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消委会调查美团、饿了么平台70家餐饮单位,食品安全存问题

随着社会发展节奏加快和80后、90后生活方式的改变,叫外卖已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然而近年不断有媒体曝光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的食品安全问题,网络外卖食品的安全问题已经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热点。2017年1月1日-2018年5月31日,深圳市消委会共收到消费者针对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外卖类服务投诉164宗,其中美团外卖投诉83宗,饿了么平台72宗,合计占全部投诉的94.51%。

2018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深圳经济特区食品安全监督条例》赋予了消费者委员会十项食品安全领域法定职责,特别是第八十九条赋予市、区消委会调查、函询权利;第九十条赋予市、区消委会公开谴责权利;第九十一条赋予市消委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益诉讼的权利。据此,深圳市消委会联合龙华区消委会、福田区消委会、深圳市食品安全管理研究会和深圳市美食文化促进会,对深圳市6个区入驻美团外卖和饿了么平台的70家餐饮单位开展监督调查。其中:美团35家,饿了么35家。按行政区域统计:福田区14家,南山区16家,罗湖区10家,宝安区10家,龙华区10家,龙岗区10家。

本次监督调查发现,美团外卖、饿了么平台及平台入驻商家,未严格执行《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食品经营许可管理办法》等法规规定,存在以下五类问题:

1.无食品经营许可证

调查发现,有5家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有营业执照,但是不能出示食品经营许可证,占调查总数的7.14%。其中,美团1家,占美团调查总数的2.86%,饿了么4家,占饿了么调查总数的11.43%。

2.实际经营地址与证照地址不符

调查发现,有4家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实际经营地址与证照地址不符,占调查总数的5.71%。其中,美团3家,占美团调查总数的8.57%,饿了么1家,占饿了么调查总数的2.86%。

3.超范围经营

调查发现,有22家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存在超范围经营情况,占调查总数的31.43%,主要问题为超范围经营冷食类食品制售、生食类食品制售、自制饮品制售。其中,美团11家,占美团调查总数的31.43%,饿了么11家,占饿了么调查总数的31.43%。

4.公示证照信息不一致、未公示或未更新食品经营许可证

调查发现,有32家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公示证照信息不一致、未公示或未更新食品经营许可证,占调查总数的45.71%。其中,美团16家,占美团调查总数的45.71%,饿了么 16家,占饿了么调查总数的45.71%。

5.食品经营许可证未标注“网络经营”

调查发现,有32家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的食品经营许可证没有标注“网络经营”,占调查总数的45.71%。其中,美团15家,占美团调查总数的42.86%,饿了么17家,占饿了么调查总数的48.57%。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法规规定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必须履行审查和监督等义务。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对入网商家疏于监管,会直接导致消费者的权益受损。

目前,行政部门已经介入调查、处理。市消委会也对美团外卖和饿了么进行了监督约谈,要求两个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恪守法律,完善并认真执行其审查和监督制度,及时将不合法规的企业下线,确保只有具备资质并能够提供健康餐饮服务的企业才能入驻平台,保障消费者食品消费安全。

两个平台都对此进行了回应。美团表示将严格审查入网商户资质,并在入网后定期核验、上报沟通,加紧重视和不断推进食品安全工作。饿了么将按照公司相关制度对违规商户进行调查核实,对于个别工作人员违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加大与消委会的合作,一起开启深圳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的精细化管理。

市消委会提醒消费者,在点外卖时要注意查看商家资质,并确认自己选购的商品在其经营范围内。如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可以拨打12315或通过深圳市消委会的“315消费通”平台进行投诉。


分享到:


相關文章: