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中降將無數,為何于禁投降不被原諒?

餘仲文

于禁是曹軍中的名將,在樊城之戰中戰敗投降關羽,後來被釋放回國後,遭到曹丕的羞辱,鬱鬱而終。

在三國時代,戰敗而降的情況很多,比如武聖關羽曾戰敗投降曹操,但大家也沒指責他不忠;比如太史慈戰敗投降孫策,無損他忠義之品行。于禁投降關羽,只是戰敗而被俘,雖然比較丟人,但這個在戰場上是常有的事。為什麼別人被俘投降沒事,而於禁偏偏受到歧視與羞辱呢?有幾個原因。

其一,于禁曾經被曹操樹立為全軍學習的榜樣。

在徵張繡的戰爭中,曹操被張繡突襲,長子曹昂戰死,勇將典韋戰死,曹操落荒而逃。在此混亂時刻,平虜校尉于禁挺身而出,力挽狂瀾,在其他部隊一陣潰逃時,只有他的軍隊建制完整,且戰且退,井然有序。當時曹操軍中的青州兵紀律很壞,在撤退時打家劫舍,于禁正氣凜然,率部掃蕩這些四處搶劫的遊兵散勇。青州兵就跑去向曹操告狀,說于禁攻打他們,居心叵測。

曹操還是比較清醒的,不僅未責備于禁,反倒大大表揚一番:“淯水之敗,連我自己都狼狽不堪,將軍卻能在混亂中保持冷靜,整頓自己的軍隊,制止遊兵散勇的暴行,安營固壘,有凜然不可動的氣節。即便是古代的名將,也未必能勝過你。”封于禁為益壽亭侯,給眾將士樹立標杆。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于禁都是帶著“十佳青年”、“十大感動中國人物”的光環,別人可以投降,你這麼一個榜樣人物怎麼能投降呢?曹操不是表揚他有凜然不可動的氣節嗎?可是生死關頭,你的氣節在哪呢?因為大家對他的期望大,因而對他的表現很失望,落差太大。

其二,同樣被俘,龐德視死如歸,比于禁更有勇氣,相比之下,于禁的形象更是一落千丈。

于禁是左將軍,龐德是立義將軍,于禁的地位在龐德之上。龐德也是個降將,以前是一名關西將領,曾是馬騰、馬超的部下,以驍勇善戰而聞名,馬超敗後,他投降了曹操。樊城之戰,關羽水淹七軍,于禁、龐德兵團全軍覆沒。于禁晚節不保,在絕望之中,向關羽投降。

依大家的想法,于禁是跟隨曹操幾十年的老將,他都投降了,龐德本就是降將,再投降一次也沒什麼。然而,所有人都錯了。比起左將軍于禁,龐德顯然更有骨氣。他被押到關羽跟前時,挺直腰板,不肯下跪。關羽打心底佩服龐德,捨不得殺,便說道:“龐德,你老哥現在漢中,若你肯投降,我就拜你為將軍,你看如何?”

龐德大罵道:“豎子!曹公擁有甲兵百萬,威震天下。你們劉備不過是庸才罷了,豈是曹公的對手!我寧可死為國家鬼,不生作賊人將。”豎子是罵人的話,意思就是“你小子”。龐德不僅罵關羽為豎子,還諷刺劉備庸才,把蜀漢稱為賊,關羽聽罷勃然大怒,當即喝令左右,推出斬首。

龐德的死訊傳到曹操耳中,曹操嘆道:“于禁跟了我三十年了,沒想到在危難面前,還不如投降過來的龐德啊。”

其三,曹丕的氣量狹小。

東吳名將呂蒙取荊州後,釋放于禁,遣送回魏國。此時曹操已經去世,曹丕代漢稱帝。于禁的歸來,曹丕非但沒有高興,反而覺得很丟人。與老爹曹操相比,曹丕的氣量是很小的,倘若曹操未死,多半還是會繼續用於禁;就算不用,也不太可能去羞辱他。這種損人不利己的事情,曹操是不太願意去做的。

曹丕則不同,他不僅對待于禁十分冷淡,還想出羞辱的方法,讓人畫了“關羽戰克”、“龐德憤怒”、“于禁降伏”等像,羞辱于禁。這是一種無聲的懲罰,雖然不打你,不殺你,但卻讓你無顏面對天下人,讓你名聲狼藉,讓你遺臭萬年。于禁見狀不禁大為羞慚,不久後竟一命嗚呼了。

我們確實要承認,在生死關頭,于禁的確動搖了。作為一名武將,貪生怕死是一種恥辱,從這點看,他是不如龐德的。人要戰勝自己的怯弱,有時並不是那麼容易的。


君山話史

于禁投降不被當世人們原諒,也受到後世人們的微辭,主要原因是他投降以後有一段複雜而特殊的經歷,這是其他降將所沒有經過的。

投降雖不光彩,但也不是對一個人的“一票否決”。三國時代各處交兵,勝敗是家常便飯,沒有人的勝率是100%,曹操做不到,諸葛亮也做不到,名將如關羽,真實的勝率不超過30%。

打了敗仗,大部分人都逃跑了(或者叫戰略轉移),但也有來不及跑的就成了俘虜,三國時代其實不輕易殺俘虜,尤其是名將,因為他們都是寶貴資源,是重要的戰利品。

名將被殺也有一些,但都有特別的原因:如呂布,那是因為之前與曹操有過節,而且呂布的名聲也太差;再如高順、沮授,那是因為他們只求一死;還有如關羽,那是因為出於擔憂,害怕其東山再起,所以殺了。

大部分名將被俘後都效忠了新主人,如張遼、徐晃、張郃、太史慈、龐德、甘寧、黃權、馬超、夏侯霸等,他們並沒有因為有過投降的經歷而被人唾棄,也不影響他們成為一代名將,投降的那段歷史,甚至都算不上人生的汙點。

但于禁的經歷太特殊了,與以上眾人皆不同,這主要是他投降以後的曲折經歷。

于禁投降的是關羽,如果劉備、關羽後面發展順利,于禁也許會在劉備手下效力,如果再立一些戰功,于禁仍然可以延續他的名將之路。

一般來說,將一名將領收降,事先會有一些談判,比如一些承諾,于禁那麼容易就投降了,也許關羽給他過什麼承諾,但不幸的是關羽很快失敗,即使有過承諾,也都不存在了。

于禁的處境變得尷尬了:他這時落到了孫權的手中,孫權不殺于禁很好理解,因為于禁不是他的仇人,孫權又在暗中向曹操靠攏,于禁成為孫權手中的一張牌。

如果孫權打算使用於禁,于禁還有再立戰功的機會,那于禁的結果也不會太悲摧,可孫權只想打他這張牌,並沒有要用於禁的意思,于禁的處境繼續尷尬著。

不過孫權無意識中也幹了一件好事,那就是沒有在曹操生前就把于禁放回去,那樣以來就輪到曹操尷尬了,用不用、殺不殺,對曹操來說都是頭疼的事,曹操必然會在情、理、法之間糾結。

曹丕繼位後於禁被孫權送了回去,叛而降、降而再叛,這種事也不是說不可行,孟達就差一點這樣做,如果於禁是從敵國再叛降回來的,如果再能立點兒功勞,那他一樣可以繼續之前的路,可像他這樣被人送回來,就很難受了。

于禁的整個經歷十分複雜曲折,三國的降將裡還沒有人有過這樣的經歷,這注定了于禁的命運與眾不同,這是他的悲哀。大概于禁投降關羽的時候完全沒有料到會是這樣的結果,否則他寧願如龐德一樣戰死。

對於曹丕來說,殺于禁也是順理成章的選擇:曹丕與于禁的關係不如曹操,沒有感情上的障礙;曹丕新登帝位,需要立威,如果能以合適的方式將於禁殺了,軍中的將領自然對曹丕更忌憚;于禁臨陣投降,如果回來還能繼續做官,以後誰還拼死一戰?殺于禁可以嚴明軍紀。

所以,于禁迴歸後面臨的結果其實是註定的,只是曹丕做得很有技巧,沒有直接下令處置於禁,而是將其逼死,這樣不會連累于禁的子女家人,目的達到,副作用較小。

綜上分析:于禁不被曹丕原諒是形勢演變的結果與人情的必然,是于禁投降以後極為特殊的經歷所造成的,當初投降關羽雖是求生的人之常情,但後面的事已經讓于禁始料未及了。


南門太守

本來前途一片光明,一投降,活著被人看不起,死了還要繼續被罵……

于禁跟著曹操南征北戰了幾十年,也混到了將軍級別,還是比較風光的。哪知道被關羽水淹七軍,龐德拒不投降,被關羽咔嚓砍了。而於禁呢?投降了。

于禁不被原諒,原因很多,有自身原因,也有運氣不好,下面我簡單說說。

第一點,于禁不是普通小兵卒。

于禁的身份不一般啊,他要是個無名無姓的小兵,他要是個一筆帶過的小統領,他要是個曹操根本沒見過的將領,倒也不會一直被罵。畢竟,那個時代投降是很正常的。

于禁是什麼人?是曹操很喜歡,很器重的人,是曹操很信任的人。中國自古都是講究忠信的,曹操作為大老闆,給你發著高工資,讓你幹著公司高管,人前可謂是風光無限。你竟然投降了?這放在哪個老闆心裡,都是很不爽的。

正所謂知恩圖報,如果老闆對你不好,你跳槽大家理解。對你這麼好還這樣,就是不可原諒的。

第二點,雙重標準。

于禁這個人,之前幹過一件事情。

建安十一年,昌豨投降曹操之後,又反叛了。曹操就讓于禁去處理這件事情,這個昌豨以前認識于禁,就向于禁投降了。手下的將領都覺得人家投降了,就讓大老闆曹操處置吧。

于禁這時候大義凜然的說:“你們忘記老闆的命令了嗎?被大軍包圍的人投降,是不能原諒的,必須砍了這貨!”

於是,于禁就把昌豨給咔嚓了。就因為這事兒,于禁還被升職了。

可是輪到他自己的呢?被關羽包圍了,不也是投降了嗎?唉,估計早忘了自己說出的話。

第三點,對比。

啥事最怕對比,你不小心弄丟了公司的一個圖釘,是小事兒吧?這時候,你同事幫公司拉了個一百萬的大單子。這樣一對比,你就成了廢物。

(龐德)

于禁投降的同時,龐德大罵關羽,拒不投降,被砍了。

這樣一對比,于禁就太丟人了。你這樣的行為要是能被原諒,那龐德咋辦?看曹操的評價:“于禁跟從我三十年,怎麼面臨險境,反不如龐德!”——這話非常中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第四點,投降之後,又回去了。

作為降將,最好結局就是被新老闆看中,立點功,說不定還能把名聲扳回來一些。要是不被新老闆看中,找個機會告老還鄉,就此消失在史書當中,大家也就慢慢淡忘了。

但是,于禁投降了,關羽依然把他關在荊州。然後,呂蒙打過來又把他救出來了……東吳不少人也看不起他啊!但畢竟是東吳,日子還能過下去。

後來,曹丕繼位之後,孫權又把他送回去了……不知道于禁這一路是怎麼想的,一定不會覺得是榮歸故里。

回去之後,除了被羞辱,還能有別的情況嗎?


人都有求生本能的,于禁怕死,也在情理之中。只不過,他的身份已經不能隨便投降了。

再加上運氣不好,敗在關羽手中。關羽那脾氣,是不會喜歡降將的。所以他沒有機會被新老闆重用,又哭笑不得的被東吳救回去了……

于禁不被原諒,自作孽,天註定。


七追風

于禁當時的地位相當於今天的上將級別

假節鉞 代表了絕對的信任 要知道當時他是曹魏政權中唯一擁有假節鉞的外臣

3是與龐德的對比 更顯其無氣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