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德荪对话周一兵:中国方案商的创新路径

谢德荪

谢德荪教授是斯坦福大学终身教授、斯坦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亚太中心主任,被公认为动态管理之父,“战略创新理论和创新商业模式引发新市场”这一专门领域最前沿的专家。

谢德荪对话周一兵:中国方案商的创新路径
谢德荪对话周一兵:中国方案商的创新路径

周一兵

周一兵为原神州数码信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总裁,ITSS执行会长,带领着神州信息连续十多年位居中国IT方案商的榜首,具有丰富的企业IT市场创新转型的实战经验。

产品技术创新理念已过时

谢德荪对话周一兵:中国方案商的创新路径

话题从最近备受关注的芯片研发开始。国内要求自主研发芯片,以避免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呼声很高。那么,芯片研发是必不可少吗?属于什么层面的创新呢?

谢德荪认为,芯片研发对于中国来说很重要,必须要投入;但芯片本身不是新技术,所以仍属于流创新的范畴,而我们最需要的是源创新。

谢德荪教授的战略创新理论,将创新分为三种,分别是:

1

始创新;

2

流创新;

3

源创新;

其中,始创新是原始的发明创造,属于科学创新的范畴,也是创新的“最高境界”,极其稀少,比如蒸汽机、电的发明等。我们通常看到的创新,都不是科学创新,而是商业创新,其创造的是价值。

谢德荪教授将商业创新分为始创新和源创新两种。其中始创新是产品技术的创新,能够增加已认同现有的价值;而源创新则是组合资源创造新价值。

对于中国的芯片产业,谢德荪认为,中国可以采用轻、快、灵的方式来发展,比如收购某个成熟的团队来做开发,而芯片的制造已经形成成熟的全球产业链,未必要自己亲自来做。但

更重要的是,我们要考虑芯片应该怎么用,这就涉及到源创新的范畴了。

作为IT应用的实践者,周一兵对此表示赞同。我们国家在“核高基”方面有不少的投入,但产品实际应用比较少。神州信息曾经建立一个实验室,通过联调测试,促进国产CPU、操作系统和中间件的应用,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因此,产品技术要放在整个生态当中,实现应用;只有实现大规模应用了,才能体现技术创新的价值,获得回报。

IT本身并不是价值所在

当前,中国政府正在大力提倡创新创业,其中IT产业无疑是中坚力量,各类新产品新技术不断出现,比如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

谢德荪对话周一兵:中国方案商的创新路径

谢德荪教授表示,如果只谈这些新产品新技术,则属于旧的流创新的范畴;而源创新则是要发掘这些新产品新技术的价值,尤其是创造过去没有的新的价值。

他认为,IT产业本身并不是价值所在,其价值是与行业应用、个人应用相结合。因此,中国IT行业最好的商业模式是“鲜花插在牛粪上”。这里的鲜花,指的就是IT领域的新产品新技术,而牛粪则是众多传统企业。相比美国,中国的传统企业还很落后,正需要新技术来改造它们。“鲜花”给“牛粪”带来了新的应用;而“牛粪”则为“鲜花”提供生长的营养,双方之间形成了很好的正循环。

周一兵以其在神州信息的实践来说明IT技术如何通过造福传统产业而实现价值。目前中国有上千家银行,其中数量最多的是规模很小的村镇银行。这些银行由于自身实力较弱,无法支撑庞大而昂贵的IT系统。神州信息在西安建设了数据中心,利用自己常年服务大型银行的经验,开发了金融云平台,为这些村镇银行提供全面的SaaS 服务。目前,已经有200多家银行采用了神州信息的金融云服务,成为云技术的最佳落地实践。

周一兵说,在这个商业模式中,使用谁的产品、谁的技术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够为这些小微银行带来价值。他表示,对于企业而言,不必纠结于核心技术(芯片、操作系统、数据库等)本身,而是要更关心怎么使用这些技术,用在哪里,如何创造最新价值。当然,对于国家而言,核心技术意味着信息安全,是必须要跟上的,跟企业的立场有所不同。

挖掘中国市场的独有价值

谢德荪对话周一兵:中国方案商的创新路径

谢德荪教授所倡导的源创新,强调价值的创造,包括社会价值和企业价值。他认为,同样的产品技术,在不同的国家可以创造不同的价值。这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是很大的机会,也是值得投入的方向。

他举例说,支付宝这样的技术,在美国早就有了,但没有能够取得大规模应用,也就是没有发挥出价值来。而在中国,马云通过支付宝成功地解决了中国所欠缺的信用体系和消费者保护体系,因此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如今又通过移动支付在创造更大的价值。

相比而言,目前的区块链技术被用于炒币,这属于没有价值的行为,受到政府的限制也是理所当然的。而区块链的未来,一定是要与行业应用相结合,去创造价值。

B2B企业要着力提升客户粘性

谢德荪对话周一兵:中国方案商的创新路径

谈到创新,我们更容易联想到的是B2C企业,他们由于直接面对消费者,因此创新的花样更多,带来的客户价值也更明显。B2B企业无法在业务规模上跟B2C相比,但可以在为客户提供商机上多下功夫,以提升客户粘性。

周一兵表示,国内方案商正在从集成向应用转型,离用户更近了,客户粘性也更强了。这一转型也就是从专门的IT向行业+IT转变,不只是提供OA之类的纯IT应用,而是在业务层面为客户带来创新。然而,国内方案商目前最大的问题还是规模太小,需要通过创新业务模式来提升规模。

他举例说,神州信息过去是为税务部门提供服务,最近则搭建了一个税务服务平台,专门从事营改增业务,可以服务更多的企业。大家都知道,中国有几千万家企业,如果这个平台能够吸引到其中的100万家,即使每家企业只付1万元的费用,也是一个上百亿的营收业务。他认为,B2B企业也要向B2C企业学习,去挖掘客户的刚性需求,这样才能找到真正的创新业务模式。

生态系统助力企业创新

建设生态系统,已经成为当下IT企业的口头禅。在源创新理论中,谢德荪教授也认为生态系统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他所强调的生态系统,正是要把企业的产品技术,放到一个可以创造价值的系统中去运转,从而形成正向循环,最终形成源创新。比如有了车,就需要有路、有加油站才能跑起来,否则车的价值就得不到发挥。

在国内,以乐视为代表的某些企业以生态自居,实际上是什么都自己做。谢德荪认为,乐视是在滥用生态这个词,用封闭的方式来做生态,最终压垮了自己。这其实是反生态的。

与乐视相对照,周一兵认为,华为在生态建设方面就做得很好,强调自己是“被集成”的,与方案商形成很好的合作关系。

周一兵表示,建生态首先要考虑清楚哪些是自己要做的,哪些是合作伙伴要做的,有清晰的业务边界。

源创新重要的是思维

谢德荪对话周一兵:中国方案商的创新路径

转型与创新,是国内方案商在普遍思考的问题。很多方案商转型了很多年,也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和路径。周一兵表示,转型就意味着创新,寻找以前未走过的路,因此其方向不应该是预先设定好的,而应该是逐步探索出来的。

他强调,转型就必须要另起炉灶。

采用全新的团队、全新的机制来进行,而不应该让原有的业务、原有的团队去转型,这样难度太大,成功可能性很小。同时,他认为,方案商的转型,应该集中资源,不能把战线拉得太长;毕竟转型是有失败风险的,要避免到处救火。

谢德荪教授也认为,做源创新,最重要的是思维的,通过创新来颠覆市场。但他表示,源创新绝不是所谓的“追风口”,而是要寻找别人没有看到的创新之处。当下国内企业普遍“太短视,只想赚快钱”,这是无法实现源创新的。

最后,他再次强调,中国企业没有必要一定追求技术领先,而是要考虑怎么利用技术来创造最大的价值。源创新,将使中国“强起来”,建立起新时代中国特色的创新文化。

谢德荪对话周一兵:中国方案商的创新路径谢德荪对话周一兵:中国方案商的创新路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