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峙縣龍頭企業五種模式助脫貧

今年以來,繁峙縣瞄準脫貧摘帽目標,完善政策體系、強化資金支撐、創新利益聯結,有力促進了特色種植、生態林果、健康養殖、中藥材、農副產品加工等縣域特色產業發展,有效夯實了農民增收、脫貧致富的基礎。目前,全縣已發展25家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帶動貧困戶人口13500人。

繁峙縣在發展脫貧產業的過程中,重點培育了綠源亨通、寶山鼎盛、萬錦肉牛等25 家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全力探索建立企業及新型經營主體與貧困戶的利益聯結機制,促進了貧困戶穩定脫貧。

一是“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即:農戶以土地入股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與蔬菜加工企業簽訂種購合同,由蔬菜加工企業負責合作社的種植生產技術指導,保證合作社種植的蔬菜有穩定的銷售渠道。農戶通過該模式的正常運營,可穩定獲得土地入股合作社的入股分紅、農戶在合作社的勞務收入、農戶在企業的務工收入和企業入股分紅。

二是“提供崗位+薪金”模式。主要是支持企業為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提供崗位,實現就業獲取工資性收入。綠源亨通食品有限公司為350 名貧困人口提供了就業崗位。

三是“資金入股+資產收益”模式。主要是鼓勵支持貧困村、貧困戶將財政扶貧資金、各類涉農資金等通過合作社或農村集體組織入股扶貧企業,享受股份收益。杏園鄉天成村等5 個村貧困戶組建合作社入股杜永鑫農場,帶動110 戶309 名貧困人口穩定增收。

四是“貧困戶貸款+帶資入企+就業分紅”模式。主要是貧困戶將小額貼息貸款以受託支付方式交由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等經營主體集中使用,貧困戶參與經營和分紅,實現創業增收。

五是“專業技術合作社+貧困戶”模式。組建造林扶貧合作社和水利扶貧合作社。繁城鎮刁兒泉組建了富興通扶貧攻堅造林專業合作社,吸收19個貧困戶參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