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與俠丨戰國時期特立獨行的階層

道與俠丨戰國時期特立獨行的階層

文:始安公士或

摘要:大秦帝國·黑色裂變的兩大綠葉

《大秦帝國·黑色裂變》主要講述了公元前362年少梁之戰後,秦獻公重傷身亡。21歲的秦孝公嬴渠梁臨危受命,繼任國君。其時六國鄙秦,圖謀分之。秦孝公血書國恥石並向列國求賢。年輕的法家士子衛鞅入秦主持變法,帶領秦國一步一步地創建了戰時法治文明。小說中塑造了許許多多不同類型的角色,堅毅厚重的秦孝公、鐵面無私的改革家商鞅給無數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小說中更有一些獨特的“綠葉”亦是這部歷史交響樂中不凡的樂章。在我看來,《大秦帝國·黑色裂變》中份量最重的綠葉當屬百里老人與侯贏。

他們在小說中的地位近似於藥中“佐使”——雖然“佐使之藥”在整個方子裡處於輔助地位,但對起主要作用的“君藥臣藥”有著重要的影響——或調和諸藥增強功效並減輕副作用,或作為藥引子將整個方劑的藥力引入人體……

這兩片綠葉雖都是藥中“佐使”,但又在諸多方面大不相同。比如兩人做事的著眼點存在極大差異——百里老人是以國家興亡為根本,為故國尋覓引入棟樑之才,因此他總是四處奔波,或“偶遇”或拜訪的接觸各地的能人才士;侯贏則是出於朋友情誼,為自己的摯友排憂解難,不辭辛勞的打理瑣碎麻煩之事。

道與俠丨戰國時期特立獨行的階層

雖然他們都是“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的類型,但其處世作風卻是迥然相異——道者百里舉重若輕,在事情走上正軌之後,便與眾人相忘於江湖了,不知所終;而身為白門總事的隱俠侯贏則舉輕若重,一直與衛鞅白雪來往密切,從接待初入秦的衛鞅,到籌辦二人的葬禮,他始終在為衛鞅白雪操心。也許這就是百里與侯贏之間最根本的區別。

百里老人與侯贏分別來自那個時代最特立獨行的兩個階層——道者與俠士!而他們的種種作為,在一定程度上體現著當時的道者與俠士對變法的介入。這也是《大秦帝國·黑色裂變》的一處伏筆。

隱士不一定是道者,但道者常常以隱士的面目出現,不同的是他們不單隱於山林江海,市井廟堂往往也存在他們的蹤跡。道者是清醒的旁觀者,常能洞察全局形勢之要,往往比當事者更早發現解決疑難問題的關鍵。他們通常以點撥當事者的方式介入世事,但不會去親歷親為或與當事者並肩作戰。百里老人正是這樣一個典型的道者。

百里老人主要活動在《大秦帝國·黑色裂變》上半部分,他無論在櫟陽,還是在安邑,都留心尋覓經邦治國的乾坤大才,並在彼此之間不斷的牽線搭橋。在《大秦帝國·黑色裂變》下半部分,他與白雪侯贏一起幫孝公化解了秦國與墨家的誤會,之後就消失了。雖然他只做了這麼幾件事,沒有與眾人一同捲入變法潮流,但這已經足夠引動歷史進程的改變了。

在櫟陽,他與嬴渠梁在雪夜偶遇,雖然年輕的國君沒點破自己的身份,但百里子已經猜到三分,重逢之際,百里子用穆公的成功案例點醒了求治無門的孝公——向天下搜求人才!悟性極佳的秦孝公舉一反三的發出了那道“與之分土,共治秦國”的《求賢令》。在安邑,百里與衛鞅論酒初識之時,就察覺到了衛鞅的治國才能與對未來去向的迷茫。從“若求凜冽,當效法老子西遊”到讓玄奇背誦《求賢令》,他一步一步的引導衛鞅下決心去秦國。在神農大山,他與申不害談了三天三夜(很難想象,這還是在誰也不認識誰的情況下),雖然後來沒有說動申子入秦,但也解決了申不害長期以來的疑惑……

一般說來,超脫人間世的道者慣於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為尋大才而四處奔波的老百里則顯得有點異類。這位進入風塵的道者多了幾分老莊關列沒有的勞碌!他為了到洞香春(一天下消息彙集地)打探消息從櫟陽游到安邑(巧遇衛鞅),又從安邑返回櫟陽(巧遇孝公),然後為了轉達求賢令(給衛鞅)再度趕赴安邑,接著馬不停蹄的去新鄭郊外找申不害(勸說不成),之後又趕赴臨淄去找同門師弟孫臏……若干年後,他又與侯贏白雪從臨淄趕到神農大山的墨家總院……坦率的說,這片綠葉的飄動範圍之大足以在書中位列三甲的,不愧是“百里”氏子孫。

無論是出於先祖遺訓,還是故國情懷,百里子一直對改變故國衰亡命運很上心,所以才會這樣不遺餘力的尋找棟樑。但他不會像黑伯一樣“與子偕行”,也不會與其他秦人一樣高喊“赳赳老秦,共赴國難”。如同其他道家人士一樣,他雖有天下心懷,但不像其他士子那樣把拯救天下這副重擔壓在肩頭。

歸根結底,百里老人是清醒的旁觀者,他深明雄傑註定悲壯的宿命,況且,入世奮爭囚於瑣事雜務原本就不是其專長。推動時勢有雄傑們前赴後繼,超然獨立的道者只需提示鑰匙所在,而不必親自去開鎖。縱然不得不入世援手,風塵道者也絕不會沾染俗世塵埃。這個世界總需要燕處超然的道者,去點醒當局者迷的賢勇士民!

道與俠丨戰國時期特立獨行的階層

“人生相逢,何必相識?世外之人,何須留名?”他這樣說了,也這樣做了,綠葉飛出了眾人的視野,甚至連他的孫女玄奇也不知其最終去向!就這樣,百里給他(她)們帶來的人生插曲結束了,彼此的生活又回到原點,成為互不相擾的兩條平行線,就像什麼都沒發生過一樣……

自古以來,人們都推崇伯牙子期那樣的知交!像百里這樣能慮事深徹善於識人的長者,更是英雄豪傑們求之不得的良師益友。可以毫不誇張的說,百里子是不少人生命中的貴人,可惜的是,這樣的貴人永遠無法成為眾人的知交摯友。天馬行空的道者如同流星匆匆來去,又如江河無情東流。人們無法挽留,也無法追隨,只能發出一聲嘆息,最終逐漸淡忘掉這段往事……

像百里這樣隱逸之風濃厚的綠葉,既令人們充滿敬意,也留下不能暢談共飲、長做盤桓的遺憾。好在還有侯贏那些古道熱腸的俠士彌補這種遺憾。如果說風塵道者是暗線綠葉,那麼情義俠士是明線綠葉。一種綠葉留下的空白,由另一種綠葉來填補,有時候事情就是這麼有趣。

俠士是《大秦帝國》中最重要的階層之一,重情貴義的俠士把人類的各種情感發揮到了極致,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大凡驚天地泣鬼神的感人事蹟都出自俠士手筆。如果說道者是澤被萬物而不求回報的潤下之水,那麼俠士就是焚燬黑暗溫暖人間的炎上之火。

道與俠丨戰國時期特立獨行的階層

侯贏的出場時間晚於百里老人,但他的活動貫穿了整個《大秦帝國·黑色裂變》,也與衛鞅白雪的活動息息相關。他一直以商君夫婦摯友的身份親歷著秦國鉅變,可以說,沒有他的話,很多情節都將了無生趣。

事實上,侯贏出場時已經不再是遊俠了,確切的說,他的官方身份只是一個出色的商人(白門總事)。也許這個身份讓他與衛鞅少了很多衝突。因為,熱血遊俠與鐵腕政治家歷來都是對立的兩級。如果說呂不韋是義商,那麼侯贏則是俠商。因為侯贏兄到底是俠士本色,雖然不再千里仗劍行,但言行舉止仍滲透著濃濃的俠風義骨。

作為遊俠出身的商社總事,侯贏本能地欣賞簡樸奮發的布衣本色,厭惡那種貪圖享受的行為。他在酒席上說道,那些招賢館士子做派不行,要求這要求那的。而他給衛鞅準備的接風宴席,只有最為粗樸的“秦三樣”。侯贏熱情的招待,不單單是盡地主之誼,也有暗中觀察衛鞅為人本色的意圖(證實白雪的眼光)。

有句老話叫疾風知勁草!衛鞅耐得清苦且不拘小節的率真秉性很是對侯贏的胃口。大感快意的侯贏說起了關於秦國的種種事情,他毫不掩飾的說自己喜歡這種“窮困得硬正”的厚朴秦風。雖然衛鞅的冷峻與侯贏的熱腸迥異,但二人共同的愛好——苦菜烈酒,開啟了那份超越理念與性格的知交情誼!這種情誼正如那苦菜烈酒,醇厚凜冽而清苦質樸,充斥著雄傑英豪之間的惺惺相惜……然則二人對彼此的付出,從一開始就是不對等的。

在這段苦菜烈酒式友情中,衛鞅得到的是烈酒,而侯贏得到的更多是苦菜。因為,盡公不顧私的衛鞅幾乎沒有為侯贏做過什麼,反倒是侯贏常常幫助衛鞅排解糾紛、度過難關(隱秘行事居多)。也許,從那天共食苦菜烈酒開始,侯贏就註定要為友人操勞奔波:

在青山松柏立下變法誓言之前,衛鞅的生活起居基本上都是侯贏照顧的。而且,侯贏不僅成為鞅雪之間的鴻雁信使,安頓了衛鞅帶回的山鄉女孩河丫(後來又無意間給河丫“贈送”了個黑柱子^_^)。

在左庶長衛鞅張榜徙木立信時,侯贏恰好路過那裡,他知道老實本分的秦民心存疑慮,所以他鼓勵少年山甲去扛那根木頭。如果他不這樣做的話,山甲爺孫大概要錯過這次人生的轉折點了。這一回他不僅幫了衛鞅,也幫了秦國未來的步軍主將——山甲。

當渭水大刑震驚天下時,出身遊俠的侯贏首先想到的不是衛鞅在實行“虐民暴政”,而是擔心衛鞅此舉給自己帶來的危險——種種反對變法勢力(包括一些遊俠)的報復——比如暗殺。他堅持讓跟隨自己多年的荊南做了衛鞅的貼身衛士,以備各種可能遇到的不測(當年侯贏救下了荊南一家)。

當墨家潛入咸陽準備刺殺“酷吏”衛鞅時,侯贏與白雪以遊俠的方式巧妙的逼走了鄧凌子一行(不料,這次卻是好心幫倒忙)。為了彌補這個過失,當得知秦孝公隻身進入墨家總院後,侯贏與白雪立刻動身去齊國找來百里老人(兩大綠葉唯一一次合作),一同趕赴神農大山,幫助秦孝公化解這場秦國與墨家的誤會……

道與俠丨戰國時期特立獨行的階層

縱觀整個《大秦帝國·黑色裂變》,奉獻與犧牲無處不在!衛鞅為變法強秦捨棄了很多東西(包括生命);白雪則為夫君衛鞅做出了無數犧牲;而侯贏則一直像兄長一樣無微不至的關照著兩人。視鞍馬勞頓、義舉援手為家常便飯,為情義至交無私奉獻、無悔付出,這正是屬於侯贏的俠者本色!“法以治國,俠以補世”,這是《大秦帝國·黑色裂變》中最經典的句子之一,侯贏用自己的一生詮釋了“俠以補世”的艱辛與堅定!

到最後,無論是伴隨當事者左右的侯贏,還是逍遙於世外的百里,都見證了轟轟烈烈的變法與政治家慘烈的犧牲。對於百里來說,自己的心願與後生們的夢想都實現了,至於預料中的悲劇,他只能慨然一嘆;對於侯贏來說,無力挽回摯友之死,是他一生的痛,料理摯友後事是他最後一點心意。

也許,見證變法的那一代人對百里老人與侯贏總事有零星的印象,當後世的秦人回顧那段歲月時,沒有多少人記得道者與俠士為青山松柏付出的綿薄之力。說到底他們只是綠葉,被眾人忽略歷來是綠葉的宿命,就算在小說中也不例外,儘管這些綠葉有著超一流水準。

應該說,原生文明時代的百花齊放離不開這些綠葉的守護!無論是俠士還是道者,都在以不同方式從不同的角度,調節著補正著複雜多樣的世界。他們是社會的潤滑油與催化劑,雖然不起主導作用,卻像微量元素一樣不可或缺。他們如同水與火同處五行八卦一樣,始終在文明生態系統中牢牢的佔據一席之地,甚至在特定時期與情境內,成為改變歷史走向與進程的關鍵力量……如果缺少了道者與俠士這樣的綠葉,生活會多些乏味,歷史將少些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