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年前,欧洲各国为了争夺一份遗产分成两拨大打出手,怎么回事?(一、缘由)

一、老国王的遗嘱很有意思,直接挑动了“欧洲”的“内斗”

话说法国的路易十四,哦,也就是著名的“太阳王”是个扩张狂,自执政伊始就不断带领高卢雄鸡去干仗。

虽然其间有胜有负,但路易十四自恃国力强大,根本不把失败放在眼里。

1700年,西班牙国王查理二世病逝,他留下一份遗嘱,要点如下:西班牙必须保持领土完整,优先由路易十四的孙子继承,如果路易十四拒绝,那么顺延给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儿子。

不知道查理二世为什么要留下这样一份遗嘱?难道是故意了让法国和神圣罗马帝国干仗吗?他以为这样西班牙就能坐收渔翁之利?

(路易十四是法国历史上光芒万丈的存在)

路易十四何许人也?可以说,他是一个见到米粒就想一口吞下去的斗鸡。

况且,西班牙的这块肥肉真是肥的流油啊!

除了当今西班牙本土之外,其疆域还包括意大利的大半、西属尼德兰、美洲殖民地、非洲海岸的据点和各大洋上星罗棋布犹如明珠一般的众多岛屿。

可以想象,太阳王早就眼红了,恨不得赶紧把这份遗产收入囊中。

别急嘛!别忘了遗嘱里提到的“神圣罗马帝国”——帝国的皇帝虽然在1618-1648年的“三十年战争”之后权势大减,变得既不“神圣”,也与“罗马”少了关系,但毕竟还记得“曾经阔过”,一直幻想能够恢复往日的荣光,面对这块大肥肉,同样是瞪大了眼睛。

两条恶狗争食,那就非要撕咬一番不可。

(1701年的欧洲形势)

欧洲分裂成了两大阵营(感觉这又是一场欧洲的“内战”,或许是几百年乃至上千年以来的内斗让1945年之后的欧洲终于变聪明些了,总算开始联合自强),“一个好汉三个帮”嘛!每一方都会拉些帮手过来。

法国拉拢了西班牙和巴伐利亚。西班牙让法国南部没有后顾之忧,巴伐利亚更重要,其地理位置就像一把尖刀一样逼近了维也纳。

神圣罗马帝国也不示弱,荷兰、英国、勃兰登堡、葡萄牙和萨伏伊给他加油助威。

二、参战双方各怀鬼胎,全都动机不良

和“三十年战争”不同,尽管双方都有参战的理由,但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崇高的宗教目的。双方都是为了利益而战。

这说明,三十年战争时期法国的杰出宰相黎塞留以国家利益为重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毕竟,那场战争中,天主教的法国没有站在和自己宗教相同的神圣罗马帝国一边,反而静静观战,在养精蓄锐好久之后,在最关键的时刻才露出真面目,帮着新教国家狠狠捅了神圣罗马帝国一刀,几乎一刀毙命,让神圣罗马帝国剿灭新教、称霸欧洲的梦想彻底化为泡影。法国获利甚丰,拍碎了帝国,尤其是让中欧地区支离破碎,变成了自己为所欲为的势力范围。

(黎塞留是伟大的法国宰相,他把意识形态和宗教抛到脑后,推崇国家利益为重的理念。)

老师带出了好徒弟,看看这些国家具体都怀了哪些“鬼胎”吧!

法国,自然是为了称霸欧洲。

西班牙,一方面是为了忠于老国王的遗嘱,一方面是为了西班牙的领土完整。

巴伐利亚想借力打力,借法国的“西风”压倒帝国的“东风”。

奥地利呢,自然是力图恢复帝国光荣,并彻底打垮巴伐利亚,免得这个讨厌的国家对帝国皇帝宝座垂涎三尺。

荷兰是为了自己的国土安全,紧挨着法国这匹冒着绿光的饿狼实在很讨厌,也是倒霉事一大件。

英国佬呢?想干翻法国,因为法国长期支持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势力,这是资产阶级的英国所不能容忍的,况且,这时的英国刚刚经历了1688年的光荣革命不久,荷兰的威廉就是英国国王。还有,英国一贯关心海外贸易,顺带打击一下法国的商船也是不错的嘛!

(英国的光荣革命是很好玩的,请了荷兰执政威廉当英国国王)

……

这场战争宗教色彩非常淡,是欧洲各大力量第一次主要为了商业和海上霸权利益而战的战争,也是英国人第一次慷慨的在欧洲大陆狂撒钱的战争,此外,由于战争扩展到了海外,所以,说它是“世界大战”也算沾点儿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