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把大火奠定了三国三分天下的局面

第一把火:官渡之战,烧掉袁军11万军队

三把大火奠定了三国三分天下的局面

天下九州,袁绍占4州。公元200年,袁绍发动官渡之战。袁军11万军队,曹操2万人马。实力相差悬殊,曹操又处于四战之地。诸侯们都不看好曹操,关中诸将尚在观望。袁军将粮草屯积在袁军大营以北约20公里的故市、乌巢。恰在这时,袁绍谋士许攸投奔曹操,建议曹操轻兵奇袭乌巢,烧其辎重。曹操立即付诸实行,留曹洪、荀攸守营垒,亲自率领步骑五千,冒用袁军旗号,人衔枚马缚口,各带柴草一束,利用夜暗走小路偷袭乌巢。到达后立即围攻放火。袁绍获知曹操袭击乌巢後,一方面派轻骑救援,另一方面命令张郃、高览率重兵猛攻曹军大营。可曹营坚固,攻打不下。当曹军急攻乌巢淳于琼营时,袁绍增援的部队已经迫近。曹操励士死战,大破袁军,杀淳于琼等,并将其粮草全数烧毁。张郃、高览闻得乌巢被破,于是投降曹操,导致了军心动摇,内部分裂,大军崩溃 。袁绍仓惶带八百骑兵退回河北,曹军先后歼灭和坑杀袁军七万余人 。一战奠定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此战是曹操生命中最重要的战役之一。

三把大火奠定了三国三分天下的局面

第二把火:赤壁之战,烧点曹军80万军队

三把大火奠定了三国三分天下的局面

公元208年,曹操发动赤壁之战。周瑜利用曹军船连着船,火烧曹军,曹军船只同时点火,火烈风猛,船像箭一样向前飞驶,把曹军战船全部烧光,火势还蔓延到曹军设在陆地上的营寨。顷刻间,浓烟烈火,遮天蔽日,曹军人马烧死和淹死的不计其数。周瑜等率领轻装的精锐战士紧随在后,鼓声震天,奋勇向前,曹军大败。曹操率军从华容道步行撤退,遇到泥泞,道路不通,天又刮起大风。曹操让所有老弱残兵背草铺在路上,骑兵才勉强通过。老弱残兵被人马所践踏,陷在泥中,死了很多。原本有望统一天下的曹操在这场大战中损失惨重,孙、刘两家趁势崛起,形成了三分天下的局面。

三把大火奠定了三国三分天下的局面

第三把火:夷陵之战,烧点刘备70万军队

三把大火奠定了三国三分天下的局面

公元219年,孙权袭取荆州,擒杀关羽,吴、蜀两国结仇。同年,刘备为夺回荆州,为关羽报仇,亲率大军攻打东吴。因为当时江南正是炎夏季节,气候闷热,而蜀军的营寨都是由木栅所筑成,其周围又全是树林、茅草,一旦起火,就会烧成一片。决战开始后,陆逊即命令吴军士卒各持茅草一把,乘夜突袭蜀军营寨,顺风放火。顿时间火势猛烈,蜀军大乱。陆逊乘势发起反攻,迫使蜀军西退。吴将朱然率军五千首先突破蜀军前锋,猛插到蜀军的后部,与韩当所部进围蜀军于涿乡(今湖北宜昌西),切断了蜀军的退路。潘璋所部猛攻蜀军冯习部,大破之。此战,刘备军几乎全军覆没,阵亡数万人,《傅子》更是记载吴军消灭蜀汉军八万余,刘备仅以身免。三国局面彻底奠定。

三把大火奠定了三国三分天下的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