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3:留住新特色迎接新未来

433:留住新特色迎接新未来

在艺兰的道路上,勤于学习“瓣型学说”鉴别鉴赏专业知识,练好基本功方能在挑选新花上熟能生巧,才能举一反三结缘到真正有特点的好花。很多人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上内心是非常矛盾的,又想选育出好花,但是却又不肯用心去学习,总是在推托自己很忙,总在原谅自己,为不用心学习找理由,总是希望别人能手把手地去教他,总是在想当用到的时候希望技艺高超者恨不得钻到自己的肚子里发挥着明灯作用。如今艺兰知识的大门一直是敞开的,不像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之前,想要学习却很难,古兰谱难以见到不说,还没有互联网,学习专业知识全靠师傅带。

433:留住新特色迎接新未来

我一直在说以古兰谱为师,这样学习起来会非常正统。另外,自己可以研读古兰谱与实物对照学习,像现在春兰与蕙兰的传统铭品价格亲民,想要实现实物对照学习亦容易得多。只有把“瓣型学说”所讲到的专业知识学到位了,英雄才能有用武之地!不好好地学就会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白首空悔读书迟”的感慨。

甚至于,却有人有意识地排斥“瓣型学说”最终使自己总是处在半调子状态,自己不学精还不希望别人懂。例如梅与水仙划分不清的人很多,荷形与荷瓣就有更多人搞不明白二者之间的区别,以至于把很多的荷形开品当荷瓣在解读误人子弟啊!再如:型与形不分,紧致与紧边不分,箨壳与脱壳不分,如意舌与龙吞舌不分,如意舌与执圭舌不分,豆壳捧与蜈蚣钳不分,刘海舌与圆舌不分。甚至于还有人把合抱的剪刀捧素心当成水仙素的,不泛其人,这着实将会误导很多人。另外,还有很多人把捧形与小萼的头形混为一谈,教人哭笑不得。

433:留住新特色迎接新未来

只有自己学到真本领才不会被别人带到沟里去,才会有自己的欣赏主见。当有自己的严格鉴别鉴赏执行标准,才会在芸芸新花中挑选出真正的传世经典。当自己面对一颗花都说不上好与坏优与劣,又怎么能抓得住机遇或守得住已经入手好花呢?曾经就有新兰友接触到了一棵绝世的好花,被从事兰花倒卖者遇见非得昧着良心说不好,想要新人放弃从而实现巧取豪夺。这样的心理打压行为是收花人的惯用伎俩,目的就是要使拥有者失去信心从而实现压价收购的目的。

关键的关键是很多经手人是看不到入手的花好到什么程度?未来发展又会如何?况且栽培还有风险,不如赚点快钱来得现实,故才有了一棵新花下山被转了多少手,最后才被真正识得优劣好坏的人结缘,很多传世铭就是这样被选育出来的。

433:留住新特色迎接新未来

你能说贵州蕙兰“国荷素”,在中国兰花拍卖网上以3万元流出所有种源,这难道不是一件十分遗憾的事情吗?类似于这样的事情在兰界还是有很多的,都是因第一经手人识不透吃不准而流失出去。在这里我为什么对一个经典的新花面世,挖花人或中间接触人称为经手人,因为那些新花的欣赏价值并没有在他们手中体现出来,从他们手中流出去,被后面的人所赏识而命名,我们称之谓选育人命名人。

我们在学习“瓣型学说”的专业知识的时候学古而不墨守成规,如是才能开拓创新,选出更有划时代意义的新品来。有人把“瓣型学说”狭义理解为专门是指梅、荷、水仙的瓣型标准要求,其实这是大错而特错的。从广义上来讲“瓣型学说”就是兰花鉴别鉴赏的体系标准,这里包罗万象,上到花的各个开品,下到新芽出土时的特征鉴赏。株形叶态自然也在审美之中,这也就是为什么会有赏叶经年赏花一时之说。

433:留住新特色迎接新未来

我们选育新花时要把具有真正美的亮点给体现出来,这就要有善于发现美的眼光,这犹如伯乐挑选千里马一样。在新花的选育上不能抱有一味跟风的思想,否则就难以走出食古不化的困境。在兰花的选育上成了别人的跟屁虫后,就永远难有自己的风格,从而就会错失一些有特色的新花。要有一颗接收新生事物的胸怀,过于拘泥则会裹足不前,从而就会失去遇见或曾经过手的好花。

鉴于此,只有选育者具有独特的眼光与鉴别鉴赏水平才能选育出别具一格的新品来,把花格独特而具有强烈的视觉美感之花选育出来后,就是要看选育者能否耐得住寂寞,坚守得住并对多种诱惑能够免疫,这样才能迎来美好的未来。

433:留住新特色迎接新未来

PS:目光短浅是制约发展的关键,因此学好真本领才能拥有独到的前瞻性和预知性,亦才会有未来过人的成就,这适用于各行各业。

2018年06月08日于国香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