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街亭不失,蜀汉有实力扩大战果吗?

李蕾

理论上有可能扩大战果!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首要进攻目标就是甘肃地区,也就是当时的陇右和凉州,蜀汉的战略计划是利用魏国的防卫疏忽,守卫军队主力过于集中在陕西南部,也就是汉中前线,蜀汉集中主力突然向西挺进进入陇右地区,如果战事顺利,可以进一步向北推进进攻凉州,如果这一方向的战事顺利,蜀军完全可以挥军东向杀入关中!



但这一系列军事计划的前提是,当蜀军主力在陇右地区作战时,在关中和汉中前线的魏军主力也会察觉蜀军的进攻意图,会立刻向西进入凉州和陇石地区展开救援,街亭就是必经之路,对于蜀汉还是魏国,街亭都是要争夺的目标,蜀军占领此地,进可杀入关中,退可阻击来自关中的魏军,切断凉州陇右地区与关中的联系,从而为蜀汉赢的时间一点一点吃掉整个凉州和陇右。

可蜀军偏偏就在街亭这一重要位置出了问题,由于马谡的临阵变化,造成本来已经占领街亭的蜀军,不费吹灰之力,又丢掉了这一重要战略位置,造成关中的魏军长驱直入杀入陇右,在魏国主力压上的情况下,还正在陇右地区相持的蜀军主力,既怕与魏军主力在甘肃平原上展开决战,又怕被魏军主力直接抄了后路,只能提前选择撤退。



如果马谡能守住街亭,关中魏国的增援部队会被死死拖在关中地区而不能西进,即便选择北上从甘肃北面南下增援,也需要绕远上千里,路程和时间耽误太多,这样也可以为诸葛亮赢得足够的时间来吞并整个陇右五郡,陇右地区一旦被蜀汉整个拿下,没有复杂的山脉阻挡,蜀汉可以以陇右地区作为跳板进一步攻下整个凉州,赢得大量土地和至少几十万人口,即便拿不下凉州,未来蜀汉兵伐长安,也可以避开汉中这一不利的山脉地域阻挡,魏国的防卫负担将更进一步加重,同时拿下陇右和凉州地区,也可以彻底打通蜀汉政权与西北的联系,争取到地方少数民族的支持,届时魏国的关中地区将会遭受来自西面和南面的双重压力。

只可惜诸葛亮历经五年的筹划和布局,最终因为街亭的丢失而葬送了一切努力,马谡落下了一个身损人亡的下场。


辽宁资深球迷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原,没有采纳魏延的计谋取子午谷道路直达长安,并不仅仅是因为诸葛亮谨慎,而是因为诸葛亮的战略目标并不在长安。

从地图上看,曹魏帝国最细的部分,也是和西域的连接,就在于陇西,也就是天水、安定和武威三郡。而街亭,就是曹魏大军进入陇西的咽喉。一旦马谡能守住街亭,挡住张颌,那么诸葛亮就能够从容的占领三郡。断绝雍州和凉州和中原的联系,从而慢慢的蚕食和消化这两个州。而雍州和凉州民风彪悍,又是养马的地方,诸葛亮占据了雍凉,就等于有了很好的兵源和养马地。

然后等天下有变,从雍凉和汉中两路出兵,夹击长安,胜算就大大的增加了。

很多人的一个误区就是,认为曹魏占据天下最精华的十分之七,所以蜀国和吴国是没有希望的,这是完全错误的。在古代,国家实力和动员力其实关系并不大,如果国家实力代表一切,那么金朝就根本不能灭了辽朝,而清朝就根本不可能取代明朝了。

事实上当时的曹魏,虽然家大业大,但是也三面受敌。同样可以从地图上看出来,诸葛亮是一路,东吴陆逊是第二路,北方的鲜卑可汗柯比能是第三路。曹军兵分三处,中央军大约有四五万居中调度。诸葛亮第一次北伐,都已经让曹魏窘迫的只能靠天子亲征才能稳定下来局面,并且当时曹魏的首都洛阳都乱成一团,还有传闻说天子已经在长安驾崩,要拥立雍丘王曹植为皇帝……

魏略曰:是时斗言,云帝已崩,从驾群臣迎立雍丘王植。京师自卞太后群公尽惧。

所以曹魏远远谈不上占据多大的优势,就差马谡这一点点,三分天下可能就是完全不同的结果。结果,在最不应该出问题的地方,马谡捅了一个大篓子,不但捅掉了自己的性命,也断送了诸葛亮北伐形式最好的一次,真是让人唏嘘不已。


经史通义

如果街亭不失,蜀汉有可能阶段性的扩大战果,但假若蜀军继续深入魏境,则会有加速蜀国灭亡的危险。

我们都知道,说是说三国鼎立,其实是曹魏一家独大,蜀汉与曹魏相比国力相差悬殊,况且当时魏国国内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兵强马壮。我个人认为蜀汉不具备打败对方的能力,而北伐初期的所谓胜利只不过是趁当时曹魏政权对蜀汉防范疏忽,在陇西地区实力又相对较弱的而取得的暂时性战果,一旦曹魏倾全力对付蜀汉的时候,蜀汉离败亡就不远了!



决定战争胜负的往往是规模和实力,其它的因素固然能取得战术性和局部胜利,但难以改变最终结局,正如日本鬼子在二战时打赢了大多数战役却最终输掉了战争一样,自身定位错误导致战略方针出现偏差注定只能是失败下场。我一直认为在当时的三国之中蜀汉最为潺弱,它应该坚持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外交方针,要不左右逢源,要不就坐山观虎斗,反正就是要让自身在韬光养晦中徐图发展,而不是今天伐东吴,明天又伐曹魏,将本就不多的本钱挥霍一空,蜀地相对中原和江南经济落后,人口稀少,资源匮乏,这是先天不足,而主政者任何一个失误决策都足以带来灭顶之灾。

诸葛亮的前后《出师表》写得慷慨激昂,令人振奋,作为一个丞相搞出这样个东西服众是可以理解的,但在条件尚不成熟的情况下急着实施就是犯了战略性错误了,而且作为一个政治领导人过多过细的干涉具体的战术性军事事务也是不应该且不必要的!

说了那么多我并没有想要诋毁诸葛先生的意思,只是就事论事时说开了而已,记得读书时有老师说过这样句话:没有诸葛亮一样会三分天下,有了诸葛亮蜀汉亡得更早。我当时和所有同学一样不以为然,在心里甚至骂老师疯了!但现在想来,很多的事跳出惯性思维,换一个角度去看问题也许还真能看到不一样的精彩!

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高抬贵手……


湘中明珠Zxp

先说说我的回答吧,如果街亭不失,蜀汉都没有可能扩大战果。为什么我这么说呢?诸葛亮是尽起蜀汉全国之力北伐的,军队只此一支,失去了蜀汉则灭亡。所以亮不敢孤军深入,更没有同意魏延的子午谷奇计突袭长安。

1、蜀汉羸弱,只能东连孙权,以功为守

在三国中,看地图就能知道,蜀汉虽然据守天府之国,易守难攻,但居西南,为三国中人口、经济、交通等都居末,根本上和其他两国没法比,也很难再有突破性进展,只能在外交上东联孙权,北攻曹魏,以攻为守。

而且蜀汉能征善战者在夷陵之战已损耗殆尽,已无大将可用,有句话说得好,“蜀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当然,有老将赵云、魏延,这相比其他两国的青年将领根本没法比,比如吴有陆逊父子,魏有曹真、司马昭,就连姜维都是投降过来的。


2、街亭若在,攻取长安不能胜

诸葛亮北伐,一直是步步为营,稳扎稳打,从不冒进,这样虽好,但每此攻取城池总要找人来守吧,如果这样的话,守军从何而来,有人说:从当地募兵,这样真的可行吗?

我的答案是,不行,这都需要粮草呀,蜀汉大军自己都没有粮草吃,何况守军,所以诸葛亮五次北伐退回蜀汉的时候把攻占的城池都放弃了,原因正在于此。

再加上蜀汉有一致命的要害,那就是剑门关,就是街亭的后一关,不管你诸葛亮如何攻占城池,只要我司马懿率一军攻克剑门关,蜀汉军队便是死无葬身之地。

街亭守一次可以,那么十次呢?难道司马懿不会胜一次,只要胜一次,蜀汉就会大败。这就是地形的优势,这就是天命。

3、天时、地利、人和,均不占

虽然北伐打着汉室恢复中原的口号,但老百姓需要的是和平和盛世,北方经过曹魏两代君主早已巩固,全民归心,现在诸葛亮来犯,老百姓会答应吗?人和第一个就不占。



地利前文就有说过,根本不占只会败得更快而已。天时也不占,为什么这么说呢?诸葛亮也通奇门遁甲,自然知道其中道理,在最后一次北伐天降大水救司马懿就可以看出,汉气数已尽,他只是为报刘备知遇之恩,逆天而行罢了。

此文只代表个人观点。


阁中论史

历史上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没有采纳魏延风险极大、不可控因素更多的所谓“子午谷奇谋”,而是声东击西,进取陇右。诸葛亮先是命令赵云邓芝率一万疑兵扬声走箕谷,假装攻击郿县,成功吸引曹魏大将军曹真所率大军陷入崎岖难行的箕谷。与此同时,诸葛亮以七万之众,号称三十万,突然兵出祁山,声势浩大,关陇震动。陇右五郡中的天水、南安、安定三郡望风归服,曹魏雍州刺史郭淮退守上邽待援。消息传到洛阳,曹魏朝廷震恐,魏明帝曹睿立即大举出动,坐镇长安。

鉴于曹真大军深陷箕谷,曹睿于是命令张郃带领五万精锐的中央骑兵军团前往陇右救援。诸葛亮安排数千军队攻打(实际就是看住)几欲投降的祁山堡,并命令魏延带领二万部队围攻上邽,同时命令马谡为主将、王平为副将带领二万军队作为前军迅速赶往街亭据守,同时让高翔带领五千军队把守列柳城,以阻断陇西郡等其他魏军对街亭张郃的接应,保护马谡侧翼安全。这个时候,曹魏凉州刺史徐邈带领数千军士开始攻打南安,诸葛亮在安顿各种事务的同时,派遣少数军队去招降陇西郡,未获立即成功,答复一个月后投降。

但是,马谡率军紧急行军到达街亭后,却拒不接受王平的劝阻,违背此前军事会议上诸葛亮安排好的防守方案,不下据城,擅自驻军南山,意图采取攻势防御:若此后张郃军队长时间围山,则必然会疲惫不堪,己方以逸待劳,可居高临下、一举击溃魏军。然而由于马谡缺乏实战经验,忽略了取水通道的重要性,使得几天后山上的蜀汉军队被魏军截断取水通道而干渴难耐,只好提前下山去冲击尚未疲惫的魏军,结果溃败,街亭被张郃军团成功突破。此时,郭淮带领一支数千人的军队突出上邽,冲出魏延的包围,杀奔列柳城,驱走高翔。魏延率军追击,途中被已经突破街亭的张郃骑兵截住,魏延退走。当时诸葛亮亲自率领的大概一万五千后军已经紧急赶来,距离街亭只有数里路程,得知街亭已失,进无所据,只好退兵,立即收拾部队,拔天水数千户居民返回汉中。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期间,马谡率领前军如果遵照诸葛亮的战前部署,在街亭当道进行防守,设置堡垒,铺设扎马钉等等,做好防御,必然能在街亭多坚守一段时间,诸葛亮率领后军将足以来得及抵达街亭。

当时陇山北侧的安定郡已经归服蜀汉,如此,张郃军团将会陷在陇山之中,粮道不稳,并可能会遭受前后夹击,只能迅速撤走,否则会被歼灭。期间魏延另外所率领的蜀汉军队即可歼灭曹魏雍州刺史郭淮和凉州刺史徐邈所统领的军队(总计不超过一万人),随即陇西郡、祁山堡必然先后投降,蜀汉即可占领陇右五郡,并进而控制整个凉州和部分雍州。

凉州人口众多,是著名的产马区,盛产小麦等粮食,蜀汉实力将因此暴增,经过休养生息、训练大批骑兵后,以陇右为前进基地,居高临下威慑关中,在汉中军队的策应下,即可轻易夺取整个雍州和关中。如此,曹魏之灭亡就是时间问题了。


红色星河

如果街亭不丢,诸葛亮有实力扩大战果吗?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六年春,扬声由斜谷道取眉,使赵云、邓芝为疑军,据箕谷, 魏大将军曹真举众拒之。亮身率诸军攻祁山,戎陈整齐,赏罚肃而号令长明,南安、天水、永安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魏明帝西镇长安,命张邰拒亮,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邰战于街亭。谡违亮节度 ,举动失宜,大为张邰所破。亮拔西县千余家,还于汉中,戮谡以谢众。



建兴六年(228)诸葛亮放出风声,将由斜谷攻眉,并派出赵云,邓芝出箕谷,引诱曹军主力,魏大将军曹真果然被吸引。诸葛亮率主力攻祁山,军容严整,赏罚显效,进展神速。南安,天水,永安三郡降蜀,关中地区震动,魏明帝曹睿亲率大军赶赴长安,令张郃抵挡诸葛亮。诸葛亮派马谡率军与张郃战于街亭,马谡没有遵照诸葛亮安排,被张郃打败。诸葛亮只好迁徙西县一千多户退回汉中,后斩马谡以赎过错。



从这些过程看出,马谡在街亭一战中存在过错是肯定的,而不是诸葛亮故意叫马谡背锅的说法。至于街亭守好,能否再扩大战果,这有个过程,以当时蜀国实力,面对魏国皇帝亲自出马,举国动员的气势要立即就扩大战果肯定比较难。但是,我觉得稳定一段,先慢慢经营已经夺取的几个郡还是可能的。第一,街亭是一个关键隘口,如果不丢,新投靠的三郡就能稳定,张郃只是一介武夫,从后来木门道被射身亡看,并非不能战胜的神话;第二,姜维是当地人,熟悉民情,有一定人脉,运用的好能广泛争取民心;



第三,仅西城县近郊就有一千多户,天水,南安,永安三郡人口估计不会太少,是一个值得经营的地域 ,说不定强于人口被曹操迁走的汉中;第四,治理国政是诸葛亮长项,只须数年就可收到成效,如与汉中,西川连通将产生巨大效能。第五,如在三郡站稳脚跟,就不仅免除了后面的几次劳而无功的北伐,效费比十分可观,而且能侍机逐步向东发展,只要抓住机会,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流誉后


暂时性的扩大战果是可能的,守住街亭,并有了和魏一争长安的可能,因当时魏司马懿上任不久军心丶将心不统,虽说蜀军人数少于魏,但孔明乃军心所在,将帅一心。所以蜀魏总体实力差距不大。



最重要的问题不是能不能攻下长安,而是守不守的住,古人云"打江山易,守江山难",就算守住了街亭,攻陷了长安,但是每一座城都需要分兵把守,分兵太散难保司马懿不会逐一蚕食回来,再加上孔明尽起西蜀之兵伐魏,朝中大臣不和。东吴也不会看你蜀国强大起来,若此时陆逊发难,孔明必定回兵救援,祁山以东又能否守得住司马大军,都是未知数。



总之历史错综复杂,一切只有时世中人才清楚,我们只需细细品味三国之中的精彩味道。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不喜勿喷哈🌝🌝🌝


宅秃头的佛系90后

未必会扩大。

首先我们从国内角度出发,当时的蜀国因为失去荆州在粮食方面比较吃紧,街亭不失,只不过是给没有粮食的蜀军一条后路而已。


其次从国外角度出发,就算可以扩大战果,东吴方面也不可能放手看的,极有可能就是坐看二人打斗,企图收渔翁之利,这样魏国就可以放手于其相斗因此有可能无法扩大。


张子渊1

我们可以对比一下两国的实力,蜀汉全国只有十万军队,而魏国仅在西面对抗诸葛亮的就有二十万军队,双方的军事实力就不在一个档次上。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取得一些战果,主要是打了对方一个措手不及,等对方反应过来,调集大军前来应战,蜀国就有些力不从心,加之运粮困难,后退只是时间问题!

就算派魏延守住街亭,蜀军面对数倍于己的魏军,能保住现有的战果就不错了,扩大战果是不可能的。

关于诸葛亮北伐中原。诸葛亮是以攻为守,以进为退,他自知,以己方弱小的实力,攻灭魏国是天方夜谭!


用户93958594536

街亭很重要,就等于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夺取南安,天水,安定三郡成为事实战果,武都,阴平二郡已成瓮中之鳖。

关键是凉州与中原曹魏隔离开。如果蜀汉诸葛亮利用马超与马岱在西凉对少数民族的影响力,几乎兵不血刃就可以得到凉州,诸葛亮错用马谡,马谡违背诸葛亮的战略部署私自与魏军决战,有几点是诸葛亮没有考虑清楚的,其一,魏明帝曹叡没有被吓到,亲征长安,稳定了曹魏的军心和民心。其二,名将张颌反击速度快,又是曹魏主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