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強東:京東生鮮的祕密

“我們希望未來3-5年之內,京東生鮮的交易規模能夠突破1000億。”京東生鮮事業部總裁葉威這樣描述他對京東生鮮的期待,而他信心的依據是,去年京東生鮮整體的銷售同比是行業平均增速的3倍以上。


劉強東:京東生鮮的秘密

2012年,京東生鮮剛剛上線,當時生鮮還只是京東的三級部門,4年後,2016年1月,京東生鮮獨立成為一級事業部,由原負責3C業務的王笑松擔任生鮮事業部總裁。

到了今年1月,京東商城宣佈組織架構調整,設立三大事業群,其中之一的大快消事業群旗下,生鮮事業部與新通路、消費品事業部並行,而王笑松的頭銜也變成了大快消事業群總裁,與此同時,葉威也被任命為京東生鮮事業部新的掌舵者。 葉威是京東第三屆管培生,他2009年加入京東,2016年他已經成長為京東通訊業務一部總監,當年上半年這個團隊完成了400億交易額;

而後葉威從通訊轉崗,負責京東重點項目7FRESH的商品部,在葉威看來,“線下零售的發展最重要的是體現在傳統快消業和生鮮行業的變革上。” 葉威告訴鳳凰網科技,在京東整個“無界零售”大背景下,很多新的試點都是從生鮮品類開始的,所以對於線下零售店鋪、下一步大力推行的1小時達服務,京東生鮮都是它們最初的“試煉場”。

下一步,京東生鮮會有幾個方面的動作:第一,加大對生鮮零售基礎設施的投入;第二,推進農產品的標準化,京東生鮮此前呼籲建立生鮮的品牌化,而品牌化最重要的前提就是做到標準化,提升高附加值。 京東生鮮近期推出了“1小時達”的前置倉服務,這一模式於今年開始測試,葉威介紹,業務的快速上線會從北京開始,一段時間運作以後,將快速擴展到其他區域。現在京東生鮮前置倉的面積從80-200平不等,各種面積都有,因為覆蓋的小區不同,周邊的購買力也不一樣,在葉威對前置倉將來的構想中,

“我們認為前置倉的選品,單倉的SKU應該是在300-600個之間不等。”

“人企無間”即重新定義人與企業之間的關係,首先是消除角色的區隔,形成供需合一,協同共創;第二層是消除心靈區隔,通過透明的信息和精準的服務,傳遞溫度和信任。 · “貨物無邊”意味著未來的商品將不拘泥於固有的形態,商品、內容、數據、服務等彼此滲透——商品即內容,內容即數據,數據即服務。

相應的,產業的邊界也會逐漸模糊,要進一步提升零售行業效率,做到貨物的共享是必不可少的。 “場景無限”意味著未來零售的場景會逐漸消除時間和空間的邊界,無處不在、無所不聯,因此線上線下是一個融合的過程,這也是我們對於“無界零售”下一步行動的描繪。 對於京東生鮮來講,過去商品的配送成本一直佔生鮮產品流通非常大的比重,未來如果可以通過“無界零售”去縮短整個生鮮商品配送的路徑、減少商品的搬運次數,實現貨物共享、用戶共享,是一個絕佳的選擇。 在京東整個“無界零售”戰略中,很多新的試點都是從生鮮品類開始的,所以能看到無論是線下零售店鋪,還是下一步會大力推行的1小時達服務,都會從生鮮這個品類開始。

生鮮產業有什麼樣的瓶頸?京東生鮮將會如何突破?

葉威:生鮮品類相對於整個零售行業比較滯後,有很多因素:一方面,生鮮產品普遍缺乏標準化,導致商品在整個流通中會有很大的侷限性;另一方面,因為用戶消費需求的上漲,不同地方的消費者需求存在非常大的差異。 下一步,我們希望能夠把生鮮商品的流通做好,京東生鮮會有幾個方面的動作:

第一,加大對生鮮零售基礎設施的投入,包括生鮮冷鏈的建設、質量管理體系建設等都已經卓有成效;第二,推進農產品的標準化,現在農產品的非標準化導致了很大的不確定性,我們前不久開發佈會,呼籲建立生鮮的品牌化,而品牌化最重要的前提就是做到標準化,提升高附加值。 風眼:生鮮電商的滲透率其實很低,預計線上生鮮的增量空間還有多大? 葉威:整個生鮮市場達萬億級,目前電商的滲透率不足4%,為什麼我們持續看好生鮮的電商市場?

我覺得有幾個方面:

第一,過去生鮮領域一直處於比較低水平的發展階段,而這恰恰也是機會所在,消費升級之下,一個很大的矛盾點,就是用戶希望購買到更好的生鮮產品,但用戶的需求沒有被滿足; 第二,整個用戶結構來看,人口接下來可能會面臨迅速的城市化和城鎮化,這一部分居民的消費習慣會有很大改變;中國年輕一代的消費者有大量是雙職工的家庭,很少有時間能在家裡做飯,生鮮產品的標準化會促進線上消費者數量的提升,而生鮮產品形態的改變也會進一步帶動線上高附加值商品的銷售。

京東集團把生鮮作為非常重要的戰略品類,而且市場前景非常大。去年京東生鮮整體的銷售同比是行業平均增速的3倍以上,我們希望未來3-5年之內,京東生鮮的交易規模能夠突破1000億。 風眼:關於京東生鮮最近啟動的前置倉,能具體介紹下嗎? 葉威:前置倉模式我們今年開始測試,從項目的提出到最終上線大概是三四個月的時間。除了北京以外,在其他的區域,比如天津、成都做過部分內測,但真正業務的快速上線,我們會從北京開始,在一段時間運作以後,會快速擴展到其他區域。

我們也在項目設計之初考慮,不只是我們自己去建立前置倉體系,包括跟其他合作伙伴,比如沃爾瑪、步步高、永輝等,我們也會去嘗試打通系統,把他們作為我們的前置倉。 風眼:這個時間點推出前置倉,會不會有一點晚? 葉威:生鮮行業我認為一直到現在都沒有標準答案,沒有人知道是否應該建前置倉、是否應該去建零售店、零售店到底應該建多大規模、到底應該建到哪裡,屬於百花齊放的事情,各家都在嘗試。 生鮮行業將來一定是多渠道並行,因為你要滿足不同消費場景下用戶的需求,比如前置倉可能偏向於即時消費,用戶對高頻和時效會有要求,但劣勢就是沒辦法覆蓋高端品類以及個性品類。 現在京東生鮮前置倉的面積從80-200平不等,各種面積都有,因為覆蓋不同的小區,周邊的購買力也不一樣。

產品的選擇也有非常大的差異,北京第一批上線的前置倉是在測試階段,作為將來的構想,我們認為前置倉的選品,單倉的SKU應該是在300-600個之間不等。 風眼:在線下店方面,京東生鮮會自己開一些店,還是所有的線下店都是在集團層面去開展?

葉威:線下擴展方面,公司內部也有一個很大的戰略,儘可能去協同好多業態。我們也會跟合作伙伴去合作開零售店,包括步步高、沃爾瑪大的業態,將來很多店不一定必須京東自己開,很多資源會跟零售合作伙伴打通,大家能夠去共享,共同做一件事情,無論是前端的零售店還是後端的供應鏈。 京東生鮮會去響應集團戰略,當然集團的戰略也都是我們一起去做的,所以我們認為沒有必要一個部門單獨去做一件事情,而應該是做一個生態。

風眼:在投資方面,京東生鮮自己會做投資嗎? 葉威:集團跟我們其實都會去看一些投資項目,但出發的立腳點會不一樣,比如集團更偏向整個生態的補充,京東生鮮更偏向品牌的回報,還會考慮包括投資收益率、對上游核心供應鏈的佈局,大家側重點不一樣,兩邊都會有一些主導的項目。 風眼:你在京東此前擔任京東通訊業務一部總監,從通訊到生鮮很不一樣的品類,對您自己來說其中的挑戰是什麼? 葉威:確實是一個很大的挑戰,首先京東內部非常鼓勵管理層去做不同品類的輪崗和學習,京東的3C品類很成熟了,我們應該有更多的精力去投身到新的品類。所以一是響應公司號召,二是我個人感興趣的方面,我認為線下零售的發展重要的是在傳統快消業和生鮮行業的改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