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应台《目送》,读完久久不能释怀

龙应台《目送》,读完久久不能释怀

《目送》是作家龙应台继《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后,龙应台推出的思考、感悟性的人生之书。

《目送》这本书中共有七十三篇散文,之所以称之为人生之书,是因为写了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朋友的牵挂以及兄弟之间的携手同行。这本书中也写了我们每个人一生都会经历的失落和悲痛。龙应台之前以文风犀利而著名,这本书中,她写了最平凡的事、最动人的感情,这些最朴素的却在她的笔下散发出最动人的诗意。

龙应台《目送》,读完久久不能释怀

《目送》的七十三篇散文,不多也不少。但这本书却需要认真品读,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一种感觉,有时候我们想表达一种感觉,话到嘴边却发现无法表达出来,不知是词穷了还是怎么的,但看这本书会引起太多的共鸣,感触太深了。这里就选两篇自己最有感触的来谈谈。

龙应台《目送》,读完久久不能释怀

一、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

这篇文章里,作者选了两个背景作对比。一个是几万人的会场,用句流行的话来说就是那家伙,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另一边却是住着一个大学者的病房,空空如也,只有医疗机器作响。看了后会感到一阵心寒。文章末尾作者作出了解释: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

龙应台《目送》,读完久久不能释怀

我们小的时候遇到一个知心朋友,会天真的拉着对方的手说我们要在一起一辈子。后来我们才发现再亲密的朋友也有离开的时候,没有谁可以陪在我们身边一辈子。我们会成为彼此之间的过客,我们要坚强要学会一个人勇敢面对一切,因为,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

龙应台《目送》,读完久久不能释怀

二、目送

这本书的扉页上有一句著名的话,同时也被引用的最多: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龙应台《目送》,读完久久不能释怀

我们每个人长大后都会有双重身份,父母的子女,子女的父母,于是我们在人生路的中间,目送着父母的老去,目送着孩子长大后的离去,同时目送着生命的逝去。


龙应台《目送》,读完久久不能释怀

当我们小时候啥都不懂的时候,是父母耐心的教我们学会说话,一步步扶着我们知道我们学会走路,教我们用筷子穿衣服等等,父母是我们人生的启蒙师。我觉得世界上最宽广的胸怀的人是父母,直到长大后我们上班上学,在学校在公司遇到了艰难困惑,父母虽说不一定能为我们阻挡,但他们守护了我们的心。

龙应台《目送》,读完久久不能释怀

岁月是无情的,这样保护我们的人然而也有一天会老去,那时候他们不能保护我们了而轮到我们保护他们了,终有一天我们只能弯着他们的背影,最后一次目送。我们应该平时多陪伴他们,哪怕只是简单的聊聊天吃顿饭。世界上最幸运的事是子欲养而亲犹在,找点时间多陪陪父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