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人大戰”持續上演 大城市你究竟在焦慮什麼?

深圳市人才引進辦理新政近日重磅出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在“互聯網+政務服務”改革框架下,面對畢業生採取“零費用、零排隊、一次跑動,自動審批、自主選擇,隨心落戶”的政策。

“抢人大战”持续上演 大城市你究竟在焦虑什么?

(圖為畢業生在辦理戶口手續。圖/視覺中國)

大城市“人才焦慮”難破解

“比如包頭有著豐富的硒土資源,所以全國的硒土相關的高精尖人才80%匯聚在包頭;就像一些大學,可能不是綜合素質、綜合實力最強學校,但它其中有一個學科是全國最強,它就有自己的特色和優勢,那他就有自己的立足之地。”

同時他也表示,“這種搶人大戰對加劇地區之間的不平衡問題會有一定影響,對“西部計劃”、“中部崛起”等戰略會有一定的衝突。”

“但是人才爭奪最為劇烈的卻不是一線城市也不是準一線城市,反而是二、三線城市,在這一點上有利於骨幹城市的崛起。城市想要脫穎而出,必須要靠這樣的特色,屬於一個城市特有的東西,其實很多省市都在做這樣的嘗試,方向就是找特色,運用“差異化戰略”。”但問題的關鍵是,“找什麼?這是個難題。”

而面對相同的話題,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孫銳在題為“畢業生,拿什麼歡迎你?”國是論壇中表示,當前地方人才引進的政策也有問題,自身的特色不夠明顯,形成同質化競爭,拼資金、拼待遇、拼資源,最後有可能落入一個怪圈,那就是相互傷害。

高質量的人才戰略應該要實施差異化戰略,或者稱藍海戰略,對接產業定位,對接重點項目,對接人才的核心需求,城市最終追尋的人才是高精尖人才,還是產業實用人才?是服務型人才,還是高端裝備製造人才?還是互聯網+科技創新人才?每類人才都有不同的需求,相關政策怎麼能夠使需求和供給配比到位才是人才戰略的關鍵。

從“投食引鳥”轉向“造林引鳥”

中國教育科學院研究員儲朝暉認為,中國引進人才,包括引進國外人才的一些政策,它基本的定位還是投食引鳥。

“我投一點好吃的把鳥引過來,我認為這不是很好的方式;比較理想的方式是造林引鳥,我造一片森林,讓鳥能夠在這裡自由地飛翔,能夠自由地去捕食,吃它喜歡吃的,長成它本來應該長成的樣子。”

“投食引鳥引來的鳥是貪吃的,造林引鳥它要靠自己的能力捕食才能生活的更好。這個時候它完全是根據自己的能力來到這兒工作的,而不是因為他貪吃到這兒工作。”

儲朝暉表示,從人才本身成長髮展的特點來說,有遠大理想的人,更在意能不能自我實現,能不能幹想幹的事,能不能成就其想成就的事業。而我們的政策也應從投食引鳥轉向造林引鳥,而不是簡簡單單的我出臺了多少政策。

“現在各地政府都在拼這個地方,你出一個優惠,我再加一個優惠,通過這種方式造成國內不同地區之間的惡性競爭,現在我可以肯定地說,通過很高的經濟,或者是開很高的價來引進的這些人,十年二十年過後就可以知道,他們究竟是不是什麼特別頂尖的人才,我相信有點思考能力的人都會有所判斷的。”

“人才沒吸引到,吸引來了大批戶口”

在各地人才政策中,除了京滬,給大學生零門檻落戶已經成為標配,比如武漢對於博士及碩士學歷或學位人員不設年齡限制,大專、本科生學歷則年齡放寬至40歲前;西安承諾“全國在校大學生憑學生證和身份證即可在線落戶”。其他各省亦將落戶門檻放低,深圳、成都、鄭州、海南等地已將落戶門檻放寬至大專或中專學歷。

戶籍遷移的步驟越來越簡單方便,隨之而來的問題也有不少。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就業創業指導中心就業辦公室主任朱慶在題為“畢業生,拿什麼歡迎你?”國是論壇中表示,作為高校老師,更多的關注學生的就業問題,利用的三週時間對於我們學生進行了一個問卷調查,有300多個學生參與了調查,調查的結果有三點。

1.學生很關注各個地方出臺的人才引進政策,67%的學生了解和關注各個省市出的人才引進政策,而且其中52%的學生表示,如果生源地出臺了相關引才政策,他願意回去就業。

2.學生的關注點不是戶口。調查問卷中有這樣一個問題“什麼政策最能吸引你”,排在第一的是發展空間,32%的學生表示願意去這個城市就業,看重的是城市提供發展空間,29%的學生看中就業機會,18%的學生是奔著戶口去的。

3.人和戶口分離的問題。現在好多地方出了戶口政策,把戶口遷過去了,人還在北京就業,一個畢業生拿不到北京戶口,又不想回生源地,就去一個二線城市弄一個戶口,人還依舊在北京工作。

朱慶說,“最擔心好多城市吸引來吸引去,人才沒吸引到,吸引來了一堆戶口,這可能與之前制定政策的初衷是相背離的,從戶籍管理部門對戶籍管理方面也增加了很多難度。”

“現在好多城市也想留得住人才,還是從自身的軟環境上提升競爭力,在制定政策的時候考慮更周到一點。可能好多城市制定人才政策的時候,沒有考慮到高校畢業生的問題。在實際操作層面上,畢業生從學校畢業了就可以遷戶口檔案嗎?不是那麼容易,但是從學生角度來考慮,我人不去,檔案去了也可以,這是各個地方政府在出臺政策的時候需要關注的一個點,至少從吸引應屆畢業生工作的角度上要考慮到這個問題。”朱慶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