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价格还有涨幅空间吗?为什么?

拼搏237985611

小麦价格还有上涨空间吗?为什么?


三农广讯

笔者以为,留给国内新麦价格的上涨空间并没有很多人想的那么乐观!用一句经常来形容中国男足的话——“留给中国队的时间不多了”来延伸到今年的新麦价格走势上的话,可以这么说,“留给新麦价格上涨的空间不多了”。

笔者为什么这么说,请听我一一道来。

国内小麦质量参差不齐,整体价格受限!

众所周知,今年四月初的一场冻害,加上5月中旬至下旬的大范围降水,导致我国各大麦区的新麦产量和质量出现了不同程度下降受此影响,可以说2018年小麦产量和质量较上年明显下降,我国小麦总产量连续多年增产的记录都会在今年作古。

展望后市,今年的优质麦所占比例明显不及往年,虽然优质麦的市场价格由于其受到市场热捧而高于往年,但是由于等外粮的普麦所占的比例比去年要高一些,所以,今年我国小麦的整体价格会受到这两场灾害天气的影响,应该是不及去年的水平。

简单来说,今年的优质麦没有去年多,但是价格高于去年,今年的劣质粮比去年增多,价格比较低,拉低今年小麦的整体价格。

进口麦价格优势明显,虎视眈眈。

虽然笔者知道,我国每年的进口麦总量较低,不足以左右国内小麦市场的大局,但是依旧能够影响市场走向,进口麦到岸价与国内玉米市场价格倒挂过于严重的话,肯定不利于新麦价格的走高。

数据显示,截至6月11日,7月交货的美国2号软红冬小麦FOB价格为214美元/吨,到中国口岸完税后总成本约为1906元/吨,比去年同期上涨98元/吨,但依旧比目前的国内新麦价格低500元/吨左右。

此外,依旧高达7400万吨的临储小麦库存量将是制约新麦价格上涨走势的决定性因素。

在以上多重因素的作用下,笔者认为今年的新麦价格上涨空间着实有限。

望周知!让自己的亲属、朋友了解。

《粮油市场报》官方账号首发于在悟空问答!06.14


粮油市场报

近日,主产区新小麦收购市场一改前期的“沉闷”场景,市场购销逐步趋向活跃,各地小麦收购价格凸现新一轮上涨行情。短短几天时间,部分地区新小麦价格普遍上涨0.01~0.03元/斤。很多贸易商及制粉企业感叹:“这行情真是让人琢磨不透,小麦价格怎么说涨就涨上来了。”不过,政策和市场层面均不支持小麦市场持续上涨,后市麦价上行空间将有限。各市场收购主体切莫盲目追高,以免带来不必要的市场风险。

我们先来看看今日国内地区小麦价格变化统计表

新麦收购价格凸现普涨行情

进入6月以来,随着主产区部分地区新麦上市量增多,市场购销也逐步开始趋向活跃。由于各市场主体对今年小麦产量和质量的担忧增加,个别地区甚至出现抢粮现象,导致主产区新麦收购价凸现新一轮普涨行情。各市场主体均反映,近来新小麦收购价格不仅普遍出现上涨,而且上涨速度较为迅速。受高质量新麦价格上涨影响,近来质量偏差的饲用小麦也出现不同程度上涨。目前,南方部分地区贸易商饲料小麦外发价在0.83~0.85元/斤之间,安徽天长容重730g/L的芽麦田间地头收购价已达0.90元/斤。由于夏收以来南方部分麦区小麦收获遭遇不良天气影响,部分地区小麦质量整体偏低,市场质优小麦数量较上年同期减少,各收购主体对高质量小麦的收购积极性较高,导致新小麦收购价格普涨。据了解,近来部分地区农户对质量较好的小麦已出现惜售心理。

预案启动利于带动市场购销

随着主产区小麦收购预案启动范围扩大,新麦收购价将稳中上行,符合质量要求的小麦将基本靠拢最低收购价,市场购销也将逐步趋向活跃。一方面,托市企业收购对市场的带动作用将逐步体现;另一方面,托市收购将引领市场行情走势,其价格将成为市场“风向标”。由于近来主产区新小麦价格上涨迅速,部分地区小麦价格已基本趋近国家最低收购价水平,华北地区有个别地方已经超出最低收购价。虽然河北、山东当前新小麦尚属零星上市阶段,预计后期市场亦有集中上市的压力,但由于今年冀鲁两省小麦生产整体并未受到较大的不利天气影响,小麦质量反映不错。市场人士预计,华北小麦上市后很可能会出现抢粮现象。与南方麦区相比,冀鲁小麦价格有望高位运行,两省托市预案启动的难度或较之前预期增加。

政策拍卖暂停影响市场心理

客观而言,我国政策性小麦拍卖在不同时期成交情况差别较大。每年1~5月份市场竞拍较为积极,成交量及成交率相对较高;而6~9月份比较低迷,部分年份成交率甚至在1%以下。夏收期间政策性小麦成交大多处于低谷,对新小麦的购销影响不大。自6月18日起,国家暂停2014~2016年产最低收购价小麦竞价销售,重启销售时间另行通知。夏收期间,国家暂停政策性小麦拍卖,笔者认为,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引领市场心理。首先,减少陈小麦市场供应,无疑对小麦价格将起到支撑作用;其次,让市场腾出更多的空间,引导各市场主体将收购力量及重心集中到新小麦收购上来;再次,将压缩用粮企业陈麦采购的空间,使市场收购新小麦容量在一定程度上相应放大。

后市麦价上涨空间将会有限

受近来新小麦价格上涨迅速的影响,市场购销活跃度较前期提高,个别地区甚至出现抢粮现象,持有高质量小麦的农户惜售心态增加。笔者认为,符合质量要求的小麦有望继续稳中上行,但其上涨空间将相对有限,盲目追高小麦价格存在较大的市场风险。市场普遍预计,随着小麦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夏收集中收购结束后,2019年小麦最低收购价继续下调的可能性仍然较大。同时,为加快小麦“去库存”进程,国家政策性小麦销售底价亦有进一步下调的可能,未来的政策影响预期依旧会对市场体现利空。由于我国小麦市场整体供需相对宽松,国家政策性小麦库存依旧高企,初步统计目前临储小麦库存仍在7400万吨左右。尤其2017年产小麦质量较好,2800万吨最低收购价小麦颗粒未销,对弥补2018年小麦减产缺口绰绰有余。因此,今年主产区局部小麦产量、质量受损,还不足以影响未来市场的供需大局,基本面并不支持麦价大幅走高。后期随着新麦集中上市,市场压力将有所体现。近日小麦价格凸现上涨行情,并不代表后市就能达到非常高的价位。在政策、市场并不支持麦价大幅走高的环境下,提醒各市场主体切实把握好收购时间和节奏,切忌存有抢粮赌市心理,盲目追高小麦价格,不然,疯涨过后将承担较大的市场风险。


农产品期货网

钟情三农可以毫无保留的跟大家说,今年的新产小麦当然还有价格上涨空间,但是也绝对不会像谣言说的那样能够涨到四块钱每斤。

说句实在话,今年的新麦价格甚至连达到两块钱每斤都是一个梦!至于说出现这种情况的具体原因,我在下面为大家一一解释。

品质产量双受挫,新麦价格持续走高。

如果不是在四月份和五月份接连遭遇两场天气灾害,今年我国的小麦产量估计依旧和去年的位于历史第二位的1.3亿吨不相上下,依旧是一个丰收年,按照和往年差不多一样的剧本来发展,只不过市场价格会比16、17年降三分钱每斤。但是那两场灾害出乎所有人意料的让一切都有了不同。

首先是全国小麦减产,

据笔者从各地反馈的信息来看,今年小麦减产幅度应该在百分之30左右,也就是说今年的新麦产量很有可能不到一亿吨,较去年减产量超过3000万吨以上。

其次是新麦质量下降,

特别是在我国传统的优质小麦产区河南省,今年小麦质量较往年有明显的下滑,优质麦在新麦总产量中所占创下来历年来的新低。

收购主体入市增多,新麦进厂价仍上涨。

所以在此背景下,全国新麦价格从六月一日国家粮油交易宣布暂停临储麦拍卖那一天开始,走上了价格上涨的快速通道。半月时间里,全国小麦价格上涨幅度已经超过百分之二十,而且明显超过了去年同期,也比今年的托市收购价格标准要高。

在笔者看来,如果不是六月一日那个暂停拍卖公告的发布,面粉企业也不会那么积极的进入市场收购新粮,为了给新麦价格上涨让路来延缓今年的小麦去库存,从目前的状况来看,效果确实比较明显。

目前,河北,山东,河南不等地区的优质新麦收购价格已经超过了1.25元每斤,而且随着更多的企业为了保证开机正常运转,不得不提高收粮价格,今天早上开始,新乡一家面粉企业甚至以每斤1.35元以上的价格来收购优质的新麦。毕竟优质粮源着实有限,企业收购需求较高,这也就为后期新麦价格走高提供有力的支撑。

新麦价格真的会无限走高么?

关于这个问题,笔者的答案很明确,并不会。

一块四一块五或许就是今年国内新麦价格的天花板了,绝大多数新麦价格是达不到这个高度的。抑制新麦价格走高的主要因素就是依旧天量的小麦临储总量,据笔者了解,它的具体数据是7400万吨。

以我国今年小麦减产百分之30来算的话,今年的小麦供需缺口应该在3000万吨左右,这还不到我国临储小麦库存的一半,临储库存量为保证市场平衡提供给了有力的保证。

所以,今年的小麦减产影响完全在可控范围内,新麦价格自然也就不会失控,再度上涨的幅度空间已经没有半月前大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