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做的餅子好吃?

用戶06116278621

餅子可以有很多種做法,這裡小蘭給大家分享一種我們這裡的餅子做法:

土豆、韭菜、蔥和麵是每家每戶都最常見的食材,基本家家戶戶每天做飯都要或多或少用到他們。今天小蘭就教大家怎樣用它們幾樣做出美味的餅子,做法簡單,食材常見,只需簡單幾步就能做出讓家人愛不釋手的美食。

主料:麵粉

輔料:土豆 韭菜 大蔥

佐料:香油 鹽 味精 生抽 花椒粉(這裡就不寫各種料的多少了,每個人可按家裡人的多少及口味輕重進行配料)

做法及步驟:

1、溫水和麵,如上圖(一定要用溫水,另外我們這裡和麵需要加鹼面)

2、面揉好後,找個蓋子蓋好發麵一小時左右,如上圖。

3、發麵的同時,將土豆削皮,然後將削好皮的土豆、大蔥、韭菜洗淨備用,如上圖。

4、將土豆搽絲,倒入清水,放幾分鐘,然後過濾掉澱粉,如上圖。

5、將韭菜切成小段,如上圖。

6、大蔥切成絲狀同樣分段,如上圖。

7、將土豆絲、韭菜段、蔥絲段放到盆中,然後調入鹽、少許味精、生抽、花椒粉、香油(有自產的胡麻油或者熟的菜籽油最好,可不用香油),如上圖。

8、將各種佐料混合攪拌均勻放好備用(另外愛吃辣的朋友還可以將乾紅辣椒洗淨切成絲狀放入一同攪拌),如上圖。

9、將發好的面擀成圓柱狀,然後分成長度一樣的麵糰,如上圖。

10、將麵糰擀開,儘量擀薄一點,這樣做出的餅子面少菜多,口感好,如上圖。

11、將攪拌好的菜均勻的鋪到擀開的面上,然後將面對折封好邊,周圍多餘的邊角面可用刀切去,如上圖。

12、將包好皮的面放入加熱的電餅鐺中,蓋好蓋子。這樣做出的餅子皮較幹,適合不愛吃油膩大的人,如果嫌皮太乾,還可以在放入餅子前給電餅鐺中塗一層油,這樣做出的餅子皮酥軟但油膩味較重,大家按自己的口味做就好。

13、每隔幾分鐘打開鍋蓋翻一下,以免太乾或者變焦,如上圖。

14、大概十分鐘左右就可以出鍋了,如上圖。


小蘭家常菜

因其用料、口味會做出各種各樣的餅子,又由於地域的差異,會有不同的叫法。

這裡要說的叫燒餅,也叫白麵餅子,即只用老面發酵麵粉,食品添加劑也只有純鹼。




大致步驟是這樣的。

【1】和麵。先將留存的老面用水(水溫隨季節變化,春秋接近體溫,夏季低於體溫,冬季水溫在50度左右)化開,將約2斤麵粉倒進面盆中,再用筷子攪拌成絮狀,然後用手慢慢收攏。


【2】發麵。把揉好的麵糰,蓋上保鮮膜或溼毛巾。放在有溫度(夏季除外)的地方 (如火爐、暖氣等)處。

【3】醒面。面在一定的氣溫和室溫狀態下會自然醒發,一般須在8小時左右,不過受氣溫影響會有所不同,夏季最多5小時,冬季則需12小時左右。麵糰體積膨脹原來兩倍以上,用手撕麵糰,會看見明顯的的蜂窩狀,就是發好的面。

【4】兌鹼。老面發麵會產生大量的乳酸菌,須加純鹼水來中和,一般夏季10斤發麵兌鹼50-55克,春、秋兌鹼40--45克,冬季30-35克,且必須把純鹼用溫水化開。

【5】揉麵。餅子面只許摻入少許乾麵粉,不要大軟,不沾手為宜,經過反覆擠壓、揉搓,做到面光、手光、盆光,面就揉好了。(此時打開電餅檔開關)。

【6】做坯。把揉好的面用麵杖推開,做到薄厚基本均勻,並用模具沿開,麵塑料紙或白布蓋位,約10分鐘自動醒發。

【7】上鍋。待電餅檔上下的溫度(一般是上溫160度,下溫140度),兩個紅色指示燈全亮時才能將餅坯放入,蓋住蓋子,最多15分鐘餅子就熟了。注意期間不要揭蓋,也不用翻餅子,一次性就好了。這樣餅子喧黃、鬆軟,不會脆硬,即使涼了,吃起來也酥香。


提神只為自己

主料:玉米麵300g 黃豆麵55g 麵粉30g 酵母3g 小蘇打1g 食用油15g 開水110g 溫水(40度以下)110g

玉米餅子(超好吃的餅,健康又美味,還容易做,誰看誰會)

1. 玉米麵、黃豆麵、麵粉混合均勻。多混合一下,下一步倒水就好攪

2. 取150g混合麵粉加入110g開水,用筷子攪勻。不要攪太久,面會上勁

3. 剩下的混合麵粉中加入酵母、小蘇打後,攪一下下就行了

4. 將第2步中燙好的面倒入混合好的第3步中(麵糰一定要放涼,不然酵母會被燙死)倒入110g溫水及油,用刮刀攪拌均勻,形成較軟的麵糰。

5. 蓋上保鮮膜,醒面40分鐘,這個醒面的時間要看溫度, 高就時間短,低就時間長

6. 醒好後的麵糰平均分成8份小麵糰,搓圓後,壓一壓, 壓成餅子的樣子,待用

7. 鍋內加入水,大火將水燒開後把剛才準備好的圓餅胚小心的貼在鍋邊,餅胚稍微碰到水面沒有關係的,蓋上鍋蓋,蒸30分鐘。蒸的時候不要開蓋子,等蒸好後再燜一下子再取出,取的時間小心高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