旧能看到极简艺术的影子。但这并不能说明艺术的发展,必然会经历由繁至简的阶段,毕竟与接近无限的宇宙相比,地球的艺术史还显得如此年幼。

东方文明很早便掌握了返璞归真的奥妙,但谦虚的东方子民也不会因此而叫嚣着自己掌握世间万物的真谛,摆出超然的态度,事实上我们睿智的祖先并未想驯服自然而试图掌握什么,他们采取与西方截然不同的态度,试图融入天地,因此他们的创作有时候看上去很稚拙,却又很深奥。归根结底,本体论和认识论终究只是思考问题的方式。

因此我们常说“大道至简”,反过来说也成立,“大简至繁”。简,繁,更能看作是两种方式,一个试图做加法,一个试图做减法,但初衷无变,对大写真理的追求,而且繁简并非绝对,只指明方向,而非目的地。


透明流动虚无

无论繁复还是简洁,

“画得好”才是见真章。

提香《抹大拉的玛利亚》

米开朗基罗壁画《创世纪》

上面的这些绘画,

应该是我们公认的繁复细致的一类。

比如提香的画中人物描绘的非常细微,

整个的光和色都恰到好处,

脸上的皮肤质感甚至头发丝都根根分明,

这可能是古典时代、没有照相机时最接近真实的。

而米开朗基罗最负盛名的壁画《创世纪》,

画面面积达到14x38.5平方米、包括9幅中心画面和众多装饰画、一共343个人物。

完成这样繁复的作品需要具备超凡的智慧和毅力。

常玉《静物》

马远山水画

而要提到清淡简洁的作品,

中国画中的各种写意作品一定能排上号。

常玉的花卉作品常常就是简单的线条勾勒,

但是巧妙的以重彩、深色的环境色来突出花卉的灰暗、惨白、无力,

这种有点落寞有点无奈、有点愤懑也有些失望的情绪,

在特别简洁的画面中表露无遗。

而马远的山水画秉承了中国画最经典的写意留白,

虽然寥寥数笔但是却让人感受到了沧海茫茫。

而这些,

无论繁复还是简练,

都表现出了高超的艺术水准。

线条简洁的作品

面对上面两幅作品,

我们无法简单的说哪个更见功力,

有些画得很详细却又很生硬无趣,

有的就是一笔画但生动的动态感却跃然纸上。

所以,

只有“画得好”,

才是硬标准。

那么,

你更喜欢哪种作品?



art张小玉

人有高矮胖瘦,所以喜欢抽象、写实主义、照片拷贝,而成为大师都是从写实到抽象、从繁杂到简单。最鲜为人知的毕加索是抽象派,大部分看的云里雾里,而达利更让一般人难以想明白,比如还有齐白石的虾也是这个道理。少数人掌握真理,这些画本来就是放博物馆和画廓里,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区别。

下面看一眼现在最网红的画家——冷家的一幅照片式的画和一条齐白石似的虾,品味一下真实和写意。
这张虾和齐白石的虾,只要有七情六欲,看出七、八种口味。


西方古典的美也是一种,只要想画画的人,必须要经历的阶段,直接跳到齐白石的境界,哪你是人中龙凤,真成了大师中的大师。
还有抽象的写实,心里的抽象和手上的抽象,看看古人和今人的区别、虽然放了几十年和几百年、几千年还是人的心,眼中的心。

很破很旧的画,只有一只墨水里的鸟,但是很值钱。


恋爱的犀牛V

艺术创作的目的,就是为追求美,首先我们应该弄清楚,什么样的艺术作品才具有美呢?美是什么?美就是美感,一切文艺活动的创造,欣赏和批评是离不开“人”这个主体,所以谈美要从人谈起。从人类学对古代社会的研究来看,艺术和美不是起源于抽象概念,而是起源于吃饭穿衣,以及生产劳动之类日常生活实践。古云:“食.色,性也"。艺术和美也最先见于食色。中外文都用"趣味"来指"审美力"。较早的哲学家认为"美是客观存在的,过分强调"理性"认识,而忽视感情认识。直到17.18世纪启蒙运动中,英国的培根和霍布士等哲学家,才把理性认识看作是感性认识的进一步发展。美既不是客观的,也不是主观的。马克思主义是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人与对象关系的。他认为美是"主客观统一”的。你能说繁复的艺术品比简约的艺术品更美吗?繁和简的美,不在于艺术品夲身。就艺术创作的夲身来看,必然要经历一个由简到繁,再由繁到简的过程。这也是艺术创作趋向成熟经历的过程。从零到整,再从整趋向零。实际上,世间万事万物都在经历从简到繁,再从繁趋向简的发展过程中,也就是成熟和完美的过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