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嚇一跳!中國企業竟然收了這麼多海外車企!

在秋妹的印象裡,高田的運氣一直不怎麼樣,因為關於它的新聞,沒幾個是好事情。

最近,高田又搞出了動靜:作為世界第二大氣囊製造品牌,高田即將破產。

雖然在氣囊製造界擁有著絕對的影響力,並佔據著汽車安全市場20%的份額,但因為高田氣囊不斷被爆出各種缺陷而被迫頻繁地召回,以致難以維繫運轉。

看完嚇一跳!中國企業竟然收了這麼多海外車企!

數據總能生動地告訴你一家企業能有多輝煌,也能揭露一家企業有多窘迫。截止到今年5月,高田氣囊召回的總數已經達到了1.2億。這麼高的產量,幾乎涉及了市場上的各種主流汽車品牌。顯然這是必須的,因為幾年時間,僅憑一兩家企業的產量,是無論如何無法分攤這麼巨大的數量的。

有媒體計算過,1.2億輛汽車首尾相接,能排出54萬公里,比地球到月球的距離38萬公里還長得多。

當然,站得越高,摔得最重。

2016財年財報顯示,高田在當年的銷售額為6625億日元,這麼高的數字卻沒能給高田帶來盈利,反而仍然被處理各種缺陷消耗到虧損,高田的虧損已高達795億日元,這大概相當於48.8億元人民幣。更令人絕望的是,高田今年還在同各主要汽車品牌的協議中,簽下了8.5億美元、也就是相當於57.9億元人民幣的賠償款。

而這些債務最終把高田拖入了破產的臨界狀態,預計下週高田有可能就要進入破產程序了。

有消息說,高田正在於其他公司談判,試圖讓別人接盤高田,以求讓該品牌繼續生存下去,而他們最中意的人員,就是同樣從業於汽車安全市場的瑞典AUTOLIV以及美國KSS。這其中,美國KSS又極有可能成為高田最終的“賣家”。

看完嚇一跳!中國企業竟然收了這麼多海外車企!

KSS雖是美國品牌,卻於2016年2月,被以11億美元的價格賣給了中國均勝電子。所以說,高田的未來,還是落在了中國企業的手中。但這絕對不僅僅是中國企業第一個參股或收購外國汽車零部件企業,今天秋妹就來盤點,近年來中國汽車企業參與的併購以及參股事件。

北汽入股戴姆勒

2013年,北汽與戴姆勒簽署了涉及三項重要股權交易的戰略協議,涉及三方交叉持股,被北汽內部稱為“北戴合”計劃。據瞭解,戴姆勒已經成為北汽第三大股東,而北汽與戴姆勒的合作協議,奔馳將E級車加長版V212平臺及前後車橋有關核心技術永久無償許可給北汽股份,並提供奔馳原廠動力總成產品與之配套,包括但不限於1.8升渦輪增壓發動機、3.0升自然吸氣發動機、及與之配套的6速自動變速箱,也就是說北汽未來的高端車型都將採用奔馳的技術。

看完嚇一跳!中國企業竟然收了這麼多海外車企!

看完嚇一跳!中國企業竟然收了這麼多海外車企!

東風入股PSA獲14%股份

2014年,東風汽車公司向標緻雪鐵龍集團的定向增發股份投資8億歐元,佔股14%,正式成為與法國政府、標緻家族並列的第一大股東。同時,東風集團與PSA聯合宣佈多項戰略規劃,涉及了全球模塊化平臺CMP、共同研發中心DPCT項目、新一代電動車協同、東南亞海外戰略等;共同研發中心也正式敲定,其中神龍汽車公司佔股50%,東風集團佔股25%,標緻雪鐵龍集團佔股25%。

而東風旗下的自主品牌,也可以搭載來自PSA的平臺,這對於中國自主品牌來講,的確可以少走很多的彎路。

上汽入股通用獲1%股份

2010年,上汽斥資5億美元入股通用汽車,雖然僅為不到1%的股份,但卻有益於上汽提升研發能力、拓展海外市場等多個涉及企業可持續發展領域;雙方的關係再進一步,其中在發動機、新能源和車型平臺上多次合作,且雙方合作發力海外市場,從中國向海外出口車型,這或許就是如今昂科威能夠出口到美國的原因之一。

看完嚇一跳!中國企業竟然收了這麼多海外車企!

除了大公司的參股,近兩年,中國在收購海外汽車零部件企業上的動作也是非常多。

從併購主體看,零部件企業是海外收購主力軍,所涉及交易佔到總交易量的72%,總交易額的80%以上。一些國內汽車零部件巨頭早已活躍於海外併購市場,隨著國內經濟增速放緩、消費需求疲軟,外延式併購已經成為企業實現非有機增長的重要途徑。五家零部件企業在報告期內參與2起以上(含2起)跨境交易,其中軍工和航空巨頭中航工業集團相繼在海外收穫4家歐美零部件企業,多集中在傳動系統和動力總成領域,凸顯零部件企業彌補傳統業務短板的較強意願。

看完嚇一跳!中國企業竟然收了這麼多海外車企!

從併購金額看,1億美元以下併購交易最為集中,佔總交易數量的近一半,中國企業(尤其是上市公司)傾向於收購高度專業化、細分領域市場佔比高、中等規模的外國企業。從長遠看,零部件企業跨境併購漸趨理性,企業更關注併購能否帶來穩定且長期的投資回報以及整合後能否發揮協同效應。

同時,從地域和國家上來看,中國的企業最喜歡的是德國和美國。德國成為了零部件企業海外併購首選地;吸引中國企業的依然是技術、產品和品牌。而美國則成為了前瞻性技術併購聚集地。

看完嚇一跳!中國企業竟然收了這麼多海外車企!

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自動駕駛已經成為汽車行業未來發展的主導趨勢,這些產業對企業在動力電池、驅動電機和電控系統、汽車電子控制系統和傳感器等領域的技術突破提出了較高要求,尤其是汽車電子系統和車身控制、動力控制以及底盤控制之間的整合應用。海外併購無疑是中國汽車和零部件企業迅速掌握國內不具備的前瞻性技術的有效途徑

看了這麼多併購之後秋妹發現,中國汽車對於外國汽車企業的併購,大部分是因為資金充裕,而這正是國外企業所需要的。但歸根結底,還是為了技術二字。正是因為有了中國企業不斷的追求技術創新,才使得自主品牌與合資品牌的差距逐漸縮小,而這也正是收購的最核心意義,而在未來,並不排除中國企業進一步收購國外企業的可能性,畢竟嚐到甜頭的中國企業,也發現了一條快捷又方便的發展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