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园地」一、艺兰之初体验

「初学园地」一、艺兰之初体验

在2002年春节的时候,在旌德堂叔家见到了他在大山中挖了几麻袋的下山兰放在车上,带去上海赠送朋友,当时只是拿起一兜,只道是兰草,叶片修长。随后,在我们回家之前,也让堂兄带领我们去山上寻找兰花草,并挖了些带回家就种在院子里。后来,由于管理不善,导致这批兰花全部被鸡糟蹋了,这是我第一次结缘兰花。

“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好”。这首校园歌曲曾经风靡大江南北,为胡适先生晚年所作诗歌《希望》的第一节,这是胡适先生接触兰草时心有所感而作。我初见兰花草,却未看过花开得如何,只是感觉这应该是春兰,秀气古朴,美感十足。第二次再接触时,那是十年后的2012年春节,当时我与家中的长辈们一行人前往旌德。由于2011年暑假在旌德待过几天,当时心中已对这里的山水充满了一种莫名的期待。临别之际走入深山中,又挖了几株兰草带回江北种养。这次有幸的是,曾挖到了一兜带有花苞的兰草,然而却被表哥带回家中种养了,我只拿了几兜无花苞的兰草回家。

「初学园地」一、艺兰之初体验

回到家中兴高采烈的购置几个花盆,兴致勃勃地就种起来了,由于前期照顾的很好,苗子茁壮成长呈现出喜人的景象。无奈外出求学,又逢家中装修,就被父母放置在一旁,无人照管,任其自生自灭,终未能保全。

「初学园地」一、艺兰之初体验

2017年五月,我辞去原来的工作,来到舅舅这里看到了真实的兰花,琳琅满目井然有条摆放在架子上,让我感到非常震撼。5月份已经没有花儿在开放,只听舅舅说:“待到天热一点,便会有四季兰开出。”在这里看到了,各种品种的兰草郁郁葱葱,宽叶儿的,窄叶儿的,长叶儿的,短叶儿的……数不胜数,各有春秋。

我想学习种养和识别兰花,就拜舅舅为师,在日后的艺兰日记里就以师父称之。晃晃三月过去了,在这段时间里,师父教我种养,并接合着看书学习鉴别鉴赏。

种养中首先学习的是如何正确地浇水,浇灌兰花。浇水操作看起来最容易,但想要浇好却又是最难之事,俗称“浇水三年功”。花儿们长得好不好,浇水是决定性因素,可想而知浇水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刚来,不了解花儿到底是什么习性,只知道兰花异常珍贵,连手碰都不敢碰一下。后来,在师父的教导下,学习给兰草翻盆,查阅兰花,生病救治等。

「初学园地」一、艺兰之初体验

处理病草刚开始拿着手术刀,不敢切下去,或者切一株病草时压力山大满头大汗。切得不好,切错,可能就会导致芽毁根毁,从而扩大了损失程度。好在师父一直在鼓励我,使我慢慢找到了信心,找到了施术的感觉。

「初学园地」一、艺兰之初体验

兰花珍贵,不能以金钱衡量。人无贵贱之分,兰亦无贵贱之分。无论品种的优劣,都要当其是个生命来对待。呵护他们,就像呵护自己的亲人一样。以这种态度来艺兰,谨记恩师教诲,方能有所建树。艺兰之路,任重而道远。艺兰的最高境界,当如恩师所言,人兰合一。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己从一个对兰花无知的人成长起来,单恐自己学艺不精,在艺兰之路上,行走缓慢。我是兰界的小树苗希望在未来的艺兰学习中,无时不刻地勤学苦练,并悉心听恩师指导,兢兢业业地学习并茁壮成长。

2018年5月26日于国香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