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卿: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自己先成为什么样的人

从《诗词大会》到《朗读者》,董卿自己身上温文尔雅的书香气打动了很多人。

在一次采访栏目里,董卿首次谈及了自己的孩子,自己养育孩子的态度,以及原生家庭对自己的影响。

“你为什么做母亲?”

2014年春晚之后,连续主持了10几年春晚的董卿,做了一个旁人看来不可理解的举动:暂离央视,去美国南加州大学游学一年。

等到2015年重回央视的时候,她多了一个身份——母亲。

真正让董卿下定决心要孩子的,是她的母亲。母亲说,我们年龄也大了,早晚都会离开这个世界,我希望当我们离开的时候,这个世界上还有个人能像我们一样爱你,有一种不可分割的关系……

很多人的母亲,不都是这么说的吗?

董卿: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自己先成为什么样的人

你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自己先去做个什么样的人

董卿才说:“我不想放弃不断自我成长的可能,我不能因为生了孩子就让自己止步不前。”

父母的一言一行,

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孩子一生

董卿笑着说:会,而且发起脾气来会跟父亲推推搡搡,摔碗。

董卿的父亲是个很固执、严苛的知识分子,对于女儿在学校文艺表演上唱个歌、跳个舞这类事情,根本无法接受,认为这就是浪费时间,不如在家老老实实读书。于是,就会引起父女俩的顶撞。

董卿的父母都毕业于复旦大学,儿时每个暑假,父母都给董卿开列书单,于是,阅读成了董卿少年时期的一项娱乐活动,也像是一个必修功课。

有人说,暑假还要孩子读书,这样的父母太严苛。但我想,即便父母不给董卿在假期安排读书任务,董卿也会乐于读书。

因为她毕业于复旦大学的父母也一定热爱阅读,而且家里藏书颇丰,如此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会很自然地爱上阅读。

董卿: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自己先成为什么样的人

而且可以想见,热爱阅读、明理知性、不放弃成长的董卿,也会言传身教,把这些优秀品质传给她的孩子。

这便是她在访谈中讲的那句话:“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很简单,你自己先成为什么样的人。”

换句话说,你是什么样的人,你的孩子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你希望孩子热爱阅读,那很简单,你自己先认真读书,在优质的书籍中完成深层次阅读,而不是一边自己回家就躺在沙发上玩手机,一边大声怒吼只知打游戏而不去读书的孩子;

你希望孩子热爱运动交友广泛,那很简单,你可以带孩子去爬山去打球,或者自己保持健身的习惯,而不是一下班就窝在家里看电视当宅男宅女;

你希望孩子将来懂得如何爱人、家庭美满,那你就先好好去关爱自己的爱人,让孩子在你身上学会爱人的方法,让孩子成长于一个和谐美好的环境,有一句话说:父母恩爱,是最好的家教。就是这个道理。

言传身教有着潜移默化的力量,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孩子的一生。

董卿: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自己先成为什么样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