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父母门口蜷缩着睡了一宿,到底几岁分床最科学?

一位妈妈在孩子4岁那天,开始尝试分屋睡。

第二天早上,妈妈早起,想去看看独自入睡的儿子,结果打开房门,发现孩子蜷缩在门口睡得正酣。

这位妈妈顿时心疼不已,孩子爸爸看到也眼眶湿润,于是孩子又跟着大人一起睡了。

到底几岁和孩子分床合适?怎样才能做到顺利和孩子分床(屋)呢?

孩子在父母门口蜷缩着睡了一宿,到底几岁分床最科学?

现在主流的专家建议一般是这样的:

3岁以前,同床睡;3岁以后开始尝试分床,6岁以前最好完成分床这件事。

也就是说,我们对同床和分床两种方式做一个方式和时间上的折中,先满足孩子的安全感,等他有足够的心理能量来面对这个世界的时候,再适时地培养独立性。

孩子在父母门口蜷缩着睡了一宿,到底几岁分床最科学?

需要指出的是,在孩子3岁以前,这个同床其实应该包括两种情况:

如果房间小,放不下婴儿床,那么可以考虑同屋同床睡。不过,床尽量大一些。如果房间大,你也可以考虑同屋不同床的方式。

在大床边上放个小床,在孩子很小的时候,让他睡小床,但小床一侧的门最好是打开来,贴到你的床边,这样晚上你可以碰到他,可以方便喂奶,又不至于压到他。

等孩子稍微大一点——最早6个月以后,1岁以后更好——你就可以把小床栅栏门关上,放在你们屋的另外一个角落。

当然,很多孩子在分床、分房的过程中,会表现出强烈的抗拒心理,让分床这件事变得非常困难。

其实,孩子不喜欢分床的原因可能有3点:

恐惧黑暗

太依赖爸妈

害怕孤独

针对上面这3种情况,总结了一个更具体的分床口诀。

孩子在父母门口蜷缩着睡了一宿,到底几岁分床最科学?

巧用“绘本套路”

跟孩子读一些独立睡觉的绘本,读完可以跟孩子说:“你看***一个人睡得挺好的,挺开心的。”

从这个角度去跟孩子做沟通,让他知道,给他建议一个“大家都是独立睡觉的”这样一个概念。

建立温馨的入睡仪式

入睡仪式包括哪些步骤呢:

几点我们该把玩具收起来了

几点我们该洗澡了

几点该洗刷了

然后,穿上睡衣,到了该读故事的时间

读完故事,熄灯,睡觉

这一套仪式每天都要坚持做,让孩子形成习惯。以后,每次做完这套入睡仪式,你和孩子的身心就会自动调整到“我该入睡”的状态。

提前精心布置小房间

建议在准备和孩子分床之前,让孩子自己去挑一张喜欢的床或者一套床上用品。很多时候,孩子有了参与感之后,就不会对分床睡那么抗拒了。

还给孩子准备一个喜欢的小玩具,并成为孩子的依赖物,那么这个小玩具会起到非常大的安抚作用——当孩子感觉到,有些东西是自己可以掌控的,他心里就不会那么害怕了。

克服黑暗有夜灯,开门注意人别吵

针对害怕黑暗的孩子,不一定非得熄灯睡。我不反对在屋里有一盏小夜灯,让孩子能看到。当然,更好的方式是他的房间里没灯,但他那个房门能开着,门外头有灯光,这样孩子的恐惧感会下降很多,他会觉得相对安心一些。

另外,全家人最好能够和孩子同时入睡,尤其是刚分床这几天,让他有一个仪式感,可以更好地让他接受分床睡的模式。

如果你做不到同时睡,那么说话声音一定要小一点,不要让孩子产生“只有他要睡觉,大人还在玩”的感觉。

哄孩子不能靠欺骗

不要做你兑现不了的承诺,不要承诺他:“妈妈不走”“妈妈今天晚上就陪你了”“就在你床边一直坐着,我不会走的”……

很多妈妈觉得孩子那么小,哄孩子骗骗就可以了。可是,如果孩子发现自己受骗了,就会加重他的恐惧,就越难跟你做分离。

我们可以温热而坚定地告诉孩子:“妈妈现在可以陪你,我们讲故事,看绘本……等你睡着了(等到了几点钟),妈妈再走。”

选一个合适的时间分床很重要

千万不要在自己很忙,或者第二天有急事的情况下,安排和孩子分床,这样你往往会因为心急焦虑而导致分床失败。

选一个孩子身体没问题,工作上、家里也没有什么烦心事,大家都很和谐的时间段(大概一两周的时间),合适的时间有助于分床这件事情的顺利解决。

孩子在父母门口蜷缩着睡了一宿,到底几岁分床最科学?

你们家都是孩子几岁分床的呢?这个过程中都发生了什么小插曲可以一起分享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