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大脑》评审魏坤琳空降常州,他说:要给孩子面向未来的教育!

《最强大脑》评审魏坤琳空降常州,他说:要给孩子面向未来的教育!

《最强大脑》评审魏坤琳空降常州,他说:要给孩子面向未来的教育!
《最强大脑》评审魏坤琳空降常州,他说:要给孩子面向未来的教育!

6月2日下午,半山书局与常州公开课携手力邀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教授、《最强大脑》科学评审魏坤琳莅临常州,开讲《给孩子的未来脑计划》。被网友称为“叨叨魏”的魏坤琳,幽默风趣、妙语连珠,在一个半小时中,与现场500余名观众聊聊脑科学,聊聊家庭教育,共同探讨科学育儿。

科学男神缘何化身科学奶爸?

《最强大脑》评审魏坤琳空降常州,他说:要给孩子面向未来的教育!

在女儿出生后,“叨叨魏”开始关注市面上的儿童教育知识。出于科研工作者的本能,看到跟“脑”有关的知识时,总会多关注一下。结果却发现,市面上很多号称“指导幼儿发展的脑科学”里,有很多流传甚广的谣言,比如“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是典型的误解,科学证明:运动对于人脑开发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最强大脑》评审魏坤琳空降常州,他说:要给孩子面向未来的教育!

生宝宝的脑重只是成年人的25%,之后疾速发展,3岁时就达到成年人的85%,6岁时是95%。所以0~6岁是孩子大脑飞速发育的时期,这个时期的教育,会对孩子产生长远的影响。而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来说,父母几乎是他们的全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父母可以在脑科学、认知科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学等科学的基础上真正做到科学养育,孩子的生命会更加精彩。

养育孩子也需打怪升级

《最强大脑》评审魏坤琳空降常州,他说:要给孩子面向未来的教育!

于“面向未来、科学养育”的理念,魏坤琳的团队提出“未来脑计划”的五脑框架:智力脑、情绪脑、语言脑、运动脑、创意脑。其中分别涉及智力、注意力、记忆力、情绪、社交能力、阅读、语言能力、创造力等等对未来至关重要的软实力。

在五脑框架下,家长们可以清晰了解孩子的大脑发育,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孩子,同时魏坤琳还对具体的育儿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法:如何培养孩子的空间认知能力,如何引导宝宝参与有氧运动,孩子乱发脾气怎么办,怎样给孩子讲故事,怎样把电子产品从“洪水猛兽”变成“教育帮手”……

虽然“未来脑计划”设计了五脑体系,但人的大脑是一个整体网络,大脑各方面的发展是环环相扣、彼此影响的。如果只专注大脑某一个方面的发展,而忽略了其他方面,对孩子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情。这就要求家长们在做早期教育规划的时候,要帮助孩子均衡和全面发展。

如何让爸爸从“猪队友”变成好帮手?

《最强大脑》评审魏坤琳空降常州,他说:要给孩子面向未来的教育!

说起家庭育儿,往往存在一个常见的问题,妈妈承担了教育的大部分工作,而爸爸的参与度普遍不高。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现象?其实,除了角色标签外,还有很多因素确实在阻碍爸爸参与。

一方面,从真实情况来看,爸爸进入角色的速度天然比妈妈慢。妈妈因为天性再加上十月怀胎,相对比较快地进入“为人父母”的角色。另一方面,妈妈会过分紧张,爸爸跟宝宝在一起的时候总是各种不放心。宝宝哭了第一反应就是:你干嘛了?你又做错什么了?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母亲守门效应”,原因就是妈妈的过度焦虑,反而把爸爸挡在了育儿大门之外。

《最强大脑》评审魏坤琳空降常州,他说:要给孩子面向未来的教育!

怎样让爸爸成为育儿的好伙伴,而不是“猪队友”呢?魏坤琳在现场给出了三个建议:“第一,要让爸爸带娃,男性对于运动、冒险具有强烈的兴趣,利于养成孩子对运动的兴趣,同时学会与人打交道,学会合作学会竞争。第二,给爸爸成长的时间。既然爸爸角色进入需要时间,那么就不要期望他一开始就什么都会,少点吐槽,多些信任。第三,给爸爸清晰、具体的指令。当需要爸爸帮忙时,不要笼统告诉他去做什么,而是给他清晰的要求和步骤,比如换尿布、冲奶粉要怎么做。必要时给他做示范。”

《最强大脑》评审魏坤琳空降常州,他说:要给孩子面向未来的教育!

孩子需要面向未来的教育,如果每位父母都能在孩子发展早期多掌握一些靠谱的脑与认知科学知识,那么孩子就能成长得更好,国家的未来就会更明亮。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