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蜀汉、东吴、曹魏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分别是什么?

大咖秀历史


我仍俗人,俗人浅见,希望众位看官莫怪。本人拙见,过去的人们、现在的人们都有一个说法,一人兴邦、一人兴厂、一人兴家……等等。蜀汉、东吴、曹魏在起家的时候,都有一个能干的主心骨,或者叫谋士,或者叫参谋。他们的政权如果开始由盛而渐衰,我认为是要么主心骨不在了,要么主心骨失宠了……等等,这样才能使他们的政权由盛渐入衰。



我们先说蜀汉政权,刘备出身布衣,一开始靠贩卖草鞋为生。他机缘巧合下和关羽、张飞结识了,后来三人由于志同道合就在桃园三结义。时间很快到了东汉末年,由于连年的自然灾害,加上朝廷昏庸,贪官横行,好多老百姓吃不上饭,大家没办法揭竿而起,占山为王讨生活。在当时张角领导的农民起义军黄巾军人数最多、影响最大,义军很快就席卷全国,当时的刘关张三兄弟看到机会,靠张飞变卖的家产组织了一个平叛的小队伍,参加了当时镇压义军的行动。因他哥仨的英勇善战,他们打败消灭了一部分义军,立了不少军功,刘备被当时朝廷分封为平原县县令。他在当县令期间,因他自己的亲近平民、深得民心,使他赢得了一个〃爱民如子〃的称号。正因为刘备的谦和仁义和有明确的目标,使的他身边很快聚拢了三个后世闻名的大将,关羽、张飞、赵云。这三个人在当时可了不得,皆是万人敌。尤其是关羽,文武全才人又特别忠义,一直到现在仍有好多地方还有他的庙宇,好多人还在供奉他。但当时的刘备由于缺少一个真正的有大能力的谋士,帮他出谋划策,他混的非常不好,一直颠沛流离,没有找到一个飞黄腾达的机会。后来他在荆州当地名士司马徽和徐庶的推荐下,得知了当时大贤诸葛亮的消息和确切住址。为了自己的宏图霸业,他不顾辛劳,亲自带领两位义弟关羽、张飞三顾茅庐,终于请出了诸葛亮来辅佐他成就霸业。

自备得亮以后,刘备对诸葛亮言听计从,这使的连当时他的两位异弟,关羽、张飞都非常吃醋刘备和诸葛亮两人的亲密关系。刘备对两位兄弟说,孤得到诸葛孔明犹如鱼得到水一样。两人亲密合作后,刘备在诸葛亮的建议和谋划下,他联合当时的孙权,打败了当时不可一世的曹操,渐渐的取得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局面。刘备的事业作大了以后,刘备的自信心也膨胀的很快,他逐渐的习惯了自己说了算,他忘记了自己的事业是怎么一步步取得成功的,他忘了以前没有诸葛军师的谋划,他曾经一无所有的处境。后来刘备痛失关张后,心神大乱,再也听不进诸葛孔明军师的正确之言,也因此导致他夷陵大败,损失了蜀国好多的军力物力……等等,也导致他一病不起,落的白帝城托孤的局面。蜀汉政权也由此由盛而渐入衰。说完了蜀汉刘备政权,

我们回过头来再来说说东吴,其实东吴早就开始衰败了,在什么时候呢?我认为是周瑜死后,东吴就开始由盛渐入衰了。大家要知道,周瑜是孙权对外决策的重要建议人。孙权的哥哥孙策死前曾留下遗言,告诉孙权江东内事不决可问张昭,外事不决可问周瑜。当时的江东东吴政权情况是这样的,孙权刚接过江东首领的位置,内部政权不稳,外部曹操的大兵压境。由于孙权听信了周瑜的正确之言,联刘抗曹。孙刘联军在赤壁哪地方,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曹操,取得了以少胜多的巨大胜利。客观的来说,当时打败曹操的主要是江东孙权的力量,刘备出力不多,但收获不少,为此周瑜心中特别的恨恨不平,他几次想用计杀害诸葛亮,但都被聪明的诸葛亮识破了他的计谋,因此都没有成功。但赤壁大战的胜利,使孙权彻底坐稳了江东政权首领的位置,也使周瑜的威望,在江东达到了顶点。当时曾有短文为证:滚滚长江东逝水,浪淘尽,千古英雄,江南周郎赤壁。公瑾当年,小乔初嫁,雄姿英发,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等等。但是由于周瑜的心胸狭隘,年纪轻轻就被诸葛亮用计气死了。周瑜死后,江东政权在开疆拓土上,基本上再无发展。只是由于后来刘备在不听诸葛亮之言后,为关张报仇讨伐东吴失误的情况下,让孙权捡了便宜顺利的拿下了荆州。

江东东吴是孙权的父亲孙坚和哥哥孙策开创的基业,孙权只是个守摊儿的中庸之主,他在招揽人才和开疆拓土上没什么大本事,孙权没有伯乐的眼光,他慢慢地把他父兄留下的这点能干的帮手,使用的一个个都惭惭的不在了,他也一直没能找着新的能干的帮手,因此东吴也就慢慢的衰败了。但是孙权有一个本事,他不适合打江山,但他坐江山行,所以江东东吴政权在孙权手里统治了很多年。

而曹魏政权呢?曹魏政权是个比较特殊的政权,曹魏政权的起家是曹操挖坟盗墓弄了点钱,招兵买马成了一方诸侯,他比孙权和刘备那两位都聪明,他首先把天子抓在手里,采用〃狭天子以令诸侯〃的办法争取天下,图谋霸业。由于曹操他有正统的地位东汉丞相,因此天下归心的谋士很多。但曹超这个人性格多疑,别人很难能走进他的内心身

深处,得到他的完全信任。因此他虽然身边人才济济,文官武将都有不少,但真正忠心的确实没几个。
他除了早期的郭嘉和他相交莫逆外,别人都很难走进曹操的内心。郭嘉给曹操卖了不少力气,给他切切实实的出了好多主意,让一开始弱小的曹操逐渐强大起来了。在郭嘉的建议下,他用奇兵偷袭了袁绍的粮草存放地乌漕,在官渡以少胜多打败了当时北方最大的军阀袁绍。他后来用郭嘉的计谋逐渐消灭了北方的各路诸侯,统一了中国北方。由于郭嘉给曹操卖力的出谋划策,他不停的思索,把郭嘉累病了。我们都知道那个时代的医疗条件很差,郭嘉由于得不到有效的治疗,他早早的就病逝了。这样以后,曹操就没有了真正给他出主意的人,他的政权也就开始逐渐的由盛渐入衰。


但是曹操有一个别人没有的好处,他的儿子们都特别能干,像七步成诗的槽值,文武全才的曹丕……等等。所以曹魏政权在曹操故去后,曹魏政权仍能长期的存在,但是最后曹魏政权却便宜了司马懿的后人。各位老铁们,你们怎么看呢?希望各位大师给予批评、指正、教诲。鄙人在此先谢了。


君发刘军


人们常说:三国尽归司马懿。读三国,最令人感慨唏嘘的一点就是——魏蜀吴三个国家都中途夭折,没得善终。

那么,曹魏蜀汉东吴三个国家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分别是什么呢?且听飞扬为你细说。

曹魏:高平陵之变,司马懿夺权

曹魏是三国中综合实力最强的国家,也是最有可能一统天下的势力,可惜的是却被司马氏篡了权,最后被迫禅让于司马炎。而司马氏能够夺权,关键就在于高平陵之变。

话说魏明帝曹睿突染疾病、英年早逝,临死前将8岁的少主曹芳托孤于司马懿与大将军曹爽(曹操养子曹真的长子)。

明帝曹睿死后不久,曹爽就马上凭借曹魏宗室的身份以及大将军的职权勾结朝臣将朝廷大权独揽,将司马懿踢到了一边。在这样的情形下,司马懿装成重病垂死的样子蒙骗过了曹爽,让其放松了对自己的防备,可实际上却在暗中谋划布置,等待着时机一举消灭曹爽势力。




由于受到蒙骗的曹爽已对司马懿毫无防备,司马懿翻盘的机会很快到来了。嘉平元年(249年)春正月,魏帝曹芳离开洛阳去祭扫魏明帝的坟墓高平陵,不可一世的曹爽竟然没有留下任何守备,带着自己的两个弟弟曹羲、曹训一同前往了。

看到曹爽倾巢而出,司马懿敏锐地发现了机会,他当机立断,马上让任职中护军的儿子司马师率兵控制了京城洛阳,并立即发兵截断了高平陵的曹爽等人回洛阳的归路,还写了一封奏章给皇帝,让曹睿除掉专权乱政的曹爽。

面对这样突发的变故,平时嚣张跋扈的曹爽却一时乱了神,用计从洛阳逃过来的大司农桓范建议曹爽带着皇帝先逃往旧都许昌,然后发文书征调天下兵马勤王。然而,懦弱无能的曹爽却没有这样的胆魄,他从第一天晚上哭到了第二天黎明,最后竟然选择了让皇帝免去自己的官职向司马懿投降了。



曹爽和皇帝曹芳一行人回到京城洛阳后,司马懿不久就以谋反的罪名诛杀了曹爽及其党羽,并灭其三族。从此,曹魏的大权就被司马氏牢牢的掌握了,三国之中最强的曹魏就这样失去了政权,灭亡只是时间问题而已了。

蜀汉:夷陵之战,陆逊火烧八百里连营

蜀汉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想必三国迷们都比较清楚,那就是蜀国和吴国之间的夷陵之战。

吕子明白衣渡江,袭杀关羽后,刘备怀恨在心。夺取汉中后,不可一世的刘备不听诸葛亮赵云的劝阻,发举国之兵讨伐东吴。

吴军在大都督陆逊的指挥下,采用暂避锋芒、诱敌深入的计谋,等刘备大军进入夷陵道扎营之后,在天干地燥之时“敕各持一把茅,以火攻拔之”,遭遇火攻突袭的蜀军顿时“土崩瓦解,死者万数”,刘备趁夜逃回了白帝城。这一战,蜀军“舟船器械,水步军资,一时略尽,尸骸漂流,塞江而下”,蜀国损失之惨重可见一斑。



刘备逃到白帝城后,深感惭愧和抑郁,不久就病死了。夷陵之战,刘备多年辛苦积攒起来的家底几乎都葬送在了陆逊的一把火下,蜀汉受到了巨大的损失,本来就是三国之中最弱的蜀国从此可以说是再也没有争霸中原的实力了。

东吴:孙权晚年狭隘猜忌,自毁长城

曹操曾有言:“生子当如孙仲谋”,孙权早年的表现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当孙权进入晚年时,寄予厚望的长子孙登却英年早逝,找不到合适继承人的孙权心中忧愁郁闷,开始性情大变。



他本来立三子孙和为太子,封四子孙霸为鲁王,然而孙和和孙霸之间却位继承权起了斗争,朝中大臣也因此分为了两派,其中,陆逊、顾谭、诸葛恪等支持太子,而步骘、吕岱和孙弘等支持鲁王,这两宫之争造成了东吴政局的巨大对立和割裂。

这时,本身孙权只需要拔除鲁王孙霸一派,朝局必定就会自然稳定了。可是,晚年的孙权已经变得狭隘而敏感,他不再相信任何人,得知太子和鲁王之争后,他认为自己的权力受到了挑战,下令废除了太子,赐死了鲁王,改立孙亮为太子。其实孙权的这一决策,非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使东吴政坛更加对立和分裂,给东吴政局留下了巨大的隐患。

孙权死后,对立割裂的朝臣之间、皇族之间不久就开始了相互倾轧和仇杀,东吴从此毁于内乱,最终被晋国吞并。

读史有感

魏蜀吴曾三分天下、逐鹿中原,却都因为各自的原因由盛转衰、中途夭折,今日飞扬回顾三国由盛转衰的节点, 回想起那些三国历史舞台上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无限的感慨与唏嘘也只能流淌在这只言片语间。

我是飞扬,一个爱读历史的理工男,愿把我所读的变成有趣的故事说给你听,关注我,让我们在思考中共成长

历史飞扬


蜀汉政权从盛到衰是,东吴吕蒙白衣渡江,关羽大意失荆州,刘备称帝后,急于为二弟关羽报仇,不听诸葛亮等人劝阻,抛弃了联吴抗曹国策,大举进攻东吴,未起兵先折张飞,不顾东吴求和,最后被东吴年青将领陆逊火烧连营,大败而归,元气大伤,失去荆州,夷陵之战是蜀汉政权由盛转衰的重要战役。曹魏政权的衰亡源于司马懿发起的高陵平之变,曹爽不听桓范之言,犹柔寡断,无政治智慧,锋芒毕露,致曹氏皇族被诛,曹魏政权名存实亡。东吴自孙权死后,政局动荡,诸葛恪作乱,国力大为削弱,后世缺英明之主。


赵永志67


蜀汉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刘备不顾诸葛亮和满朝文武的劝谏,一意孤行要为关公和张飞报仇。战败国力大衰,人心有些动摇。后主刘禅继位。一是汉朝气数确实已尽。二是后主实在是无法辅佐。诸葛亮多次可以破曹平吴,但都被谗言所误。致使复汉成梦。


东吴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在孙权死后。孙权死后都不得其人,残暴、荒淫、重信宦官,民心大失。国家是自己亲手送给曹魏的。


曹魏由盛转衰的转折重点是,曹爽太窝囊。如果曹爽可以听恒范的建议。司马懿根本无法成功。国家也可以保全继续。

综上所述:事物的发展有一定的规律和定数,古人当局者迷,今人才会旁观者清。


麒麟龙616


天时地利人和,曹魏占天时、东吴据地利、蜀汉拼人和。

总得来说,势单力薄,丧家之犬般的刘备能鼎足三立,人和非常重要的,方式方法得当加点运气亦能够在逆境中壮大。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便是最好的注解。

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自然就是当家的失去民心,从朝堂到江湖,逐一失去官僚的心,百姓的心开始。


鸿哥iouyh福小铺


蜀汉由盛转衰是夷陵那场战役后,袁气大伤,这都取决于刘备坐稳蜀汉后的骄傲自满,听不进别人的衷言相告,一意孤行的结果,以至于他死后,诸葛亮使出浑身节数也无力回天;东吴是夺取锦州后,没有先见之明,维持现状,以至于一天不如一天走向灭亡;曹魏是曹操死后,曹瑞还行,到曹爽掌权后就不行了,司马家族的势力一天比一天强大,到他们发现后为时以晚,到最后失去政权走向灭亡!


往事回味7363



甘甜的纯净水


蜀国是夷陵之战,吴国是孙亮即位,魏国是政归司马氏。


奥德修斯蛇夫座圣斗士


天時,地利,人和,都被,司马懿,利用了。他的出现都是转析点。司马懿死了三国没戏了。


马振廷1


蜀汉由盛转衰,始于张松被告密斩首,庞统落凤坡中伏被射死。

曹魏始于赤壁之战。

东吴始于陆逊下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