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坑了3億消費者還不夠,商家你也不放過?

文 | 沈 林

拼多多,坑了3億消費者還不夠,商家你也不放過?

多位拼多多商家表示,上千名商家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被強制凍結貨款,關閉關聯店鋪,拼多多平臺凍結商家資金達數億元人民幣。在商家申訴卻無回應後,商家才集結來到上海拼多多總部進行維權“討要貨款”。

14日,拼多多針對部分商家前往拼多多上海總部維權一事回應稱,昨日聚集現場的14名商家均為“問題商家”,其中7家存在售假情況,6家存在商品描述不符情況,1家存在虛假髮貨情況。

拼多多,坑了3億消費者還不夠,商家你也不放過?

但,這份回應甩鍋商家的說明顯然並不能夠服眾。

“無語!他們可以把黑的說成白的,我們怎麼回答呢?”“拼多多套路太深;亂扣售假帽子,肆無忌憚地侵佔商家財產;拼多多用文字掩蓋它無恥的行為”的言論充斥在商家的維權群裡。

拼多多,坑了3億消費者還不夠,商家你也不放過?

一位商家表示:“‘拼多多’圈子並不大,但認識做拼多多的都有被罰款。”甚至有商家認為拼多多是依靠“罰款盈利”。

拼多多,坑了3億消費者還不夠,商家你也不放過?

拼多多,坑了3億消費者還不夠,商家你也不放過?

拼多多,靠“打假”牟利?

拼多多成立不到3年,用戶規模已經達到3億,2017年的網站成交金額(GMV)超過千億元人民幣,在多份數據報告裡,拼多多已經力克其他電商,排名位居第三,僅次於手機淘寶和京東兩大巨頭。

因為騰訊的領投,拼多多還被視為騰訊在電商領域抗擊阿里的有力打手。

拼多多聯合創始人達達曾表示,“拼多多沒有任何的進場費,也不收任何佣金,同時,我們也沒有任何的廣告費用,拼多多的流量是不需要錢的。”

拼多多,坑了3億消費者還不夠,商家你也不放過?

此前有媒體報道,賣家運營淘寶、天貓店的各類費用已經佔到了商品價格的三成左右,成本佔比已經相當高;而免廣告費、免佣金的拼多多,自然吸引了許多賣家的注意。

不過,進駐拼多多的代價則是,價格一定要比淘寶低,還包郵。

同時,拼多多還針對商家制定了嚴苛的規定。比如小張註冊了三家拼多多店鋪來賣農產品,包括鹹鴨蛋,一份也就二三十塊錢,但一夜之間,小張名下的這三家店鋪全部都被拼多多限制了。

拼多多給出的原因是:“由於收到客戶投訴,吃了小張家買來的鹹鴨蛋出現拉肚子的情況,經過鑑定,是產品質量問題”,因此對小張的店鋪進行了限制,除了被投訴的鴨蛋之外,小張店鋪裡的其他商品也全都被下架了,因為之前小張買鹹鴨蛋一共買了九千多元的貨款,罰款數額是該貨款的10倍,也就是9萬多塊,另外,小張店鋪裡的四十多萬的資金也都被凍結了。

小張覺得因為一份鹹鴨蛋,導致他9萬多元的罰款,四十多萬資金被凍結,這未免過於“苛政”。

無獨有偶,紹興的司先生是襪子網店的店主,從淘寶被拼多多優惠政策吸引,去年8月份繳納2000元保證金入駐,但今年1月7日平臺卻以抽檢襪子非純棉襪,不符合描述為由擅自凍結六十餘萬貨款,還要求索賠九百多萬元罰款。

“我賣的是冬天棉襪,平臺抽檢說不是純棉材質,如何判定純棉襪標準呢?”不僅如此,“平臺所有個人商家入駐是統一協議,每月更新一次,在更新後7天內自動續簽電子協議。而且協議隱藏在小通知欄內,打印下來有15頁,根本不會仔細核對。罰款條例還不在合作協議內,而是單獨放在序錄內。”

司先生表示:“他們倒不是真要索賠罰款,根本是想凍結貨款。”

此外,司先生表示自己還曾因“虛假髮貨”被扣款3萬元,“平臺定義虛假髮貨罰款的關鍵點在於物流信息。規定商家當天訂單須在24小時內發出,物流超時、不更新等全部歸結為商家原因,導致罰款現象極為嚴重。”

拼多多,坑了3億消費者還不夠,商家你也不放過?

翻閱拼多多商家管理後臺的“規則中心”,罰款名目繁多,主要集中在針對假貨、商品描述不符合、虛假髮貨、保證金這幾方面的規則。其中,當拼多多發現商家疑似假貨的當天,將採取的措施中最主要的兩點是:

· 臨時增加該商家的保證金金額,增幅為該疑似假貨商品(以商品ID為準)歷史總銷售額的10倍;

· 限制店鋪資金提現(包括但不限於店鋪保證金、活動保證金、貨款等)。

當拼多多確認該商品為假貨後,“將扣除商家保證金及/或商家賬戶貨款餘額作為消費者賠付金”。

拼多多,坑了3億消費者還不夠,商家你也不放過?

其保證金的規則中則提到,“若商家經營期間發生違規情形的(包括但不限於延遲發貨、虛假髮貨、欺詐發貨、缺貨、銷售假冒偽劣商品、銷售商品與描述不符等),平臺有權根據平臺協議及平臺規則的規定扣劃其部分或全部店鋪保證金,用於對消費者進行賠付、賠償平臺損失或支付其他應由商家承擔的款項或費用。”

這些被拼多多罰沒的保證金或者貨款,真正有幾成去了消費者手裡,有幾成留在了拼多多,又有誰知道呢?

一位不願具名的律師告訴《新民週刊》:“某位買家投訴某個產品,應該先與商家聯繫,令其作出解釋、提供證據;如果確認貨品有問題,合理的流程應是將貨品下架、扣除保證金等,而不是直接全額凍結商家的貨款。”

同時,這位律師表示:“即便平臺對商家執行罰款,也應是先扣除保證金,保證金不足才能動用商家貨款,並且該程序需先進行雙方的確認,而不能由平臺一方認定,雙方應有一個協商的過程。”

如此嚴苛的規定,無怪乎不少商家質疑拼多多是依靠“罰款盈利”。

拼多多,坑了3億消費者還不夠,商家你也不放過?

拼多多模式真的可持續嗎?

2017年,拼多多GMV實現千億,達到這一成績,京東用了10年時間,淘寶用了5年,拼多多隻用了兩年零三個月。

達達曾說:“如果早十年,我們的治理邏輯也可以是好的往上升,現在我們只能用相對激烈的方式讓好的更快上去,差的更快下來。”

拼多多是一輛高速行駛的列車,為了保持這樣的速度,做出一些取捨是可以理解的。

但最近頻繁出現問題的拼多多,是否意味著拼多多已經逐漸失去了對於方向的控制呢?

拼多多,坑了3億消費者還不夠,商家你也不放過?

比如日前在拼多多平臺上曝光的不少涉黃、涉暴力且涉違法的商品,包括開刃刀、偽基站設備、摩托車車牌及充氣娃娃等。這些產品的用途,去向,全都無法追蹤及監管。

6月8日,全國“掃黃打非”辦官方微博稱,已對“拼多多”平臺涉嫌違法違規問題進行了深入核查,相關線索已移交有關地方進行查處。

除此之外,拼多多上的商品質量也屢遭詬病。

而且,消費者在拼多多買到次貨想退貨,聯繫客服維權也是難上加難。

拼多多,坑了3億消費者還不夠,商家你也不放過?

“套路完買家套路賣家”的拼多多,把做生意的兩頭都得罪了。但苛政之下並沒能解決傳統電商一直都存在的問題,京東創始人劉強東在接受央視財經專訪時曾表示:“社交電商的最大問題還是傳統電商十幾年沒解決的問題,存在大量的假貨、劣質貨,質量得不到保證。當一個商品的價格便宜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其實對消費者沒有好處,天上永遠掉不下餡餅。”

簡單可複製的拼團模式,對於電商巨頭阿里和京東來說,完全不成問題,今年3月,京東旗下的團購品牌“京東拼購”開始吸引商家入駐,招商佣金僅為1%;同樣是3月,阿里推出“淘寶特價版”App,被外界認為是對標拼多多的產品。

與此同時,本應互利共贏的拼多多和商家,卻因其簡單粗暴的管理規定反目成仇。

沒有了商家的支撐,拼多多未來的路,還能走多久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