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基層做信訪」不忘初心,做老百姓的貼心人

不忘初心 做老百姓的貼心人

忠縣三匯鎮 方影

2014年剛邁出大學校門的她便投身信訪工作,三年多來始終牢記“為黨分憂、為民解難”的信訪人使命,給每位來訪群眾一張笑臉、一聲問候、一杯清茶、一個答覆和一句再見,沉下心來做群眾的貼心人,堅持不懈為群眾辦實事,誠心誠意為群眾做好事,盡心竭力為群眾解難事,共接待來訪群眾900多人次,成功辦結信訪事項400多件,妥善處理矛盾糾紛280餘起。

一、堅持不懈為群眾辦實事

從建立村級網上信訪代理員數據庫,到規範初信初訪辦理流程;從進村入戶走訪,到協調事權單位;從數不清的來回,到記憶模糊的加班夜。她都只為了一句話:老百姓的事兒要解決。

前年一位姓蔣的大叔向她反映因其長年在外務工,回來發現村幹部都變了幾波,而幾年前村裡修居民點時損毀自家水池的補償款卻還遲遲未到位。她意識到這與幹部離任時工作交接有很大關係,於是帶著任務到蔣大叔家周邊走訪,並與村委離任幹部和現任幹部多方溝通。經核實查證後,最終成功幫助蔣大叔拿回了應得的補償款。

去年一位李大哥在網上反映其房屋產權證上名字被寫成了諧音字,給其帶來很大的不便。她隨即與派出所和房管所協調,及時糾正了其房產證上的名字,並收穫了來自李大哥喜悅的感謝電話。

二、誠心誠意為群眾做好事

借信訪業務渠道推行群眾事務代辦制度,壯大“代辦”隊伍,由熟悉業務流程的幹部為群眾代辦計生獎扶、宅基地審批、殘疾證辦理等事務,讓幹部多跑腿,群眾少走路。

一些群眾因長年在外務工,對家鄉政策瞭解得不全,時常通過寫信或是網上信訪的方式直接向上級部門反映相關問題。遇到這種情況,她都會及時致電信訪群眾,首先耐心傾聽他們訴說,然後力所能及地做好政策解釋宣傳,最後做好“信息傳遞員”工作,得知有了農村危房改造項目補助指標,她便以短信的形式告知在浙江務工的張哥,並與村委配合協助其完善相關手續;得知在重慶主城外務工的汪大叔家屬患重病,就醫困難,她及時協助其向民政部門申請城鄉醫療救助……打消群眾在外務工的後顧之憂。久而久之,這部分群眾也不再到處反映問題,而是直接打電話給她:“小方,宅基地復墾的錢撥下來了沒?”“小方,我們村的公路動工沒有?”……這些問題她都一一記下,瞭解清楚後再一一回復。

三、盡心竭力為群眾解難事

嚴格落實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制度和社情民意收集處理制度,深入基層察民情、訪民意、解難題。

下村走訪時,她聽村民談到該村有兩兄弟因小事相互賭氣,哥哥碼在院壩裡的柴捆擋住了弟弟開三輪車回家的路,於是弟弟便將車堵在路口,導致院子裡人們出行很不方便。瞭解情況後,她帶著鎮調解委員會一行人去到兩兄弟家裡,大家圍坐在一起拉家常、談感情、講道理,再大的困難也抵不過兄弟間手足情深,最終哥哥挪走了碼在“心裡”的柴,弟弟推開了堵在“胸口”的車,兩兄弟握手言和,院子裡的鄉親紛紛拍手稱讚。

三年來,她始終以貼近群眾、服務百姓為目標,用行動解決群眾合理訴求,用心化解鄰里矛盾糾紛,用愛撫平百姓生活疾苦。方影表示今後無論在什麼崗位上,她都會不忘初心,繼續做老百姓的貼心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